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满族风味小吃(满族特色饮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2-10 19:09:29
导读

1814年双城设城建治后,双城共建121个半旗营屯(应建120个。但新兴多建个“镶红半拉三屯”,希勤多建个“新正黄六屯”)。双城是全国满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县份之一,是满族人按照清太祖努尔哈赤创立的八旗五屯建制在全国留存至今最完整的区域。现有满族乡镇10个,满族人口约13万人。由于满族人口众多,饮食文化亦比较发达。笔者总结出满族饮食“十大小吃”如下:一,粘豆包粘豆包满族人主食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吃“粘”。

1814年双城设城建治后,双城共建121个半旗营屯(应建120个。但新兴多建个“镶红半拉三屯”,希勤多建个“新正黄六屯”)。

双城是全国满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县份之一,是满族人按照清太祖努尔哈赤创立的八旗五屯建制在全国留存至今最完整的区域。现有满族乡镇10个,满族人口约13万人。

由于满族人口众多,饮食文化亦比较发达。笔者总结出满族饮食“十大小吃”如下:

一,粘豆包

粘豆包

满族人主食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吃“粘”。自清代起满族人就喜欢吃粘食。双城人普遍喜欢用黏米(大黄米,小黄米)面做豆包,凉糕,切糕等,统称为粘饽饽。到了冬季,农村家家淘米,磨面,蒸豆包,用缸装。有的还拿些送给城里的亲戚。

二,火锅

吃火锅

满族的火锅历史悠久,是满族的传统饮食。铜锅炭火,鸡汤沸腾,汤中再放些酸菜丝,粉丝等。再准备些酱油,醋,腐乳汤等蘸料。用来涮猪肉,羊肉,鸡肉,鱼肉等。再喝点烧酒,真是美酒佳肴。

三,杀猪菜

酸菜血肠白肉汤

拆骨肉,灌肠,拼盘

杀猪菜起源于满族。大清没得天下时,东北的满族人就种白菜,冬储白菜,腌酸菜就盛行起来。后来就用大锅炖猪肉,血肠,把酸菜放进去,这就是杀猪菜了。杀猪菜传承了数百年,历史很久远。正宗满族农家杀猪菜的制作过程要比想象的复杂和讲究得多。

四,苏子叶饽饽(粘耗子)

苏子叶饽饽(粘耗子)

苏子叶饽饽,俗称粘耗子。是满族人喜爱吃的粘食之一。每到夏季,人们将糯米浸泡后磨面,按成圆饼,内包小豆豆馅,外裹鲜苏子叶,蒸熟。去叶(或带叶)食用,味道清香好吃。

五,二米饭(龙虎斗)

二米饭

二米豆饭(龙虎斗)

满族人喜欢把大米和小米放在一起煮饭。用大米和小米煮出来的饭,叫二米饭。用大米,小米再加些小豆煮的饭,叫龙(大米)虎(小米)斗(小豆),饭味喷香。

六,萨其玛(糖缠)

萨其玛

萨其玛,清代关外三陵祭祀用,满族人以其为贡品,可见满族人对其的重视和喜爱。做法是用水和鸡蛋(或奶油)把白面和好,擀成薄片,切成细条,用油炸熟。再用砂糖或冰糖熬成糖稀与之搅拌,再倒入事先铺好芝麻,青红丝,瓜子仁的木槽内,将其压平。然后取出切成方块即可食用。萨其玛味道香甜可口。

七,酸汤子

酸汤子

酸汤子,俗称餄拉。这是满族人夏季最喜爱吃的一种食品。做法是将玉米泡开,磨成面,发酵后即可制作。将发好的玉米面挤进“汤筒”,使之成面条状漏入沸腾的水锅中,煮熟后捞入碗中,再加点作料即可食用,别有风味。

八,豆面卷子

豆面卷子(图一)

豆面卷子(图二)

豆面卷子,俗称驴打滚。是满族人喜欢吃的粘食之一,多在春季食用。做法是将黏米面入锅蒸熟,擀成薄餅,再将炒熟的黄豆面均匀的撒在上面,也可加上芝麻盐,卷成长卷,切成一至二寸长,即可食用。色泽金黄,即粘又香。后来人们把黄米改成江米,做好的豆面卷子和北京的“驴打滚”特别相似。

九,窝窝头

窝窝头

据说,当年八国联军打到北京,慈禧太后逃难时,曾吃过玉米面窝窝头,感觉很好吃。回到北京后,一天,又想起窝窝头的事,就叫御膳房做窝窝头。御膳房用新鲜的玉米面加上豆面做成小窝窝头,并配上满族人爱吃的蜂蜜。于是,小窝窝头就成了宫廷点心。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尤其是农村,几乎家家都吃过烙的大饼子和蒸的窝窝头。

十,豆腐白菜汤

白菜熬豆腐

传说,乾隆第四次下江南时,有一天迷路后,肚子饿了。这时,看见农村一位老太婆在家里做菜,绿的白的很是好看。于是,叫人要了一碗,乾隆把一碗菜吃个精光,连说好吃。问农妇是什么菜?农妇给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翡翠白玉汤”。原来是豆腐白菜汤。此后,这道农家菜就进了御膳房。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满族风味小吃(满族特色饮食)链接:http://www.esxun.cn/news/43876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