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巴蜀茶的故事(巴蜀地区是中国茶产业及茶文化的摇篮和发祥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5-23 13:00:55
导读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以茶待客为传统的礼貌待客之道。民间连鹦鹉学舌首教语就是: “有客来,装烟 (古代或旧时民间多吸水烟,水烟一袋一袋或一捍捍装的)倒茶”———有客来,首先是装烟倒茶、请座施礼。 宋朝以来,从祖祖辈辈遗传下来的民间风俗即是有客至,必从灶额头的秋壶中倒上一碗黄亮的老鹰茶递在客人面前:“请看茶”。小康之家,则是从棕包锡壶中倒一碗早晨烧的温热茶,双手捧到 客人面前:“请!”大户人家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以茶待客为传统的礼貌待客之道。民间连鹦鹉学舌首教语就是: “有客来,装烟 (古代或旧时民间多吸水烟,水烟一袋一袋或一捍捍装的)倒茶”———有客来,首先是装烟倒茶、请座施礼。

宋朝以来,从祖祖辈辈遗传下来的民间风俗即是有客至,必从灶额头的秋壶中倒上一碗黄亮的老鹰茶递在客人面前:“请看茶”。小康之家,则是从棕包锡壶中倒一碗早晨烧的温热茶,双手捧到 客人面前:“请!”大户人家,则用 “三件套”,看客人的等级由主人叫仆人:“上茶”“上好茶”。

主人与客人并坐,或对座、按秩序座,一人一杯,再寒暄而言他。客人饮茶时,要小口慢饮,不能一气喝干。

主人掺茶时,不能掺满,中途主人若给客人换茶,表示感情更进一步,若把茶端开,表示感情恶化,有逐客之意。

请客吃饭,饭后一杯 (碗)漱口茶,洁齿解腻。时至今日,进馆子吃饭或 火锅,入座便是一杯茶,再递菜单。

探亲访友,常以茶作馈赠礼品,既高雅又实惠。 凡入住招待所、旅馆、酒店,套房或标准间也必备有茶盘、茶盅、茶叶 (袋泡茶)、保暖瓶或电炊壶、饮水机,凉热自由掌握。

茶,在方方面面都是社交最基本的礼遇。烟择男女老幼递,茶则是男女老幼皆宜。喝茶成为时髦不分场合。 生活快节奏的今天,广大人民生活水平大提高,茶为万事之缘:到单位联系接洽谈工作,主人总是先敬上清茶一杯再谈工作。会议,无论台上台下,每人面前必放一杯茶,其间常有侍者周到服务来回至跟前续水。许多高级场面也是禁烟不禁茶水。

在四川宜宾地区,无茶不成礼,无茶不办事,茶完全渗透在人民的生活中。反映了宜宾人热情 好客、淳朴厚道的美德。主要礼俗:客来敬茶;过年过节先摆茶;正月耍灯请吃茶;中秋赏月要设茶;七月半 (中元节)要祭茶;娘家父母大寿,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摆茶;走亲访友要封茶;种田栽秧要 吃茶;八月初一花生红薯先要烧茶;请人帮忙送茶钱;扯筋撕皮 (民事纠纷)请吃讲茶;赶场遇熟 人请喝茶;腊月二十三敬灶神要贡茶;为行人施茶;新婚夜闹洞房,新娘要为客人奉茶。

茶与巴蜀人们,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的婚姻生活密切相关。如在岳池古代就有以茶做聘礼的婚俗现象。男方以茶下聘之礼称 “下茶”。女方受礼称 “受茶”。媒人上门提亲,女方献以糖茶,谓之 糖茶甜口,含美言之意。媒人说亲,若女方答应,则泡茶,煮荷包蛋招待,称 “茶食”。茶水煮的蛋 称 “茶蛋”。凡女方接受了男方茶礼之后,其婚姻便以一茶定准,不可易移。茶贯穿婚礼的始终。定亲之日,女到男家,向男方父母亲戚倒茶,先叫后双手捧杯敬茶;男方也向女方来宾敬茶,明确称 谓。新婚之夜,新娘要向全家老少及族内人倒茶相认。闹洞房前,客人争喝新娘香茶,实则观看新娘容貌。洞房里,新婚夫妇要喝交杯茶,还要以红枣、花生、桂子、龙眼泡入茶中,并拌以蔗糖招 待客人,寓意早生贵子跳龙门。小孩出生三天行 “洗三礼”的水中,必用茶叶熬水,据说可以免百病;开荤那天,必让小孩饮茶去油腻。

旧时四川西部丘陵地带的婚俗。新婚第二天,新娘拿出从娘家带来的糖果、瓜子、茶叶等,招待男方的亲友和宾客。

四川西北一带的羌族婚俗中有 “吃茶”的习俗。先是男家带着彩礼到女家,当得到女家许婚后, 男家会派人来迎亲,这时全村人都会跟着迎亲的队伍举行 “吃茶”的仪式, “吃茶”的礼仪沿着迎 亲队伍所到之处多次进行,村村吃一遍茶,寨寨都有人出来给迎亲队伍献茶和祝福。沿途茶吃够了,祝福也满载着,吃茶的人才散去。“吃茶”的人,远非女方一人或女方家及媒人几个人,而是包括了送亲、迎亲的浩浩荡荡的队伍;借助 “吃茶”的约定俗成的礼俗,沿途许多人家都在广泛宣告和热 烈祝福这一对青年男女的婚姻大事,充分体现出羌族婚俗中的群体参与的原始遗风。

四川彝族人在举行婚礼时,通常要念 《寻茶经》,新娘到夫家的第一天,饮食毕,首先要进屋煮 茶敬翁伯、婆婆、姑子和丈夫;办丧事时,要念 《茶的根源》;过年节举行各种祈福仪式时,首先要 用茶水献祭祖先和诸神;在诅咒凶邪、招魂唤魂和超度祖灵等大型仪式的安插各式天星图中,都要 安插 “茶祭坛”和 “酒祭坛”,并称祭献的贡品为 “之所拉所”,意为茶气酒气。

四川回族婚俗仪礼也离不了茶。如订婚时,男方则要备上礼物,择定吉日 (一般选在主麻日) 到女方家。男方家准备的聘礼各地不一。

西昌地区回族过去一般是板鸭、盐、茶、喜果等礼物 (16—18盘)。

阿坝州金川回族则为名贵花茶、雪花食盐各二封,意为 “山盟海誓”,金银首饰 (手 镯、戒指、耳环)为信物 (女选其中一对);上等面粉做成大馍馍 12个或 24个,并洒上红水表示喜 庆,糖果、糕点各 2封。

米易县回族的礼物是衣服、首饰、糖果、茶叶、大骟鸡、大骟羊等。女方家则以宴席热情招待。双方当着众亲属,互道 “色俩目”,表示这门婚姻已定下。女方家还要给男方家以适当的回赠礼,如女方姑娘亲自绣的手帕、袜垫等,西昌回族回赠的还有盐、茶、喜果各一盘。 双方通过这种礼节将婚事定下。

金川回族又将此称为 “过茶礼”。

西昌回族过去闹洞房流行 “闹糖 茶”。当客人吃完饭后,晚上,众客人堂屋就座,由新郎、新娘共端茶盘,敬客人和父母,此时,有 开玩笑者,则不轻易接茶,每人要向新娘出一难题,要她说一些不便当众启齿的话,或做一个滑稽 动作,或来一段 “绕口令”,彼此 “讨价还价”。有时一个难题花几十分钟,以掀起庆贺高潮。目前,“闹糖茶”大都叫新娘唱歌、跳舞。婚礼的第二天或后数日,新郎要准备礼品陪同新娘回门,也叫回娘家,看望岳父母及亲属。岳父母家也要事先做好准备,款待回家看望的女儿女婿。

西昌回族把新郎回门准备的礼物称为 “三色礼”(茶、糖、鸭或鹅),惯例先用糍巴招待女婿女儿和陪同 的亲友 (象征亲密、团结),返男家时,新娘带上一篮糍巴分送男方亲族。

重庆一些区县农村也保留着婚姻茶俗。开县的婚姻茶俗有五种:

一是下茶:男方随媒人或父母 到女方家提亲时,女方父母就叫待嫁女儿端茶敬客。女儿将茶杯按长幼依次送到来客手中,此时男方家人就乘机审视姑娘的言行、举止,姑娘也暗中打量未来的丈夫。

二是定茶:男方相中女方后, 要再次到女方家送定亲礼。此时,由待嫁闺女端茶,请男方客人品尝。男方客人喝完茶后,就用事 先准备好的红包 (里面的钱币必须是双数)作回礼,此礼物叫 “压茶瓶”。

三是新娘茶:娶亲这一 天,男方的迎亲队伍来到女方家时,女方家要请吃 “茶叶蛋”。男方举办婚宴之后,新郎新娘在媒人 或父母的陪同下,捧着装有糖果茶水的茶盘敬请来客,来客吃完茶就将红包置于茶盘中。

四是合茶: 结婚当晚,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后,双方要互敬一杯茶,此茶叫 “交杯茶”。

五是谢恩茶:新婚第二天早上,新郎新娘要给父母敬茶谢恩。

重庆永川的婚姻茶俗有五种:

一是订婚茶:订婚时,男方要赠送女方“一桌茶”(包括茶叶和糖果),女方带回家后,摆放在桌子上,请亲朋好友及邻居到家吃糖品茶。

二是回门茶:婚后第二天, 小夫妻要回娘家,返回时,娘家同样要给一桌 “打发茶”。新郎新娘回家后,同订婚时的礼节一样, 请亲朋好友到家吃茶。

三是满十茶:家中老人满十过生,小辈们送人情的时候,还要送茶,桌数不 等。

四是上门茶:不管男方还是女方父母,第一次拜访亲家,都要送一桌茶,以示礼节。

五是送茶蛋:茶蛋的制作方法是,首先将茶叶适量放于锅中加水煎煮,待水成金黄色后,再加食盐少许,然后将新鲜鸡蛋数个放于锅中,再煮少时,待蛋熟透。这样制作出来的茶蛋色泽金黄、茶香四溢、食之可口。如遇新人远行,便以茶蛋相送,一来可解途中饥饿,二来是取茶蛋金黄、圆满之意,祝其旅途平安,来年富贵发财。

重庆的土家族有结婚送 “喜茶钱”的习俗。土家族青年结婚要闹房三天,在新婚第二天早晨, 新娘要端着茶盘,由新郎引着向前来贺喜的亲友及长辈敬茶。此时,受茶的长辈要赠送 “喜茶钱”。

茶叶在藏族地区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不可一日或无”的日常食品。民间风俗把茶叶视为上等 礼品,在婚丧嫁娶等各种典礼中,其他的东西可以缺少,而茶叶视为必备之物。《

西藏图考》在描述 藏族举行婚礼时述 “仍以茶叶、衣服、金银、牛羊肉若干为聘焉。”新娘在出嫁前,“以茶、酒、米、 粥与,”,迎亲到男家后,“各不行礼,扶女与婿坐,饮以茶、酒。”新婚次日, “男女父母及亲友, 俱华服,顶戴哈达,拥新婿、新妇绕街游,凡至亲戚门,不延入,惟以茶酒饮之”。在婚礼的若干程序中,均必须以茶、酒为饮,说明具重茶的风俗。

20世纪80年代前,一般城市居民的婚礼上除宴请男女双方至亲好友外,实行喜事新办,宾客前来祝贺,只泡清茶一杯,摆糖果、瓜子等几种茶点招待,既节约又热闹亲切。

四川农村薅秧有送茶送酒送盐蛋的习俗。昔日桥头、路边、凉亭有乐善好施者,免费为过路人 供应茶水。

“吃讲茶”习俗在四川许多地方也很盛行,解决纠纷、评理、判定是非而到茶馆里去喝茶。发生纠纷的双方请有面子或有实力的人在茶馆里为双方调解或评理,被评为输理的一方付全部茶钱。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巴蜀茶的故事(巴蜀地区是中国茶产业及茶文化的摇篮和发祥地)链接:http://www.esxun.cn/news/71730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