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湿气重怎样快速调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3-28 17:01:29
导读

中医说,千寒易去,一湿难除。湿气是非常难缠的,遇热就变成湿热,遇寒就变成寒湿,遇风又变成风湿,总之就是非常狡猾。至于为什么祛湿难,除了大家的日常习惯难改,还有个关键因素,就是大家搞错了方向。湿气重的根源是脾虚,因为脾是负责运化体内水液的,一旦脾虚,运化无力,多余水湿就会聚集在体内。所以如果你一直祛湿,却不健脾,那永远祛除不完,因为你前脚祛湿,后脚却一直在新产生。我们先来讲讲,湿气重有哪些表现。

中医说,千寒易去,一湿难除。湿气是非常难缠的,遇热就变成湿热,遇寒就变成寒湿,遇风又变成风湿,总之就是非常狡猾。至于为什么祛湿难,除了大家的日常习惯难改,还有个关键因素,就是大家搞错了方向。

湿气重的根源是脾虚,因为脾是负责运化体内水液的,一旦脾虚,运化无力,多余水湿就会聚集在体内。所以如果你一直祛湿,却不健脾,那永远祛除不完,因为你前脚祛湿,后脚却一直在新产生。

我们先来讲讲,湿气重有哪些表现。

1.湿在表皮:脸像抹了油,经常长湿疹

《素问》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健康的人,水湿运化良好,身体干爽,一旦脾虚,水湿处理变差,黏腻的湿气就会在肌肤停聚,导致脸和头皮爱出油、长痘,身上长湿疹。

此时,湿气重往往由嗜吃肥腻、辛辣、生冷,伤了脾胃引起,程度最浅,也最普遍。只需要调理饮食,补养脾胃就可调理好。如果程度加重,湿在筋骨生根,就很难拔除了。

2.湿入筋骨:身子虚胖、疲乏、头晕、精神差

湿气进入筋骨,是脾虚严重,水湿运化失常的标志。水湿停聚造成湿胖,浑身黏腻乏力,精神也不好,睡一觉不但没有恢复精力,还觉得头晕脑胀。

湿气到了筋骨,祛除难度特别大,不但需要及时补脾,还需要祛积累在筋骨的湿气。很多人的虚胖了几十年,就是湿气难祛。但此时脏腑情况还好,如果湿入脏腑,就伤身体根基了。

3.湿侵脏腑:湿气缠腻脏腑,体弱多病

湿气进入脏腑,说明脾的水湿防线已经失守,湿邪在脏腑横行破坏,彻底拖垮身体。

湿淤积在肺,则肺金失养,容易感冒咳嗽。湿气入肝,肝气纾解困难,就容易肝炎。脾湿气重,身体的消化系统就被破坏,脾胃虚寒,肠道湿气淤塞,导致胃胀胃痛和久泄。

身体的湿气源于脾虚,而脾虚非一日之寒,需要长时间补养。药食同源的食疗方性子平和,可以逐渐把脾胃养起来,在这方面,八珍糕就是一个代表性的方子。

健脾八珍糕:专补脾胃,利水祛湿

八珍糕有八种主要材料,包括:茯苓、薏米、山药、山楂、莲子、麦芽、芡实和白扁豆。

其中,茯苓和薏米都能健脾祛湿,但具体作用又有不同。茯苓补脾泄湿,是祛湿升脾阳,推动脾气向上升清。薏米健脾利水、清热排脓,性子向下走。两者一上一下,一起用力,就能把湿气排出去,把底子打好,滋补才会有效果。

山楂和麦芽行气活血、消食化积。湿气祛除后,就要逐步节约脾胃积累的积食问题,减轻脾的负担,为后续的补养铺路。

芡实有收涩的作用,常用于健脾除湿、涩肠止泻,主要作用是修复因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修复肠道吸收功能,益肾固精,补益身体元气。

白扁豆健脾胃,提振食欲,同时对脾气升清和胃气降浊有修复作用,常用于消化不良,腹胀腹痛。

山药和莲子补虚劳、补气,脾胃虚弱时,已经被不断虚耗,及时调理了诸多问题,也还需要不断补益元气。山药主补虚,莲子主补气,两者搭配,能有效补脾胃。

整个搭配升降有序,配合有力,让八珍糕补脾胃,去湿气,能切中要害,作用渐次推进。这也是八珍糕能成为明清两朝御方的根本原因。

清朝御医们评价八珍糕:不寒不热,平和温补之方,扶养脾胃为主,屡有奇效。

乾隆皇帝从40多岁开始吃八珍糕健脾除湿,吃到80多岁,活了89岁,成为寿命最长的皇帝。这也印证了发明八珍糕的明朝御医陈实功对八珍糕的评价:服至百日,轻身耐老,壮助元阳,培养脾胃,妙难尽述。

做法:八种材料等份,打成细粉。这些材料直接吃口感不好,就需要加入大米粉、蜂蜜,再用温水和面,做成糕或丸子,蒸熟后软糯香甜,八珍糕就可以开动了。

因为是食补,所以需要慢慢养,成人每天3到5块,约一个月,脾胃就能补起来,湿气也少了,身体就清爽很多。特别提醒,孕妇不能吃。

脾虚湿气重的朋友,真心可以做了吃吃看,不方便做的,也可以吃成品。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湿气重怎样快速调理?链接:http://www.esxun.cn/news/64253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