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信息 » 正文

儿童用药需要注意什么?小孩子吃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30 13:55:16

小孩子一般比较容易生病,一般小孩子用药都要注意副作用,因为小孩子用药的副作用影响是比较大的,有的可能引起终身性的伤害,所以家长再给小孩子用药的时候要注意看说明书。那么,儿童用药需要注意什么?小孩子吃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1、儿童用药注意

1.别急着用药

其实小孩生病,应先弄清原因,然后对症用药。就拿最常见的发热来说,儿童体温较成人一般偏高,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不必使用退烧药,可以先用酒精给孩子擦擦身子,或者先用冰袋物理降温。再比如腹泻,可能是受凉,也可能是菌群失调,不要马上擅自吃抗生素,这是极其不正确的。使用抗生素也要有针对性,磺胺类抗生素容易过敏,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引起儿童关节不适等等,不能乱用。

2.成分最好单一

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可用一种药物治疗时就不用两种药物”的原则,成分单一的更安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药名上带“复方”两个字的要慎用,成分说明中成分复杂的尽量少用,比如复方甘草片,止咳效果好,但3岁以下儿童不宜服用。能用一种药解决的,就不同时用两种,比如小儿的解热镇痛药,目前药店里各种退热药成分不同,但其药理作用基本相同,只要一种足量即有效,没有联合用药的必要。

3.首选儿童剂型

剂量不当引起的患儿药品不良反应占40%以上。很多大人想当然地把孩子当成大人的“迷你版”,随意根据年龄减半折中,该做法大错特错。正确的做法是买药尽量买儿童剂型,对于发烧、腹泻等儿童不适,药店里基本都有儿童剂型;买不到儿童剂型,也切忌自己随意拿成人药调配,应电话咨询医生,采用按体重、体表面积或依年龄按成人剂量折算等传统的小儿用药方案,可根据具体情况遵循医嘱调整用量。

4.能口服就不打点滴

儿童用药,科学的顺序依次为口服、肌注、静脉输液,原则上是能口服用药尽量不要挂点滴。婴幼儿输液本就比成人困难,发生输液反应的可能性也较大,药物通过静脉使用其毒副作用也有增加。随意点滴不一定有助于病情恢复,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口服药物是最佳选择,但要特别注意选择适合儿童的口味和颜色,尽量选择半衰期较长的药物,减少用药的次数。此外,服药前后应避免喝茶、牛奶、咖啡、可乐等饮品,更不能用它们送服药品。

2、宝宝吃药就吐怎么办

(1)可以补喂药物

宝宝吐药后可以补喂药。尽量让宝宝保持安静,待宝宝不哭闹后,再根据情况酌情补给药物。

一般情况下,不用担心再补喂一次会造成药物过量,因为呕吐通常是宝宝刚吃完药后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内发生的,这时药物还没有被吸收或只是吸收了一小部分。再者,常用药物都有很大的安全用药范围,常用剂量一般是中等剂量,而且是分次吃的,所以再喂一次也是安全的。

(2)滴管喂药防止宝宝吐

给宝宝喂药可以选择滴管或注射器,因为使用滴管时,药物不会经过舌头,宝宝更容易接受,也很难将药吐出。家长用滴管吸进药后,放在宝宝一侧颊黏膜和牙龈之间将药少量挤进,待孩子吞咽后再继续喂下一口。

宝宝吃完药以后,再把宝宝竖起来;轻拍他的后背,帮他把药顺下去,喂一些温开水或喂少许白砂糖,这样能快速清除口腔内残留的药味,避免引起呕吐。

(3)利用压舌板喂药

如果宝宝不合作,大人抱着孩子,可以采取半坐位,将孩子的两条腿夹在大人的两腿之间,固定孩子胳膊与头部;另一个家长用长把饭勺或者压舌板轻轻压住孩子的舌头的中部,用勺子将药液滴进孩子的颊粘膜和牙龈交界之处,让药物慢慢流进。压舌板先不要取出,待药液咽下后才拿开,以防止患儿将药液吐出,可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双颊,使之吞咽;全部喂完后喂几口清水。

(4)注意喂药姿势

给宝宝喂药,多少都会有点抗拒行为。平躺着吃药,很容易被呛着,最好将孩子抱在怀里或采取半卧位,上半身稍高,适当固定手脚,再紧贴着嘴角喂药。如果孩子不愿意咽药,可用拇指和食指捏他的两颊,使其吞下。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儿童用药需要注意什么?小孩子吃药有哪些注意事项?链接:http://www.esxun.cn/news/986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