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 正文

教师学习:从真实的学习体验出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2-14 10:15:54
导读

  【专家视点】  作者:汤丰林  教师学习是中小学教师适应教育改革与自身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们在对教师学习现状的调研中,有关教师的职业状况和学习需求得出了这样的基本结论:一是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压力感有所降低。二是教师培训产生了显著效应,教师从被动学习走向了主动学习。三是教师对自主学习

  【专家视点】

  作者:汤丰林

  教师学习是中小学教师适应教育改革与自身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们在对教师学习现状的调研中,有关教师的职业状况和学习需求得出了这样的基本结论:一是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压力感有所降低。二是教师培训产生了显著效应,教师从被动学习走向了主动学习。三是教师对自主学习和同伴互助学习要求较高,对教育教学直接相关的学习内容要求强烈。四是“双减”形势下教师学习的学习时间不足更加凸现。数据显示,在今天的形势下,教师学习主要有两个突出的问题:其一是时间不足,教师学习时间分配除大部分用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外,跟班与课后服务占了较高比例,使得教师产生了明显的“时间不足”的体验;其二是学习内容与机会缺乏自主选择。

  教师学习支持的核心是激发其学习的内在动力

  培训是教师学习支持的重要形式,而培训的核心目标应该是激发教师自主学习的动力与行动。因此,未来教师培训变革的重点应从“推动培训”转向“促进学习”。因为“教师学习”更强调从教师真实的学习体验出发,针对自己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和专业发展中的不足,与同行和专家在共同交流互动中建构知识,提高能力和素质。

  研究表明,教师学习的内在动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激发:

  其一是教师有强烈的学习内容需求。教师表示,他们“非常需要”的学习内容包括所教学科的教学方法、教师心理调适、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学科单元教学的知识与技能、所教学科的知识与前沿理论、作业设计的知识与技能、基于个性化学习的教学知识与技能、学生行为与课堂管理、学生心理、学生评价等。因此,有针对性的培训,有助于激发教师学习的内在动力。

  其二是教师期待通过专业学习共同体来促进自己的学习。数据显示,分享责任与合作文化对教师学习的内部动机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共同愿景与价值观、分享责任、分享决策、协作活动对教师学习能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共同愿景与价值观、分享责任、分享决策对教师学习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共享价值观、分享责任、支持性条件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采用教师乐于接受的研修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其参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教师学习支持的关键是建立多元化的促进机制

  我们应该从如下四个方面建立多元化的促进机制:

  建立信任机制。要充分认识到教师是有能动性的人,给予其足够的信任,特别应该在学习机会、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上让教师多一些选择,多一些自主,把激发并引领教师自主学习的动力与行动的目标变为现实。

  建立保障机制。教师学习所要求的基本保障是时间,如何更好地落实中央和地方出台的给教师减负的政策,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与中小学校继续推进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切实优化教师工作与学习时间安排,为教师安心、静心、舒心从教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

  建立支持机制。教师学习所要求的主要支持是学习选择权。从教师研修机构所应承担的责任来看,要在“网”“导”“研”上下功夫。“网”,即充分考虑教师研修的时间制约因素,建设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利的网络学习平台。“导”,即充分考虑教师研修的实效性,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的精准指导。“研”,即充分考虑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的特点,强化研究与教育教学的结合,通过研究来促进其更好地成长。

  建立激励机制。建立起有人、有魂、有道、有爱、有术的评价体系。其中“人”是教师主体,应贯穿评价始终,“魂”是教育方向与教育理想,是教师从教之魂,“道”是教师的价值追求与格局,是为师之道,“爱”是教师教育情怀的底色与基调,是为师之本,“术”是教师教育教学目标达成的手段与方法,是教师执教之法。希望通过有效、务实的教师评价体系的建立,能够为教师学习提供更好的外部激励机制。

  《光明日报》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教师学习:从真实的学习体验出发链接:http://www.esxun.cn/news/6275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