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加强公共服务促进残疾人就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3-02 11:21:40
导读

李庆忠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盲协主席、世界盲联亚太区主席周敏北京宜生无忧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旭红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许秀涛世界超级马拉松冠军、阿甘传奇体育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是残疾人实现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去年7月,《“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发布以来,各地

李庆忠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盲协主席、世界盲联亚太区主席

周敏 北京宜生无忧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李旭红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

许秀涛 世界超级马拉松冠军、 阿甘传奇体育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

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是残疾人实现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去年7月,《“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发布以来,各地各部门出台多项措施,从帮扶城乡残疾人就业创业、提升残疾人教育质量等多方面发力,积极营造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新京报贝壳财经举办“助残进行时”圆桌论坛,与业界专家、企业负责人等一起探讨促进残疾人就业、提高残疾人生活品质等问题。

近年来,残疾人就业有哪些新趋势和新变化?相关机构和企业如何帮助残疾人就业?

李旭红:从就业人数来看,2017年以来我国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均在850万以上,2020年,我国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达861.7万,较2019年小幅增长。

残疾人就业也呈现出新趋势,一是在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背景下,新工作、新岗位不断涌现,使残疾人就业不断超越障碍,创造了更多机遇;二是随着残疾人职业素养、技能培训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残疾人的职业素养不断提升;三是在“双创”大背景下,相关部门推出各项优惠政策,激励更多的残疾人进行创业创新。

许秀涛:很多助残企业不再是只“挂名”,残疾人的公益性就业和辅助性就业水平在逐步上升,自主择业作用也愈发明显,有些残疾人选择了居家灵活就业。帮助残疾人就业方面,不同企业在帮扶上要有不同的要求。首先,企业要挑选适合自己公司项目的残疾人,充分发挥其特长。其次,要选择就近帮扶,让残疾人能在“家周边”的企业工作,满足生活的便利。企业员工也应该对残疾人有一定的培训,给其指点和帮助。

周敏:“互联网+”的到来,打破了传统模式下残疾人由于行动、交流等限制导致的居家就业困难,即时通讯、在线办公、远程培训等技术的出现,为残疾人创造了无障碍的工作环境,使他们拥有更多就业机会。

打造高质量助残服务,高科技产品是否可以改变残疾人生活?诉求和痛点是什么?

许秀涛:得益于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残疾人辅助器具也在不断提升,提高了残疾人生活的便捷性。目前,这些高科技产品的普及率不高,加上大部分残疾人的收入较低,所以使用的人数并不多。以残疾运动员为例,机器假肢能帮助协调行走,这对他们日常生活十分重要。不过,目前有些高科技产品还停留在概念阶段,希望能尽快研发出来,帮助残疾人实现正常生活。

助残适残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在公益慈善、政策扶持、产品研发等方面,有哪些建议?

周敏:近年来,残疾人就业形式逐渐丰富多样,形成以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自主就业创业为主的就业形式。基本建成以政府为主导、残联为主体、社会环境协同的社会保障机制。但是,基于互联网背景的居家就业仍属于新型就业方式,国家层面的立法以及政策保障尚不健全。希望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健全残疾人互联网就业政策。

李旭红:对于财税部门助力助残适残产业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加大对助残适残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力度,例如,加大助残产品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力度,鼓励助残适残产业积极研发助残产品;对从事助残适残产业的人才提供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加大对于企业设立残疾人便利设施的税前扣除力度等。

二是加大对助残适残产业的金融扶持政策力度,对助残适残产业的企业,可通过降低贷款门槛、降低贷款利率、提高贷款速度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助力助残适残产业的企业经营发展。

此外,各地方政府可考虑将助残适残产业列为当地重点建设产业,使助残适残产业的企业可享受电信、水电、燃气等公用事业部门实行的价格优惠政策,降低助残适残产业的成本,助力助残适残产业的发展。

残疾人在就业和融入社会方面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如何补齐助残公共服务短板?

李庆忠:就业是残疾人脱贫奔小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最根本途径,也是他们平等融入社会生活、实现个人价值的最重要体现。国家高度重视残疾人就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规政策,“十四五”还将出台新的举措。

我认为,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还需要加强,应该对落实好的进行鼓励表扬,落实不好的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是促进残疾人就业的重要举措,应建立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公示制度,激励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依法履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社会责任。

此外,社会对于残疾人就业的认知度需要不断提高。还有许多人对残疾人的能力不了解甚至存在偏见,需要加强宣传和引导。比如很多人没接触过盲人,不知道盲人能做什么,企业对盲人的不了解会导致不理解、不接纳。此外,有些行业的职业资格的相关规范和标准也应与时俱进,对于残疾人的疾苦要更加具有包容性。

李旭红:针对财税部门,除了为残疾人提供社会救助、福利补贴等必要支持外,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助残政策体系,强化财税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作用。一是可为“残疾人之家”、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等助残机构提供用地、资金、税费、金融和政府购买等扶持,支持更多助残机构成功设立,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提高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二是可加大企业对残疾人组织捐赠的税前扣除力度,以支持残疾人组织的建设,使其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三是可为助残工作人员提供相关财税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人才参与到助残公共服务建设中,加快补齐助残公共服务短板,为残疾人融合发展创造更便利的条件和更友好的环境;四是在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上要充分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配套相应的残疾人设施,便利残疾人出行,使残疾人充分融入社会。

周敏:我认为残疾人在就业方面最大的困难是信息不对称、不透明。很多企业对残疾人就业能力和水平是有误解的,因为他们没有渠道和机会接触和了解残疾人。他们不知道去哪里雇佣残疾人,搜索成本很高,企业要对残疾人的基本信息、职业能力进行筛选再匹配,过程中还存在双方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的情况,企业与残疾人之间很难建立信任。

如何看待目前社会层面信息无障碍的建设?

李庆忠:对于盲人群体来说,信息无障碍就是无形的盲道,甚至比有形的盲道还重要,影响面要大得多。信息无障碍是无形的,普通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信息无障碍对残疾人特别是盲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学习、生活、娱乐时时刻刻都离不开。

目前,大部分生活都是智能化的,理财、打车、购物、社交,甚至看病挂号都需要使用智能手机预约。不夸张地说,盲人如果不能参与网络生活,就会完全被现代社会所抛弃,反之则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大幅度提升生活质量。现在,信息无障碍的整体环境已经大为改善。盲人也可以像普通人一样使用智能手机,通过互联网进行读书、理财、打车、社交等。但是,仍然没有达到让残疾人十分满意的水平,残疾人和老年人对于使用一些智能产品还感到不方便。建议相关产品、网站平台的研发,应该从一开始就把无障碍的元素设计进去,有通用设计的理念,做到系统化,全流程的无障碍设计。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曲筱艺 罗亦丹 赵方园

本版图片/受访者供图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加强公共服务促进残疾人就业链接:http://www.esxun.cn/news/6966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