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漳州古城网红小吃(漳州古城百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1-28 15:11:31
导读

文|阿季摄影|阿季 陈皮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闽南人,胃却是极其包容的,受得了川渝魔鬼辣,吃得消皖南的奇臭,hold得住黔东南的巨酸……原以为我的万能胃已经对各种美食都可以做到古井不波,与古早味再次喜相逢,还是瞬间沦陷了,大概是闽南人的DNA动了~说到漳州的美食,最奇葩的当属鸡仔胎,售卖鸡仔胎的往往推着自行车叫卖“卖~鸡仔~胎~”,这样的女高音叫卖声响彻大街小巷,而且语调从我小时候到现在就没变过,几乎

文|阿季

摄影|阿季 陈皮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闽南人,胃却是极其包容的,受得了川渝魔鬼辣,吃得消皖南的奇臭,hold得住黔东南的巨酸……原以为我的万能胃已经对各种美食都可以做到古井不波,与古早味再次喜相逢,还是瞬间沦陷了,大概是闽南人的DNA动了~说到漳州的美食,最奇葩的当属鸡仔胎,售卖鸡仔胎的往往推着自行车叫卖“卖~鸡仔~胎~”,这样的女高音叫卖声响彻大街小巷,而且语调从我小时候到现在就没变过,几乎成了鸡仔胎专属的开场白。谁家小孩子尿床,大人就给他们吃鸡仔胎。感冒了也会吃鸡仔胎,增强免疫力。吃鸡仔胎还有一种说法,只能吃单数不能吃双数,个中原因不可为外人道也。鸡仔胎是孵了十四天的鸡蛋,打开能看到成型的小鸡仔,本地人喜欢吸着吃,底部的蛋白已经硬化了吃不了。吃小鸡胚胎的人,就像吃榴莲的人一样两极分化,爱的人很爱,不爱的人一辈子都抗拒这玩意儿。小时候,我的阿姆也经常做盐鸡,必须大鼎烧,用粗盐把鸡埋起来柴火烧,焖熟了之后撕着吃,可想而知有多好吃。在漳州,云洞岩那条马路上都在卖盐鸡,老五盐鸡是本地人盖章认证的一家专做盐鸡的小破店,老板老五说必须要柴火烧,不然没有那个味儿~我的阿嬷也经常煮卤面,可能是芗城人阿公爱吃,阿公买碱面回来,阿嬷煮一大锅的卤汤浇头。芗城的大街小巷在卤面的基础上还做了卤粉,追这碗卤粉的人,一直排到别人的店门口。店里剪刀声急急如律令,店里嗦面的声音积极地响应咔咔声,两种声音,好像在比赛。一碗走在时代前沿的卤粉,竟然能吃出辣味了。要是阿嬷知道了,会怎么说,大概会说,魔神,卤面搁有倘卤米粉,搁会辣。△阿蛤正宗洋老洲卤面有一年清明节,下雨天,我放学后是跑着回去的,淋了一身雨,阿嬷喊我吃润饼,我从锅里抽出了一条热乎乎的润饼就大嚼了起来,作为馅料的胡萝卜和包菜,竟然更清甜了。被雨淋湿的身体,好像没那么冷了呢。后来,一到清明,我就知道要吃润饼了。再后来润饼油炸之后就成了春卷,要是阿嬷知道了,肯定发牢骚,说,呷了作甲!在芗城小住的几天,明白了为什么本地人家里很少开火,因为整个老城区的小吃便宜又大碗,就像大食堂一样,往往是卡牙缝的东西还没处理,接着就吃下一家。

△骑上我的小电驴冲啊!吃卤面去~

卤面四果汤豆花粉丝是原本我对漳州老城美食狭隘的固执,闽南地区的人们也是将这三种美食的前面冠以地名以示尊重。不然你说漳州沙茶面,厦门人会笑;你说漳州面线糊,泉州人不服。究竟哪些在地美食算得上漳州骄傲?我决定打开格局,在熟悉的地域开辟美食新大陆!油条跟锅边糊是绝配!在漳州这儿,小吃店深谙美食之道,油条先剪好打入碗里,再浇上锅边糊,剪刀铿锵有力地剪好配料。快排到的人把自己要点的配料提前演习了好几遍,免得到你了舌头打结老板不高兴;还有人伸长了脖子往里探,怕来晚了吃不上……这就是大周末大清早天添锅边糊带给我的紧张感。汤汁是卤出来的醇香,加上芫荽提味,一碗大肠豆干锅边糊有滋有味,大放光芒!泡油条也是老漳州人的吃法,油条不脆了,但泡在汤里,和汤汁的味道交融之后更是香啊!身边的人经常为漳州豆花粉丝哪家好吵得不可开交,我这个和事佬这么跟他们说:“重口味的去东华,淡口味的去阿君。”东华把一碗豆花粉丝做火了!十一点多一群人排队,也不知道吃的是早餐还是午餐。一口大锅不停地熬煮粉丝,豆花加粉丝浇上卤汁加入菜脯芹菜还有客人所需的卤配料(笋干、大肠、粉肉、猪皮、小肠、鸭蛋、香肠、鹌鹑蛋、豆干、火腿……近二十种)进一步烹煮,一碗热气腾腾的豆花粉丝就出锅了!卤汁是豆花粉丝的灵魂!瞧瞧老板的剪刀高频次开合,堪称武林高手。听听客人吃粉的声音,大口嚼料,大口吸粉的声音,等位的客人喉咙汩汩的口水像泉眼一般!加了鹌鹑蛋、大肠、卤笋的豆花粉丝,卤汁微辣,吃起来口味稍重,汤面漂着圆圈油星,豆花其实在里面充当了平衡油盐辣的一个角色,豆花牺牲了自己的清新和纯粹,稀释了多余的油盐辣,这样的发明不得不说,尽展漳州人的美食大智慧。阿君的豆花粉丝,除了自选的豆干、笋干、以及老板必加的虾米、芫荽和菜脯,自己可以拌入酸菜,汤汁微甜,嗦了便欲罢不能。这是豆花被“黑化”得最严重的一次。就像漳州人说的,豆花粉丝,吃了会“热嘴”,这也是漳州人好这口的原因吧,吃了停不下来。漳州人对面线糊的理解是,面线一定要兜蚵仔,土话叫蚵仔兜面线。泉州人厦门人会问你面线糊掺什么?醋肉?虾仁?大肠?而传统的漳州面线糊基本是猪血、猪肝或蚵仔。建国蚵煎蚵面是我吃过的最清汤寡水的面线糊,现煮现捞,拌上油葱和芹菜,前后不超过五分钟。清清爽爽的蚵仔线面,海蛎裹了地瓜粉,不是惊艳的那种,藏于俗常。最家常,但也是值得我们用漫长的岁月去追随的一碗面线糊。吃到最后,闽南地区的面线糊,当属泉州最细,厦门最糊,漳州最清淡,面线是面线,海蛎是海蛎,芹菜是芹菜,一口汤,不油腻,这是让人上瘾的原因吧,吃的都是食物的本味。芗城的海蛎煎跟泉州的一样,都会加萝卜酸。但更偏向于油炸的口感,很酥脆,酱料是自己调制的酸甜辣酱,搭配起来很出彩。海蛎软糯,地瓜粉和鸡蛋跟油条一样又薄又脆,配上萝卜酸,十分解腻。虽然说厦漳泉都有海蛎煎,但确实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每个地方的人都会把自己对美食的理解加进去。叫建国的店都很古早,挂满了各种获奖的金字招牌,老板人很随和,有客人拉着行李过来打头阵,点了一大一小海蛎煎 ,老板还多问了一句,几个人?怕人家点多了吃不完。很多顾客还打包了四果汤进来吃,老板都没有不高兴的意思,不得不说,漳州人总是不温不火随性包容。达聪小巷五香店的存在感极低,连经常去的本地人都叫不出名字,只是扔给你一个定位,能不能找到看缘分。阡陌街巷中,是精准的导航把我送到了店门口。豆干面,是小时候的味道,小时候什么都不加就觉得人间美味,如今加上一勺酸甜酱汁,酸辣和着湿面的芬芳,味蕾打了个激灵。墙上的招牌,证明了小店的辉煌。在漳州吃美食,一边回味儿时的味道,一边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圆圈”的车流在这一带,会发现很多店叫“圆圈”,“圆圈”是曾经的地标,被拆除后不复存在,这个古早的地名却被各种商家习惯使然地沿用到店名中。圆圈松跃生烫便是其中的一家。坐在店里,食客吃着嘴里的生烫,讨论着接下来要吃的莲子圆;外面传来闽南语叫卖,很亲切很市井,这里是漳州,一个让古早味开花结果的地方,一个令无数人为之疯狂的美食打卡地。生烫,可以加主食也可以不加,加了猪肝、猪腰、草鱼、枸杞叶,十块钱现烫,蘸上店里配的蒜酱,一个字“鲜”。碗底还藏着马蹄,真是彩蛋般的惊喜!有穿越感的一样小吃,就是商厝楼的“糖莲藕”。甜莲藕是小时候阿姆煮的夏日消暑甜汤,这次舌头又重温了旧时光里的老味道!温热的仙草石花糖水,吃起来很舒服,莲藕很糯很烂很甜,让我想起小时候,吃着,好像时光没有走远一样,又回到那个夏日的午后,阿姆在地上铺上凉席,我们坐在凉席上吃莲藕甜汤解暑。吃四果汤,就如同会老朋友一样。小时候很早就被阿嬷拎起来去买刚出锅的烧仙草,普渡一定要泡旺梨糖水。小洪四果汤的全料四果汤,细节很照顾闽南人的古早味情结,海石花是刨成丝的。芋圆特别有芋头的香气,还有芋头吃起来沙沙的口感,看得见的用心。一股脑儿吃了全料,就像口中充满魔法一样。承载我们记忆的美食永远如初,像量子纠缠一样,美食与童年又建立起了关联,我们永远忠于古早味。吃的方面的脑洞,漳州人一向突破天际,除了传统四果汤,还有冰爽冷饮独一无二的鸡蛋四果汤,半生不熟的鸡蛋冰成块状,鸡蛋黄漂浮在四果汤中,美食与美学相遇,让人在下嘴之前不由得尽情地欣赏了一番,方才用汤勺敲碎了化在糖水里喝,很特别。闽南传统的汤圆,就是一个糯米团子,里面什么都不加。大人怕小孩整个吞下去噎住,在吃之前都会进行风险揭示。古早味胖姐莲子圆,吃一口就是一波回忆杀,传统的汤圆很糯很Q,红糖水与汤圆是天作之合,温热的银耳、仙草、芋圆从舌尖上涌过,味蕾舒服熨帖。小时候听到麻糍的叫卖声,就知道那个挑着担子的老伯来了,看着包麻糍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呢。杨木顺麻糍顺就是杨木顺本人,对自己亲手做出来的美食很有自信。别家的麻糍没有加绿豆馅~老板悄悄地透露。老板实在地说,一门手艺做到老。正巧碰到有个客人,买了要带去泉州,要求多蘸花生粉。手工捶打麻糍,加上绿豆馅、蛋酥,接着丢到花生芝麻白糖齑粉里那么一滚,麻糍就这样做好了。不会甜得过分,但香得确实过分啦!老城区还有满大街的马蛋,厦门人叫炸枣,油炸而膨壳的球状,糯叽叽的,咬上那么几口,嘴巴油汪汪的,吃起来,糯与脆的双重口感体验,跟赣东的麻糍油条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整颗吃完,手上嘴上都是油。感觉需要1.5L的王老吉降火了,这不,片仔癀果汁来了……在漳州也是满大街榨甘蔗汁,片仔癀草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加了片仔癀草的甘蔗汁,喝起来有一丝可以忽略的青草臭腥味。喝完感觉喉咙都顺了,舌尖上清凉的回甘久久停留。说到老母鸭面,我兴致缺缺,漳州人急了,说不吃不跟你好了。在回家路上,我都开了一半的路程了,为了这碗鸭面又踩着油门掉头回去了。主食有碱面、阳春面和米粉,料自己选。汤不油腻,煮面恰到好处的鸭油,汤汁散发着一股淡淡的姜味。很家常,也很闽南。凸显漳州人不以重口味讨好味蕾的特点。在漳州,面真的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就算不是卖面的店家,很多店门口都会挂着一天的伙食——碱面。这里的店家无一例外是土著,一口闽南腔,他们怀着自己对家乡美食的理解与热爱把漳州美食发扬光大。在店里,几乎没有看到街电,说自己手机没电了,老板二话不说就拔下自己的手机帮你充上了,和街电刺客一比,小城的人情味可真的太浓了。跟古早味有关的很多人都不在了,但我们可以通过古早味去拼凑和他们有关的记忆。

漳州是一碗豆花粉丝的诱惑,我格局小了~

MORE|更多精彩文章

  • 30+,我选择退休

  • 极地行乐-愿一切如你想像的美好

  • 无问西东|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

  • 金融街女子图鉴|你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了么

  • 三色国|我不急着走完这一生,所以我慢了下来

  • 你得有辞职力

  • 北极点是一场梦,而我是一阵风

  • 别人的尼泊尔之旅都是卖家秀,我的是买家秀

  • 行长的春药

  • 高球江湖

  • 长大后,我们都成了无脸男
  • 沙坡尾的独家记忆

  • 亲历:我在日本买口罩

  • 高尔夫给了中年人第二春
  • 这是一座贩卖小时候味道的城市
  • 高尔夫是一门玄学

  • 思北,伪装成CBD的美食高地

  • 我的故乡,是一个向海而生的地方

  • 在宁德,宁德时代负责赚钱养家,屏南负责貌美如花

  • Amoy人博饼迷惑行为大赏

  • 七轮核酸后,闽南人段子手的特质,藏不住了……

  • 所谓的潮汕之旅,就是从这张餐桌吃到另外一张餐厅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漳州古城网红小吃(漳州古城百科)链接:http://www.esxun.cn/news/40239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