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古代制造冰的方法(古人如何制造冰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2-12 15:17:58
导读

冰性格较冷,但是坚韧。于是,冰成了小说里刻画人物性格的利器,武侠的江湖里,总见到盖世的武功在冰窖中练成,励志求学的典故总在冰室里诞生。古人动不动就置身于冰窖或者冰室,是小说的刻意为之,还是一种畅想呢?实际上,抛开小说里面的故事,历史上还真有关于古人造冰的记载。在2000多年以前,《庄子•徐无鬼》里面的其弟子曰:吾得夫子之道矣,吾能夏造冰矣!意思是:我学到了先生的道理,我能夏天造冰,原理是阳气召阳气

冰性格较冷,但是坚韧。于是,冰成了小说里刻画人物性格的利器,武侠的江湖里,总见到盖世的武功在冰窖中练成,励志求学的典故总在冰室里诞生。

古人动不动就置身于冰窖或者冰室,是小说的刻意为之,还是一种畅想呢?实际上,抛开小说里面的故事,历史上还真有关于古人造冰的记载。

在2000多年以前,《庄子•徐无鬼》里面的其弟子曰:吾得夫子之道矣,吾能夏造冰矣!意思是:我学到了先生的道理,我能夏天造冰,原理是阳气召阳气,用阴气召阴气。看来,古人解释事情不繁琐,阴阳二字皆学问。

庄子是战国时期的人,如果这个时候,已经可以在炎炎夏日造冰的话,到了秦朝夏造冰就应该不足为奇了吧!可是,当秦始皇在沙丘突然去世的时候,正是气温非常高的夏季,赵高之流为了掩盖秦始皇身体由于季节而发生的变化,他们用的是鲍鱼而非冰块,一国之君尚且用不到冰块,更何况黎民百姓,所以,战国时期,虽然有制作冰块的记录,但依然没有得到推广使用。

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写的《淮南万毕术》里更是一语道破秘密,直接把夏造冰的具体方法呈现出来:

取沸汤置瓮中,密以新缣,深中三日成冰。也就是说,把烧得滚烫的热水,迅速倒入罐子里,用新的蚕丝织物把罐子的口密封住,用井绳安全地投放到深井之中,三天后就会收获一坛子冰!

太神奇了!并没有使用太多的程序,也没有耗费多少费用,就能得到一坛子的冰,在没有电的古代,这难道不是很爽吗?

然而,这个用沸水制作冰块的方法,竟然被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史家洪振寰从物理的角度给否定了,因为把滚烫的水装在瓶子里,把瓶口密封住,然后放置在温度较低的井水里,使瓶内的温度立即降低,液面的气压大减,而瓶子里面水的冰点将会提高,每减少一个大气压,水的冰点才提高大约0.008度,气压影响冰点微乎其微,所以,按照这个方法,不可能造出冰块。

就在2005年的时候,湘潭大学的雷志华教授在仿照古人夏造冰的实验里,成功地得到了冰渣,从而印证了夏造冰的可能性。可能归可能,如果大量的生产出冰块,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难免在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的夏造冰记录,在秦始皇时期也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实际上,我国周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冰鉴,一般是青铜制作的,有贮存食物的盒子,也有比较卫生的盖子,还有放置冰块缝隙,盒子的底部还有冰水的的出水孔。《吴越春秋》也记录:勾践之出游也,休息食宿于冰厨。

除了夏造冰,古人们还把寒冬里的冰开采窖藏起来,以方便来炎热季节的使用。

综上:在古代想在一大座冰窖里练成盖世武功,或者在冰室里发愤图强,只能是小说片段而已,现实似乎不太可能。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古代制造冰的方法(古人如何制造冰块)链接:http://www.esxun.cn/news/44445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