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知识 » 正文

走进这三种天体观,深入了解它对天地的看法和古人的智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1-25 03:40:21
导读

说到古人对宇宙的理解,我们不禁认为古人的宇宙观是“天圆地方”。事实上,这是一种刻板印象。古人对宇宙的理解非常先进和丰富,甚至不亚于现代西方天文学。如果你对中国古代天文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你会发现中国古代天文学实际上非常发达。参考文献,我们发现中国古代有三种宇宙观,即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我们不妨一

说到古人对宇宙的理解,我们不禁认为古人的宇宙观是“天圆地方”。事实上,这是一种刻板印象。古人对宇宙的理解非常先进和丰富,甚至不亚于现代西方天文学。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天文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你会发现中国古代天文学实际上非常发达。参考文献,我们发现中国古代有三种宇宙观,即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我们不妨一一走进这三种天体观,深入了解它对天地的看法和古人的智慧。

古人说的天和宇宙的区别(古代的三种宇宙观盖天说)(1)

图1 古天圆地方之说

一、盖头说: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盖天说,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汉族宇宙观,早在殷周时期就出现了。在古人眼里,地球是一片平坦而四面八方的土地,天空就像一个覆盖整个地球的圆形屋顶,即“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这就是我们每天所说的。“天圆地方”。古人认为天地相连,融为一体。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后来有人提出天地不相连。虽然天空覆盖着地面,但有四个角落无法覆盖,因为地面是方形的。因此,有人认为这四个角落有八根柱子支撑着整个天空。

盖天说系统在《晋书》中看到·其中记载道:“言天如盖帽,地法覆盘,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极以下是天地之中,其地最高,倾盆而出。三光隐藏,以为昼夜。天空高于外衡冬至6万英里。北极下地也高于外衡下地6万英里,外衡高于北极下地2万英里。天地隆高相从,日去地恒8万英里。从这个角度来看,天空是圆形的,地球是圆形的,距离8万英里。东汉著名哲学家王充认为“今天试着让一个人把火炬火,晚上在平地上行走,去人十里,火就灭了;非灭也,远使然耳。今天,日西转不复见,就是火。

古人说的天和宇宙的区别(古代的三种宇宙观盖天说)(2)

图2 王充(公元27-约公元97年)字仲任

当然,盖天说,自诞生以来,它一直是一个不断开放和发展的体系。“赤勒川,阴山下。天空就像穹顶,笼罩着四野。天空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我们对这首北朝民歌并不陌生,反映了盖天的观点。从民歌中,我们可以看出,反映的内容无疑是草原民族的日常生活。当我们来到草原时,我们会发现远处的天空是一样的。天空就像一个穹顶,地球就像一个棋盘。整个世界连接在一起,融为一体。因此,产生这种观点并不奇怪。

古人说的天和宇宙的区别(古代的三种宇宙观盖天说)(3)

图3 整天说示意图

二、浑天说:浑天如鸡:

浑天说的基本观点是,天空中的恒星都布置在一起“天球”在上面,太阳、月亮和星星都附着在天球上,不断运转。从这个角度来看,它无疑类似于现代球体天文学。

那么,为什么叫浑天,这种观点对天地的看法是什么呢?

《张衡浑仪注》中记载了浑天说的描述“浑天如鸡。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天内,天大地小。天表有水,天之包地,犹壳包黄。天地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周日,三百六十五度和四分之一,中分之一,半百八十二度八分之五覆地,半绕地下,所以二十八宿半见半隐。两端称为南北极。在北极乃天中,在正北,出地36度。但北极上规径72度,常见不隐。南极天地也在正南,入地36度。南规七十二度常伏不见。两极相去182度强半。天转如车毂之运,周旋无端,形状浑浑,故称浑天。”

古人说的天和宇宙的区别(古代的三种宇宙观盖天说)(4)

图4 浑仪是中国古代的天文观测仪器,是以浑天理论为基础制造的

与盖天说相比,浑天说无疑更进一步。他认为天地不是半球体,而是球体。这种观点认为宇宙就像蛋壳,而地球就是蛋黄。最有价值的是宇宙是无限的。正如张衡所说:“过去的人,未知或知也。未知或知者,宇宙也是如此。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限。

在我们今天看来,浑天说比盖天说更有进步,但古人认为这两种观点没有区别,但他们有不同的观点。然而,浑天说仍然有一定的优势,即根据这一观点可以创造一种天体仪器——浑天仪。古人可以根据浑天仪制作更准确的日历,这对祭祀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古人说的天和宇宙的区别(古代的三种宇宙观盖天说)(5)

图5 张衡(78-139年)

三、宣夜说:天无质

从前两种天文观点来看,无论是盖天还是浑天,天体都被视为一个球体,即一个实体的概念。与这两个概念相比,宣夜无疑是一场意识形态革命。宣夜说他认为“日月众星,自然浮生在虚空中,其行其止,都必须气雁。也就是说,整个天体漂浮在气体中。

其实宣夜说的观点起源很早,比如庄子·逍遥游认为“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它远而无极邪?也就是说,整个世界都是由气组成的,而且是无限的。后来,宋颖和尹文继承了庄子的活力观念,追溯了世界上万物的起源“元气”。后来,著名代表人物惠子在中国哲学史上提出了著名的“历物十事”。其中一种观点是“至大无外,谓大一;至小无内,谓小一。这种关于宇宙无限大无限小的观点已经成为宣夜理论的思想奠基。

古人说的天和宇宙的区别(古代的三种宇宙观盖天说)(6)

图6 古人对天文记录的石刻

宣夜说,它一直在发展,最终形成于晋代,如《晋书》·记载天文志“天无质,仰而瞻之,高远无极,眼神精绝,所以苍苍苍然也是。例如,望远道的黄山而皆青,俯瞰千崖的深谷而婀娜多姿,夫青不是真色,而黑非是有体也。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其行其止都必须气雁。七曜或死或住,或顺或逆,伏见无常,进退不同,因为没有根,所以也不同。因此,陈辰很常住在他的地方,而北斗不与众星西没也。摄提、填星都东行,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迟病任情,其无关紧要。若缀天体,不得尔也。”

这种观点认为,“天无质”也就是说,天体没有形状,不是实体,而是无尽的气体。太阳、月亮和星星依靠气体在宇宙中漂浮,每个人都遵循自己的轨道,定期有序地运行。

古人说的天和宇宙的区别(古代的三种宇宙观盖天说)(7)

众所周知,西方天文学最著名的两种观点是地心说和日心说。

这两种观点都认为天体是一个坚硬的球体,其他的太阳、月亮和星星都固定在球体上。但宣夜说否定了这一观点。宣夜说,整个宇宙是无限的,充满了气体,世界是由气体组成的,所以它呈现出虚空的特征,所有的天体都漂浮在气体中,每个人都遵循自己的轨道。与西方天文学相比,这种思想并不逊色,甚至比它更糟糕。不幸的是,这一观念在中国古代并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几乎失传。今天我们能够理解这一观点,无疑是因为《晋书》·由于中国发达的史学传统,天文志。

文:鲁里先生

参考文献:晋书·庄子,天文志·《张衡浑仪注》《逍遥游》

文字由历史大学校团队创作,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走进这三种天体观,深入了解它对天地的看法和古人的智慧链接:http://www.esxun.cn/news/9447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