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技术导则(生态河道治理的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3-28 11:03:23
导读

世界上每一个文明的发源地,都是依傍江河湖泊,并依靠必要的可供水源而发展起来的。古代早期的城市,也都选择在有河流、有水的地方。许多民族和国家都把河流比做自己的母亲,如中国的黄河,印度的恒河和俄罗斯的伏尔加河。古代的四大文明古国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化,印度文化起源于恒河和印度河流域,古代巴比伦也是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形成的两河流域发展繁衍的。河流以

世界上每一个文明的发源地,都是依傍江河湖泊,并依靠必要的可供水源而发展起来的。古代早期的城市,也都选择在有河流、有水的地方。许多民族和国家都把河流比做自己的母亲,如中国的黄河,印度的恒河和俄罗斯的伏尔加河。古代的四大文明古国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化,印度文化起源于恒河和印度河流域,古代巴比伦也是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形成的两河流域发展繁衍的。河流以其丰富的乳汁孕育了人类早期的伟大文明,并在河流两岸崛起大批的繁华城市群。凡是河网水系发达的地区,都是城市文明最发育的地区。

凡是国际上著名的城市,总有一条著名的河流与之相随相伴。在欧州,国际河流多瑙河孕育了两岸的城市群;在我国,黄浦江与东海滋润和催生了上海,使之从一个小渔村迅速崛起成为一座国际大都市。

国际河流多瑙河孕育了两岸的城市群

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河流作为最关键的资源和环境载体,关系到城市生存,制约着城市发展,是影响城市风格和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在远古时代,城市河流为城市提供了稳定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发展到后来,城市河流除提供水源以外,随着水上交通工具的发展,成为城市物资运输的重要通道;在近代工业化阶段,城市河流对城市的作用更加重要,成为水源地、动力源、交通通道、污染净化场所;在现代,城市河流在城市生态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方面显示出不可替代的意义。

河网水系是城市生态系统和景观体系的稀缺资源,同时又是城市的生命之源、活力之源。在现代城市规划中,河网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绿色生命线,是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城市河流具有供应水源、提供绿地、保护环境、自然保护、旅游娱乐、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等各项生态功能,对城市生态建设有重要意义。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系统中的一种自然地理要素,对城市生态建设意义多种多样:包括为城市生活和生产提供就近水源,可以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和洪涝灾害,为城市绿地的建设提供基地,丰富城市景观多样性和城市物种多样性,为市民创造文体娱乐、亲近自然的空间。目前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要素,已经和正在被城市建设者所关注,其生态功能的应用,也逐渐被引入到生态城市的建设中。

目前国内部分城市河流治理片面追求河道的硬化覆盖,只考虑河流的防洪功能,而淡化了河流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破坏了自然河流的生态链,破坏了生态环境。为保护城市安全,河堤年年加高,并大量建设钢筋混凝土、块石等直立式护岸,河流完全被人工化、渠道化,以为这便是将水系“治服”,以图一劳永逸。

河流渠道化是指:

①平面布置上的河流形态直线化。即将蜿蜒曲折的天然河流改造成直线或折线形的人工河流或人工河网。

②河道横断面几何规则化。把自然河流的复杂形状变成梯形、矩形及弧形等规则几何断面。

③河床材料的硬质化。渠道的边坡及河床采用混凝土、砌石等硬质材料。防洪工程的河流堤防和边坡护岸的迎水面也采用这些硬质材料。

河流的渠道化改变了河流蜿蜒型的基本形态,急流、缓流、弯道及浅滩相间的格局消失,而横断面上的几何规则化,也改变了深潭、浅滩交错的形势,生态环境的异质性降低,水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生物群落多样性随之降低,可能引起淡水生态系统退化。

河流的渠道化,把河流裁弯取直变成笔直的渠道,再严严实实做成混凝土护岸,鱼到哪里去产卵,鸟到哪里去筑巢,不合理的堤防设置,会造成河流与湖泊、湿地和滩地的阻隔,阻止洪水的漫溢,改变营养物质输移规律,或者使滩区缩窄,降低河道的防洪能力。通过水库闸坝调度对河流实行径流调节,造成水文过程的均一化,也会降低洪水脉冲效应,可能造成河道周围的湿地退化甚至消失,影响该区域生物的生存繁衍。

其实,自然的水系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是一个生态系统,从生态学角度讲,硬化河床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根本解决不了水污染净化的问题。河道是有自净能力的,自然的河道有大量的生物、植物和微生物都有降解污染有机物的作用。植物还可以向水里补充氧气,有利于防止污染。水泥衬底和护衬之后,割裂了土壤与水体的关系,使水系与土地及其生物环境相分离,有些生态功能就会随之消失。失去了自净能力的河道只会加剧水污染的程度。另外,如果河岸做硬化处理,能够阻挡垃圾的植被被破坏,更容易造成河道水质的污染。

另外,河流的硬化、渠化,使人类自动放弃数百年来的亲水环境,断绝人与水的关系,造成地面与水面相隔离,人工与自然的比例不协调,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以小编的成长经历讲,小时候不管冬天和夏天,去河边玩耍已经成为童年必不可少的一种娱乐活动。如今,河流的渠道化已经蔓延的中小县城甚至乡村地区,这使得人们下河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当小编问起自己的学生的时候,自己小时候的娱乐工作早已经成为了自己那个年代的回忆了,当今的学生只剩下电脑和手机了。

以我所在的地区为例,经过改造之后,河道断面采用复式断面,主槽为矩形单槽,底部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两侧为排水箱涵。这样雨水和污水进入了两侧的排水箱涵,避免了以前污水直排进河道,导致河道臭气熊天的现象。然后被硬化的矩形单槽人为输入干净的河水,营造出一片水池,夏天的时候再加上河道中间布置的音乐喷泉,非常美观和现代化。但是这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式和方法,从根本上并没有解决污染的问题,解决防洪的问题。

由于小编所在的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而且所处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所以每当汛期到来时,由于河道整治之后,虽然加大了泄洪能力(音乐喷泉的设置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泄洪能力),但是河道被缩窄,这就导致洪水冲出两岸,对公共财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尤其是投资巨大的音乐喷泉被泥沙淤塞,不能够正常使用,于是每年动用大量人力和物力做清淤工作。

另外,河道的生态系统完全破坏,几乎丧失了全部的生态功能。后来人为的放进去一些鱼苗,看似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但是夏天一场洪水一过,全部鱼苗被冲洗殆尽。就笔者走过很多县城,都存在类似治标不治本的现象。

自90年代以来,采用混凝土施工、衬砌河床而忽略自然环境的城市水系治理方法,已被各国普遍否定,建设生态河堤已成为国际大趋势。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都在进行河流回归自然的改造。瑞士、德国等于80年代末提出了全新的“亲近自然河流”概念和“自然型护岸”技术。所以我国在今后的河道治理中可以借鉴国际上的成熟经验,多用符合自然规律的办法来处理河道生态问题,使河道这一天然湿地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技术导则(生态河道治理的措施)链接:http://www.esxun.cn/news/64202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