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基础底板后浇带做法图集(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顺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2-24 13:04:21
导读

基础底板大体积超长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技术施工工法.1.前言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传统工艺一般采用留置后浇带的方法进行施工,海南地区雨量大、地下水压大,采用无缝施工方案,利用设置膨胀加强带连续浇筑施工取代后浇带施工,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及有效的施工技术控制,可实现大体积超长结构混凝土的防水性能、裂缝控制以及提高结构的耐久性能。"无缝施工"指工程不再设置传统的预留后浇带分缝,施

基础底板大体积超长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技术施工工法.1.前言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传统工艺一般采用留置后浇带的方

法进行施工,海南地区雨量大、地下水压大,采用无缝施工方案,利用设置膨胀加强带连续

浇筑施工取代后浇带施工,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及有效的施工技术控制,可实现大体积超

长结构混凝土的防水性能、裂缝控制以及提高结构的耐久性能。"无缝施工"指工程不再设置传统的预留后浇带分缝,施工中可连续操作,也可间歇施工。

2.工法特点2.1通过掺加专用膨胀剂避免混凝土收缩而产生裂缝,杜绝结构出现有害裂缝,从而提

高了结构的整体防水功能,保证混凝土结构自防水能力提高到 P16的水平。2.2通过提高大体积混凝土限制膨胀率降低其综合温差,避免混凝土结构因内外温差过

大出现温度裂缝导致发生严重的质量问题。

2.3减少甚至消除混凝土内部微裂纹的产生,从而防止由于微裂纹的扩展,避免混凝土后期裂缝的产生,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2.4采用膨胀加强带取代后浇带施工,免去了后浇带拆模及清理恢复等工序,施工一次性完成,利于文明施工。

3.适用范围该工法主要适用于大体积超长、超厚(5m以内)及基坑超深、超大的混凝土结构施工,

膨胀加强带可用于代替温度后浇带,实现混凝土结构施工连续进行。

4.工艺原理通过在混凝土中掺加专用膨胀纤维防水剂提高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减少结构裂缝,从

而实现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能力、防水性能以及耐久性能。专用膨胀剂主要组分为特制

硫铝酸盐熟料,参与水化反应放出的水化热较低,因此能更好的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综合温

差;同时膨胀剂内掺入聚丙烯纤维,与混凝土拌合后均匀分布在混凝土内部,纤维在混凝土

中形成网状体系,增强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通过合理设置膨胀加强带,在结构中形成微膨胀的"加强网格",并采用不同膨胀性能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进而控制整体结构不会出现温差裂缝,实现大体积超长混凝土结构在不留

置后浇带的情况下保质保量一次浇筑成型。

5.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5.1施工工艺流程选用膨胀防水剂→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及膨胀防水剂掺量→加强带设计及设置→浇筑楼

板混凝土→浇筑加强带混凝土→养护

5.2操作要点5.2.1抗裂防水剂的选用经过对多家抗裂剂厂家产品的筛选,最终采用 JK-QF膨胀纤维防水剂(以下简称 JK-

QF)配制成补偿收缩混凝土。JK-QF是以抗裂防水剂为基材,复合多种组份以及高质量的聚丙烯纤维而成,JK-QF

每吨含聚丙烯纤维在 25kg左右,配置混凝土时,每方混凝土中聚丙烯纤维含量与 JK-QF的掺量成正比。

5.2.2膨胀纤维防水剂各部位掺量的确认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于地下室基础底板、地下剪力墙、顶板、梁以及所有加强带内混凝

土。膨胀加强带外侧采用小膨胀量混凝土(一般掺 JK-QF 8~10%),膨胀加强带采用大膨胀量混凝土(掺 JK-QF 10~12%)。JK-QF膨胀剂掺量百分比要由设计单位确定,而实际掺量要根据设计要求的限值膨胀率,通过配合比试验最终确定。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膨胀纤维防水剂 JK-QF用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ma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膨胀纤维防水剂用量(kg/m3);mbo ——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m3);βa——膨胀纤维防水剂掺量百分比(%)。JK-QF在地下室各结构部位混凝土中的掺量及实际用量:由于工程各结构部位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抗渗标号不一,混凝土的收缩情况也不一样,

必须对 JK-QF选用合适的掺量以对混凝土进行恰到好处的补偿,掺量原则是补偿收缩要求越高,抗渗等级越高的混凝土掺量越高。

5.2.3加强带的设置根据《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结合混凝土的实际抗裂计算分析以及工程实际

情况,提出以下加强带设置方案:

1)保留原设计图纸中所有的沉降后浇带不变。2)膨胀加强带间距不得超过 60m,由于原设计图纸中伸缩后浇带设置间距在规程范围

内,因此将所有伸缩后浇带原位变更为膨胀加强带,即膨胀加强带的位置均在原设计中所有

的伸缩后浇带上,并加宽至 2m。5.2.4加强带的加强措施加强带带宽均设置为 2m,在加强带两侧使用快易收口网把加强带带内与带外分开,带

内按设计要求布置一定比例的加强钢筋。快易收口网的固定方法见下图:

5.2.5加强带的浇筑方法由于本工程面积较大,且结构较厚,一次性浇筑不太现实,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决定采用

间歇式浇筑方法,即先用小膨胀量混凝土浇筑加强带的一侧(不包括加强带),待完成浇筑

3-7天后,再浇筑加强带内以及带的另一侧,这样浇筑的好处是后浇膨胀加强带可只设置一条施工缝。

现场钢筋等前置工作若已完成,则可以采用连续式浇筑方法,但一次浇筑不宜超过 2段,保证浇筑长度不超过连续浇筑抗裂计算允许的最长距离。两段连续浇筑完成后,间隔至少 3天后再浇筑下一段。

结构角部相邻两段混凝土浇筑时,前一段从角部开始浇筑,后一段从远端开始浇筑,保

证加强带内混凝土最后浇筑。

5.2.6养护措施采用二次抹压技术,消除混凝土干缩、沉陷和塑性收缩发生的表面裂缝,增加混凝土的

密实度。

板式结构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覆盖塑料布、湿草袋并浇水养护,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

加强对侧墙混凝土的养护:拆模前在侧墙顶部的模板之间布置软水管,软管上每隔 20cm 钻出水孔,混凝土硬化后开始蓄水养护;混凝土初凝后,稍微松开木模板螺栓,养护水可以沿模板渗透到侧墙混凝土的内外表面,延迟拆模时间,保证在 5天后拆除模板,拆模后用塑料布将墙体整体密封,保温保湿进行养护。

养护时间不少于 14天。施工照片: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基础底板后浇带做法图集(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顺序)链接:http://www.esxun.cn/news/59150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