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 » 正文

家用智能健身器材带来新的体育体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1-27 06:35:06
导读

图片来自网络 图文无关用VR设备观看比赛,物流机器人,智能票务系统……不久前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用了许多高科技服务体育赛事,让人们近距离感受到“科技” 体育运动的魅力。不仅如此,普通人健身活动中的“科技感”也越来越充分。家用智能健身器材带来新的体育体验,帮助人们锻炼良好的身体。体育馆有“智慧大脑

健身科技产品都有哪些(线上健身产品越来越多)(1)

图片来自网络 图文无关

用VR设备观看比赛,物流机器人,智能票务系统……不久前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用了许多高科技服务体育赛事,让人们近距离感受到“科技” 体育运动的魅力。不仅如此,普通人健身活动中的“科技感”也越来越充分。家用智能健身器材带来新的体育体验,帮助人们锻炼良好的身体。

体育馆有“智慧大脑”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了《关于构建更高水平国家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进场馆管理和活动服务。

2019年,国家体育场“鸟巢”开始建造5个G智能场馆采用节能、低碳、智能服务的运营模式。例如,在北京冬奥会和冬季残奥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上,中心场地下方的舞台仓库是主要火炬平台上升的地方;赛后改造为高5.5米、8871平方米的地下空间,可作为国家健身、展览等活动场所。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大中型体育场馆智能建设管理规范》,全面梳理了智能体育场馆的系统结构,形成了新的体育场馆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记者了解到,该规范旨在澄清体育场馆的智能建设理念,为智能体育场馆的智能转型升级提供参考标准,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场馆的智能建设奠定基础,提供技术支持。

健身科技产品都有哪些(线上健身产品越来越多)(2)

图片来自网络 图文无关

浙江黄龙体育中心今年年初完成升级,是“智慧体育馆”的典型代表。

黄龙体育中心新建了一个“智慧大脑”,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服务。在信息中心机房内,一个面积约25平方米的高清显示屏可以实时显示场馆收集的数据。据黄龙体育中心场馆高级工程师宋海强介绍,“智能场馆大脑”包括八种情况:综合、活动、人车、设备、能耗、安全、环境和运营。在实现服务端“一站式”体验的同时,也可以大大提高场馆管理端的工作效率。例如,当工作人员检查场馆的电气设备时,他们不仅可以看到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还可以看到系统提供的能耗评估和节能建议,实现场馆的绿色和智能管理。此外,由黄龙体育中心建造的5个G在杭州亚运会期间,信号“快车道”将保证信号流畅。

运动达人坚持“打卡”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国家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建设绿色便捷的国家健身新载体,促进国家健身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结合。新兴的“智能健身房”和“智能步道”提供了一个可复制的例子。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首家户外智能健身房投入使用。在三岔站前广场,各种智能健身设备在白色小凉棚下非常醒目。10多组设备,如立式健身车、推胸划船双功能训练器、智能竞赛车等,均免费提供给市民。“智能体检亭”可以帮助运动员测试13种身体能力,如身高、体重、心率恢复和心理压力,并在30秒内生成“运动处方”。此外,场地开放,毗邻三岔湖景区,这里的健身环境优于普通室内健身房。“我几乎每天都和朋友一起来‘运动打卡’!住在成都东部新区的刘女士说:“过去,这里附近没有锻炼的地方。现在朋友和邻居可以一起锻炼。运动氛围很好。”

健身科技产品都有哪些(线上健身产品越来越多)(3)

图片来自网络 图文无关

据户外智能健身房管理人员介绍,这里所有的健身器材都配备了人脸识别技术、显示屏和触摸按钮控制系统。功率、心率、运动时间和能量消耗数据可以从屏幕上清晰地看到。运动结束后,运动员还将显示运动总结报告。“用户只需扫描代码并注册一次,在将来进行测试或锻炼时,培训报告等内容可直接输入个人云账户,不涉及个人隐私内容的安全保密,更方便用户使用。”

近年来,江苏省积极推进社区、公园小径、沿江、沿河、沿湖、沿山小径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智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能力。比如盐城中国海棠园的健身步道,沿途5公里内设置了2个AI智能步道数据大屏幕和8个AI人脸和肢体识别杆。通过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和5G高速网络为前来健身的市民提供多项智能服务。通过比较每次运动后的数据,用户可以随时调整健身计划,使健身运动更加科学。

“大屏幕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消耗了多少卡路里、能量代谢、里程、马拉松、当天的运动时间和历史运动信息。”盐城的资深跑步者张伟说,他几乎每周都会在这里跑一段时间,一边锻炼一边欣赏公园里美丽的风景。

家用设备充满“新鲜感”

随着全国健身热潮和体育消费升级,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于家用健身器材的研发,智能健身器材行业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健身科技产品都有哪些(线上健身产品越来越多)(4)

图片来自网络 图文无关

根据一些研究机构的数据,中国有7.8亿体育兴趣人士,其中近6000万体育专家经常使用垂直专业健身应用程序。针对这一群体,各种体育服务平台不断探索新模式,开发新产品。

广州居民单女士最近买了一副新的智能健身镜。“因为疫情,我好久没去健身房了。我想在家练瑜伽,担心姿势不标准,就买了这个设备。”单女士说,智能健身镜不仅可以展示AI教练的动作,还可以同时展示自己的动作,方便纠正姿势。

如今,各种各样的“智能” “家用健身器材是消费者眼中的新宠。智能健身器材利用大数据处理、云计算、传感技术等,让家庭健身更有趣。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新型智能体育设备。例如,通过创新人工智能动作识别技术,广州源源智能体育技术有限公司的智能跑步机可以捕捉识别用户的“步频”、“步幅”等数据,帮助用户科学判断跑步姿势是否正确。明世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室内高尔夫”利用计算机场景模拟技术将室外真实的高尔夫球场模拟设计到软件中,通过数据传感器的收集和分析,帮助运动员改进动作,在真实的体育场创造场景。

“科技帮助体育产业是多形式、深层次、全方位的。上海体育学院教授黄海燕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体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改变体育消费模式、优化体育产业供需结构、延长体育产业价值链、提高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强大动力。“目前,智能健身空间巨大,高科技必将成为未来体育健身的发展方向。”

(人民日报海外版 记者 李贞)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家用智能健身器材带来新的体育体验链接:http://www.esxun.cn/news/9702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