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福建安溪:匠心茶人坚守茶艺 非遗传承指尖留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28 09:42:15    来源:中国经济网

在福建安溪,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手艺人,亦是“守艺”人,将茶人精神和制茶文化代代传承。

非遗乌龙茶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魏月德宣读并授予弟子出师证书,向弟子赠送两棵母树茶苗、一套制茶工具、一本茶书;弟子头戴斗笠,肩挑装有茶苗的篓筐,环绕现场一圈,接受与会者的祝贺……日前,安溪铁观音发源地西坪镇举办了一场特别的乌龙茶传承人出师收徒仪式。

作为传承人,魏月德创办非遗传习所收徒授艺,带出了大批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能手,成为安溪茶产业发展典型代表。但他对学生的要求严苛也出了名。上千名学生中,真正达到“出师”标准的尚未超过10人。“我当然希望以后能有更多,但出师条件不会降低,这是对铁观音负责,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学生负责。”魏月德说。

魏月德指导徒弟学习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黄东华摄

另一位国家级非遗乌龙茶制作技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何环珠还创新性地将目光放在了女茶师身上。2019年3月,她在安溪率先建立了全国非遗茶文化领域第一家以女性为主体的传习平台——“安溪铁观音女茶师非遗传习所”。积极筛选和培育女性非遗技艺传承人,大力培养茶产业振兴复合型人才,积极促进茶文化传播的国际化。

在福建安溪,像魏月德、何环珠这样不遗余力传承茶文化的人还有很多。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传习所主任温文溪通过技艺传习所教授制茶工艺,让100多户茶农收入翻番,帮助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4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残疾人就业;国家级非遗乌龙茶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辉荣创立了德峰铁观音非遗传习所,积极开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在德峰基地设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他坚守工匠精神,带头发展合作社,做好“传、帮、带”工作,传授人数8530多人,辐射1万多户茶农,带领茶农脱贫致富。

女茶师实训制茶技术。何永评摄

近年来,安溪大力培养高素质茶文化人才,目前已获评铁观音大师8名,铁观音名匠26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名,省级非遗传承人9名;连续举办4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支持鼓励建设大师名匠工作室、非遗文化传习所、制作技术研究会等,建立全链条“传帮带”机制。

揭盖闻香、分辨汤色、舀汤品尝、察看叶底……在安溪铁观音茶王赛现场,评委团队对参赛茶样进行严格的品鉴与审评。多年来,在安溪铁观音茶王赛的引导下,各乡镇制茶技艺回归传统,传统制茶工艺早已深入人心,茶王赛缔造的“匠人天团”,正是安溪铁观音茶产业生生不息、走向复兴的生力军。

茶王们带着使命和责任,在各大产茶乡镇带徒传艺、联系基地、服务茶企。在夯实产业技术人才及服务队伍的同时,也成就了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十四五”安溪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从土生土长的采茶人,到坚守“匠心”的制茶大师,再到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这些年,在这些制茶工匠的默默坚守下,安溪铁观音成就了一方产业,并不断浸润着茶乡的发展气质,将茶与经济糅合成推动安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能。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福建安溪:匠心茶人坚守茶艺 非遗传承指尖留香链接:http://www.esxun.cn/news/8055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