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 正文

西安碑林区:“双减”为学生全面发展强基赋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2-23 11:23:41
导读

  光明日报记者 张哲浩 李洁  “自从有了课后服务,我能安心工作了,下班后也能赶去接孩子了。”陕西西安碑林区小雁塔小学四年级学生石一辰的爸爸说,“过去,孩子放学我还没下班,接孩子就是家里的大难题。现在,孩子在学校就能完成书面作业,回家后有了更多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和阅读。”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西安

  光明日报记者 张哲浩 李洁

  “自从有了课后服务,我能安心工作了,下班后也能赶去接孩子了。”陕西西安碑林区小雁塔小学四年级学生石一辰的爸爸说,“过去,孩子放学我还没下班,接孩子就是家里的大难题。现在,孩子在学校就能完成书面作业,回家后有了更多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和阅读。”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西安市碑林区教育局充分发挥在教育教学和区域资源方面的优势,在做好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减法”的同时,竭力做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高作业管理水平”的“加法”,牢牢守住学校教育主阵地。

  为守好课堂教学主阵地,碑林区大力实施“三结合三课堂”工程,将“双减”与课堂质量提升相结合,打造“碑林好课堂”,通过开展全学科、全员参与的教师过关赛,评比形成了1000节“碑林好课堂”实践案例;将“双减”与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相结合,打造学生素质展示课堂;将“双减”与加强“五项管理”相结合,打造家校共育课堂。

  碑林区围绕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形成了以大学南路小学“名校+”为代表的以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以西安市第三中学“名校+”为代表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诊断式教学模式,以雁塔路小学为代表的学科融合实践型教学模式等一批教学新模式,通过课堂的改革优化逐步实现高效课堂,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从源头上减少校外“加餐加码”的现象。

  在课后服务方面,碑林区指导各学校“一校一案”“一校一品”因地制宜设计课后服务内容。学校依据办学特色,一方面充分挖掘教师潜力,另一方面积极引进专业团队、大学生志愿者、家长等社会资源,打造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努力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使课后服务成为滋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沃土”。

  “千年红拳,文化传承,习武修德,爱国健身……”在碑林区友谊小学的操场上,蒋侃老师正带领学生们练习红拳,一招一式,英姿飒爽。蒋老师是一名数学老师,也是红拳传承人。自学校将红拳引入校园后,蒋老师变身成红拳教练,除教授红拳基本功外,还结合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流行音乐,自编了红拳武术操。“孩子们打起红拳有板有眼,很有活力,这也是学校落实‘双减’课后服务的一项特色。”蒋老师说。

  在作业管理方面,碑林区鼓励教师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提倡布置跨学科综合性作业,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为确保作业减量提质,建立校内作业统筹制度、公示制度、监督制度,努力做到教师全批全改、面批面改,让小学生作业不离校,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真正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碑林区各中小学积极探索,涌现出一批好的经验与做法。西大附小开发“减负增能”作业,形成“基础应用类”“实践操作类”“探究体验类”“融合创新类”的新作业体系;大学南路小学分校老师则自己先试做作业,预估作业时长和重难点,更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铁五小学围绕毕业季,为六年级学生设计了系列项目式活动性作业,举办“梦想加油站”海报设计展,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设计,描绘自己向往的职业,树立远大理想。

  碑林区将“减负”“提质”两手抓,持之以恒做“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人民教育,着力培养心中有爱、眼里有光,肩上有担当、脚下有力量,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光明日报》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西安碑林区:“双减”为学生全面发展强基赋能链接:http://www.esxun.cn/news/6326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