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茂名好吃(舌尖茂名美食排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2-05 19:08:50
导读

“民以食为天,食以材为鲜”茂名食材丰富从五谷杂粮、家禽、家畜到海鲜还有蔬菜瓜果样样齐全因讲求食材的新鲜爽脆既可口又有营养形成了独特的“高凉菜系”来,让我们走进茂名品尝新鲜爽口、素荤相配的一桌菜用味蕾领略质朴、源长的高凉饮食文化01电城蚝炸茂名滨海新区电城镇气候湿热,常年多雨,港汊纵横密布,滩涂平坦,有利于蚝田的生长。尤其是南门港滩涂养殖的石头蚝,肥美汁多,个头适中,是当地人制作蚝炸的首选之材。电城

“民以食为天,食以材为鲜”茂名食材丰富

从五谷杂粮、家禽、家畜到海鲜

还有蔬菜瓜果样样齐全

因讲求食材的新鲜爽脆

既可口又有营养

形成了独特的“高凉菜系”

来,让我们走进茂名

品尝新鲜爽口、素荤相配的一桌菜

用味蕾领略质朴、源长的

高凉饮食文化

01

电城蚝炸

茂名滨海新区电城镇气候湿热,常年多雨,港汊纵横密布,滩涂平坦,有利于蚝田的生长。尤其是南门港滩涂养殖的石头蚝,肥美汁多,个头适中,是当地人制作蚝炸的首选之材。

电城蚝炸是粤西的一道名菜,制作简单、香脆可口。起源于蚝田纵横数十里的电城镇,形成于清朝中叶,是地方小吃中的代表。如今,不管在高档酒店、饭馆,还是街边大排档,都能见到电城蚝炸的身影。

新鲜出锅的蚝炸(来源:茂名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电城蚝炸要用当地产的正宗花生油、碓臼春米粉来制作。现在人们用少许啤酒加入米浆里发酵,烹调的蚝炸更有一番独特的风味。

吃蚝炸时,可以依个人口味,蘸上五香粉或熟盐,也有人用生菜叶包裹着吃,不仅营养丰富,还能中和油炸品的油腻。

满口都是生蚝的香味(来源:茂名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02

电白墨鱼饼

电白墨鱼饼口感佳,营养价值高,是当地每逢酒席家宴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名吃。近些年,电白墨鱼饼被视为不亚于电城蚝炸的地方美味。

电白墨鱼饼最早起源于电城、博贺两地,制作工艺略有不同,电城以刀剁墨鱼胶为主,博贺则以手工槌打为主,同时后者在辅料上多了比目鱼粉。

手工墨鱼饼(摄影:黄俊铭)

墨鱼饼选材非常考究,必须选用新鲜墨鱼,辅料有鸡蛋清、生粉、淀粉(或面粉)、生抽、味精、陈皮等,有时还会添加白糖。

墨鱼饼食用可以油煎,也可以用清水煮。清水煮做法简便,清爽可口,原汁原味。或放入少许花生油,文火干煎,蘸点五香粉或熟盐吃,回味无穷。还可以作为汤料,与其他菜搭配烹饪。

香煎墨鱼饼(来源:网络)

03

镇隆杨桃鸭

杨桃鸭是信宜市镇隆镇一道著名菜色,不仅是本地人钟爱的美味佳肴,更是众多海外游子的乡愁。

美味的杨桃鸭(来源:茂名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制作杨桃鸭不难,但对食材和配料要求极高。选用的鸭子是当地农家自养田鸭,鸭子吃田里或水塘边的虫子、杂鱼长大,个头不大,但鸭味浓郁、肉质鲜美。杨桃是整道菜的灵魂之处,可选用新鲜杨桃,也可选用杨桃干。

新鲜的本地田鸭作为杨桃鸭的原料(来源:茂名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配料本地酸杨桃干(来源:信宜融媒体中心)

镇隆,是信宜的南大门,古称“窦州”,于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建成,被誉为“千年古郡”。镇隆八坊村是在历史上信宜人闯南洋的重要“中转站”。从镇隆出去侨居海外的乡亲,大多吃过杨桃鸭,对这道家乡美食念念不忘,每每返乡省亲,他们总爱偕同亲朋好友到酒店一饱口福,饱餐之余,还要打包一两只回家继续品尝。

备受欢迎的杨桃鸭(来源:茂名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04

镇隆鱼古

镇隆盛产塘鱼,是信宜鲜鱼生产区之一,人们以鱼烹调菜式较为普遍,款待客人更是“无鱼不成宴”。

作为信宜市的驰名佳肴,镇隆鱼古有近百年的历史。1932年前后,信宜会香楼酒家的厨师苏北寿、钟桂芳烹饪技术闻名全县,鱼古是二人的拿手菜。后来,这道菜式在当地逐步传开,成为筵席之上等菜肴。

香喷喷的鱼古(来源:茂名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镇隆鱼古以去净头骨的鲜鱼肉为主要原料,佐料有面粉、生姜、生葱、鸭蛋、虾肉、蟹肉、香菇等,用低温油泡而成,口感松爽、软、皮脆、鱼味香浓、爽口不腻。鱼古外表有点像豆炸,又有点像鱼蛋,通常搭配冬菇等时菜或焖、或炒、或汤,每种搭配都能成为一道地道佳肴。

鱼古出锅(来源:茂名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05

高州盐焗鸡

盐焗鸡是茂名高州市地方特色菜,以其皮脆色黄,骨肉鲜香,在粤西地区久负盛名。

当地人历来喜欢把鸡放养在荔枝龙眼林里,让它们尽情奔跑,吃着虫、草、谷米以及树上掉下来的荔枝龙眼长大,这样养出来的鸡肉质结实、香味浓郁,是做盐焗鸡的上等食材。

高州盐焗鸡(来源:茂名发布)

盐焗鸡成为高州特色美食,起源于高州一条郊外公路边的司机饭店。当年一名叫“太子”的年轻人在高州红荔路边租下几间瓦房开饭店,以服务跑长途的货运司机为主。后来,细心的“太子”发现,司机们的就餐时间仓促,长途跋涉的工作性质又使得他们需要营养来补充体力,于是便用生晒粗盐将营养丰富的阉鸡包裹焗熟,以备这些赶时间的食客们可以随到随吃。久而久之,司机们便把这个年轻人用心的待客之道四处传播,高州“太子盐焗鸡”自此声名远播。

高州盐焗鸡做法精细,从选食材,到制作过程,都独具匠心。吃鸡时,佐以砂姜油盐调味汁,皮肉鲜嫩,齿间留香,风味诱人。

06

薯包籺

薯包籺(薯粑籺)又称姨包籺,是高州一道街头小吃,清朝流传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薯包籺是用沸水与番薯粉搅拌(和做寿桃籺一样)搓成粉坯,后做成一个个长条形的籺,再放进蒸压煲(一种专蒸薯包籺的器具)煮熟。籺馅一般有猪肉粒和花生,也可加虾米。

薯包籺(来源:茂名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用碗装着热腾腾的籺,加入事先熬好的猪骨汤,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加点醋汤(醋汤分甜醋和辣醋两种),有的人还喜欢先加点酱油和辣椒酱一起食用,最后再喝上一碗甜醋。番薯粉特有的爽脆滑口,加上热汤的浸泡,入口浓而不腻,十分诱人。

醋汤薯包籺(来源:茂名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07

化州牛杂

化州牛杂是当地抢尽风头的特色小吃,每条小街小巷里必有牛杂店,甚至夸张到“除却牛杂不成市、没有牛杂不成墟”的地步。化州牛杂的分店已开到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地。

化州牛杂“全家福”(摄影:黄俊铭)

化州牛杂烹饪技艺始创于清朝咸丰年间,因杂香味美独树一帜,广受欢迎。化州牛杂的主要原料是牛肉、牛肚、牛大肠、牛肺、牛心、牛百叶等。汤底料有八角、草果、橙皮、桂皮、干辣椒、孜然粒、花椒面、萝卜、精盐、老抽、白糖、白酒等。化州牛杂香而不腻,口感独到,令人流连忘返。

美味的化州牛杂(摄影:黄俊铭)

08

化州笪桥隔水蒸鸡

广东民间有“无鸡不成宴”之说。在茂名,鸡的吃法不下十种,有隔水蒸鸡、白切鸡、香油鸡、窑焗鸡等,其中化州笪桥隔水蒸鸡因保留了鸡的原汁原味、皮爽肉滑、鲜美清香而广受欢迎。

隔水蒸鸡(来源:化州市地方志办)

化州笪桥隔水蒸鸡历史悠久,始创于明末清初。相传今化州市笪桥镇柑村的厨师叶氏,擅长将各种阉鸡、项鸡制成隔水蒸鸡,顾客吃后赞不绝口,后来叶氏将此手艺代代相传。2019年,笪桥隔水蒸鸡被列入茂名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隔水蒸鸡(来源:网络)

隔水蒸鸡制作过程虽然简单,但加工技巧及配料却是十分讲究。首先是鸡要选当地放养的土项鸡。其次是清理干净的鸡要晾10~15分钟。第三,要涂抹食盐、花生油及各种配料。最后一个程序就是用武火加热慢蒸,利用沸水蒸气把鸡蒸熟。出锅后轻撕成几块,摆上拼盘,就是一盘色、香、味俱全的佳肴了。

09

茂名簸箕炊

簸箕炊是粤西地区的一种传统小吃,因用竹篾编制而成的簸箕为盛具而得名,茂名化州称其“格籺”或“簸箕籺”。据当地志书记载,茂名市高州石鼓的簸箕炊有一百多年的传承历史,其中历史较久的是石鼓车路村岑氏和黄坡村古氏的簸箕炊。

刚出锅的簸箕炊(来源:茂名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簸箕炊的原料,是大米、生粉、清水、熟芝麻、花生油、酱油、辣椒酱、蒜头、韭菜油等。簸箕炊入口细腻,富有弹性,软滑不黏牙,再加上秘制的酱料,香浓而不腻,味道令人难以忘怀。

铺上秘制酱料的簸箕炊(来源:茂名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看到这里

是不是已经垂涎三尺了呢?

无论是来茂名亲身体验

还是选择方便快捷的预制菜

相信茂名的美食一定能让你感受到

最独特的舌尖盛宴!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茂名好吃(舌尖茂名美食排名)链接:http://www.esxun.cn/news/42401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