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 正文

告别旧赛道进入新赛道 行业健康发展任重道远 今年教培行业稳中前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2-01 09:32:23
导读

自双减政策颁布实施起,各家机构都在调整原有状态。对于校外培训机构而言,业务方向的调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可以开始全新的领域,在一片蓝海中闯出自己新的天地。另一方面,必须改变原有的商业逻辑,对定位和模式进行全新的梳理。但是,无论如何,多数企业仍能坚守着自己的初心,继续在教培行业中稳中前行。校外

自“双减”政策颁布实施起,各家机构都在调整原有状态。对于校外培训机构而言,业务方向的调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可以开始全新的领域,在一片蓝海中闯出自己新的天地。另一方面,必须改变原有的商业逻辑,对定位和模式进行全新的梳理。但是,无论如何,多数企业仍能坚守着自己的初心,继续在教培行业中稳中前行。

校外培训健康发展

仍需加大行业监管

无论是各地出台政府指导价,还是在寒暑假开展的专项行动,抑或在近日出台的《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征集意见稿)》,国家对于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可见一斑。也足以见证了国家重张教育规律,重塑教育生态的决心。

非学科类培训方面,文化和旅游部、体育总局出台专项管理文件,使得非学科类培训治理也得以加强。

但是,很多机构在转型过程中依旧遵循原有的商业逻辑,继续用各种手法打擦边球盈利获客。比如,学而思借助直播带货的方式向家长传递各种教育“焦虑”,利用学习机以及附赠的教辅作为掩护,暗含超纲超编的学习内容等。还比如,部分从事艺术、体育培训的机构以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的名义进行招生,将原本强调素质类培训变成了强调参加艺考、体考的“刷级”应试方式。

为此,我们为那些在硬件、产品以及内容方面按照国家要求加强自律的企业点赞。同时,也希望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开展的“清朗”行动继续开展下去,规范校外培训行业真正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更好地发展。

教育新基建

让智能硬件发力成新蓝海

2022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工作要求,这与教育部等六部门于2021年发布的《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有着紧密关联,两者带来的政策红利不仅指出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新的发展方向,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教育智能硬件市场带来了更多新的增长点。

目前,活跃在教育智能硬件市场的企业主要包括教培企业和科技企业两大类。其中,科技企业又包括传统的教育硬件企业以及互联网企业。

像云思智学就将两者进行了充分耦合,并利用自身在教育领域深耕多年的经验与资源,推出的智能作业、优质课后服务等系统,应用在了多种学校教学场景中,为学校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助力。

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整个教育智能硬件行业也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一代数字技术正在重塑教育形态,也正在改造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学习、思维方式。

为此,相关企业应在改变教与学关系、优化教育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更多尝试,继续将教育智能硬件应用于更多的教育场景之中,使其真正成为推动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引领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有力支撑。

职业教育发展

带动职业培训市场升温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众多政策、文件,对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培训的升温都释放了积极的信号。尤其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施行,以法律形式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并重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基本形成。

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即时交互、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职业培训逐渐从线下转移至线上的趋势日益凸显。更需要指出的是,职业培训数字化并非简单地将传统的线下教学转移到线上,更多的是全方位提升效能,达到职业培训目的的最优成效。

比如,粉笔教育成立之初就定位云端,通过不断更迭产品改善用户体验。据悉,经过7年的发展,截至2022年6月30日,其在线平台已积累了超过4300余万名注册用户及4900余万在线付费人次。

随着近年来职业培训市场的升温,竞争越发激烈。基于职业培训行业特点,结合当下市场现状,职业培训应回归教育的本质,而教育的核心在于“三教”,即“教师”“教材”“教法”。不仅如此,职业培训机构还应借助自己是企业的属性,发挥在机制、市场、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积极与职业院校联合办学,以“就业”为核心目标,推动职业教育培训服务升级。

自“双减”政策颁布实施起,各家机构都在调整原有状态。对于校外培训机构而言,业务方向的调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可以开始全新的领域,在一片蓝海中闯出自己新的天地。另一方面,必须改变原有的商业逻辑,对定位和模式进行全新的梳理。但是,无论如何,多数企业仍能坚守着自己的初心,继续在教培行业中稳中前行。

校外培训健康发展

仍需加大行业监管

无论是各地出台政府指导价,还是在寒暑假开展的专项行动,抑或在近日出台的《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征集意见稿)》,国家对于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可见一斑。也足以见证了国家重张教育规律,重塑教育生态的决心。

非学科类培训方面,文化和旅游部、体育总局出台专项管理文件,使得非学科类培训治理也得以加强。

但是,很多机构在转型过程中依旧遵循原有的商业逻辑,继续用各种手法打擦边球盈利获客。比如,学而思借助直播带货的方式向家长传递各种教育“焦虑”,利用学习机以及附赠的教辅作为掩护,暗含超纲超编的学习内容等。还比如,部分从事艺术、体育培训的机构以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的名义进行招生,将原本强调素质类培训变成了强调参加艺考、体考的“刷级”应试方式。

为此,我们为那些在硬件、产品以及内容方面按照国家要求加强自律的企业点赞。同时,也希望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开展的“清朗”行动继续开展下去,规范校外培训行业真正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更好地发展。

教育新基建

让智能硬件发力成新蓝海

2022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工作要求,这与教育部等六部门于2021年发布的《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有着紧密关联,两者带来的政策红利不仅指出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新的发展方向,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教育智能硬件市场带来了更多新的增长点。

目前,活跃在教育智能硬件市场的企业主要包括教培企业和科技企业两大类。其中,科技企业又包括传统的教育硬件企业以及互联网企业。

像云思智学就将两者进行了充分耦合,并利用自身在教育领域深耕多年的经验与资源,推出的智能作业、优质课后服务等系统,应用在了多种学校教学场景中,为学校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助力。

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整个教育智能硬件行业也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一代数字技术正在重塑教育形态,也正在改造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学习、思维方式。

为此,相关企业应在改变教与学关系、优化教育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更多尝试,继续将教育智能硬件应用于更多的教育场景之中,使其真正成为推动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引领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有力支撑。

职业教育发展

带动职业培训市场升温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众多政策、文件,对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培训的升温都释放了积极的信号。尤其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施行,以法律形式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并重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基本形成。

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即时交互、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职业培训逐渐从线下转移至线上的趋势日益凸显。更需要指出的是,职业培训数字化并非简单地将传统的线下教学转移到线上,更多的是全方位提升效能,达到职业培训目的的最优成效。

比如,粉笔教育成立之初就定位云端,通过不断更迭产品改善用户体验。据悉,经过7年的发展,截至2022年6月30日,其在线平台已积累了超过4300余万名注册用户及4900余万在线付费人次。

随着近年来职业培训市场的升温,竞争越发激烈。基于职业培训行业特点,结合当下市场现状,职业培训应回归教育的本质,而教育的核心在于“三教”,即“教师”“教材”“教法”。不仅如此,职业培训机构还应借助自己是企业的属性,发挥在机制、市场、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积极与职业院校联合办学,以“就业”为核心目标,推动职业教育培训服务升级。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告别旧赛道进入新赛道 行业健康发展任重道远 今年教培行业稳中前行链接:http://www.esxun.cn/news/8508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