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西安正改进服务保障不及时不到位情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1-04 09:39:39
导读

1月2日,市民在西安市新城区排队进行核酸检测。近期,西安市通过多轮核酸筛查,实现病例的早发现。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明庭贵正在家里做饭。近日明庭贵免费为81个租客做饭的故事引发关注,他说:“做饭是我的一点心意,希望大家能共渡难关”。受访者供图德善厨房的志愿者们正在准备爱心餐。德善厨房创办人许凯说,他也想尽己

1月2日,市民在西安市新城区排队进行核酸检测。近期,西安市通过多轮核酸筛查,实现病例的早发现。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明庭贵正在家里做饭。近日明庭贵免费为81个租客做饭的故事引发关注,他说:“做饭是我的一点心意,希望大家能共渡难关”。受访者供图

德善厨房的志愿者们正在准备爱心餐。德善厨房创办人许凯说,他也想尽己所能为抗疫贡献一份力量。 受访者供图

1月3日,西安通报,在落实集中隔离任务的具体工作中,确实存在个别专班组建紧急、准备工作不够等问题,对由此产生服务保障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相关部门正在加紧改进。本轮疫情西安已累计确诊1663例,治愈转隔离康复17例。雁塔区长延堡街道、莲湖区桃园路街道西安航空学院调为高风险地区。

已累计确诊1663例其中危重型5例、重型16例

1月3日下午,西安市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1月2日0时-24时,西安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0例,均为轻型。从发现方式看,隔离管控中发现80例、封控区中发现10例。

2021年12月9日0时-2022年1月2日24时,西安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663例。目前,所有病例均已转运到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发布会上介绍,本轮疫情已治愈17人,均转入西安秦皇医院接受健康监测、隔离康复。现有1646例确诊病例以轻症和普通型为主,其中危重型5例、重型16例。

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力量,陕西省人民医院作为后备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医院,已完成全部准备工作。同时,抽调西北妇女儿童医院16名医生、50名护士,组建1支儿科医疗队,支援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长安区医院,全力做好儿童患者救治工作。目前在院患者病情平稳。

1月3日起,雁塔区长延堡街道、莲湖区桃园路街道西安航空学院调为高风险地区。高新区五星街道、高新区细柳街道、莲湖区桃园路街道、未央区徐家湾街道、鄠邑区五竹街道、浐灞生态区御锦城社区、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斗门街道调为中风险地区。

调整后,西安共有高风险地区3个,中风险地区64个。

雁塔区多方面加强居民生活服务保障

会上介绍,截至1日17时,西安雁塔区从周边省市紧急调运蔬菜3400余吨,配送蔬菜56万份,保障辖区群众基本蔬菜需求。

同时,全力以赴保障生活必需品价格稳定、质量安全和市场供应,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市场稳定。

全面评估、严格甄选开业零售药店,目前开业药店59家,基本覆盖辖区各街道。同时,通过工作人员代购药店配送等方式建立安全有效的购买渠道,保障群众用药需求。

此外,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组建一支临时医疗队,配置急救箱及核酸采样物资,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前提下,为辖区居民提供基本诊疗服务、居家护理延伸服务以及上门送药等服务。

建立社区医疗救助微信群,开通热线电话,协调调度120救护车,为就医群众提供接送服务。2021年12月11日以来,共转运患者1837人次。

针对有市民群众反映个别集中隔离点服务保障不完善的问题,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1月3日16时,投入使用集中隔离点387个,集中隔离人员39473人,启用房间41838间。在落实集中隔离任务的具体工作中,确实存在个别专班组建紧急、准备工作不够等问题,对由此产生服务保障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相关部门正在加紧改进。

雁塔区、高新区开展全域核酸筛查

相关负责人在会上通报,1月2日9时-3日6时,西安上一轮核酸筛查累计采样743.8万人。

从1月3日9时起,西安启动了新一轮重点区域核酸筛查工作。重点突出2个时间点和3个筛查范围:

1月3日9时起,对雁塔区、高新区开展全域核酸筛查。

1月3日13时起,对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未央区、长安区、鄠邑区、西咸新区、灞桥区、国际港务区、曲江新区10个区县,自2021年12月26日以来出现过病例的小区和区域内所有封控区,开展核酸筛查。

1月3日13时起,对莲湖区、未央区、长安区、灞桥区、鄠邑区、阎良区、西咸新区、航天基地的城中村,开展核酸筛查。

本轮核酸筛查,安排下沉干部和城中村工作人员逐户敲门,摸清人员底数,组织引导市民分批分时参加核酸筛查,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相关负责人提醒住在中低楼层、身体健康的市民,下楼时,优先选择走楼梯通道,把电梯留给老人、幼儿以及高楼层的邻居们。乘坐电梯时要保持距离,有序排队,不拥挤、不扎堆。采样结束后,最好换戴备用口罩,将废弃口罩投入指定垃圾箱内,立即回家,回家后先洗手或手消毒。

■ 特写

西安“房东”给81个租客免费做饭

“一点心意 希望大家共渡难关”

近日,西安“房东”明庭贵给81个租客免费做饭,引发关注。

明庭贵说,租客大多是来考研和实习的学生,疫情突如其来,很多租客被困在了西安,只能靠泡面和零食度日。为了让学生租客每天都能吃上一顿热气腾腾的饭菜,明庭贵一家人齐上阵,已经怀孕五个多月的妻子也主动帮忙做饭,让租客免费领取。

有租客要给明庭贵钱,都被他拒绝了,“一开始给大家做饭就没想收钱,做饭是我的一点心意,希望大家能共渡难关。”

新京报记者 彭镜陶

“不忍心他们天天吃泡面”

新京报:怎么想到要给租客们免费做饭的?

明庭贵:我出租的这些房子位于小寨,是雁塔区的一个商圈,交通方便,所以我的租客们大多数是来考研和实习的学生。这些学生有的不会做饭,有的来租房子时没带厨具,只能天天靠泡面和零食度日。我心疼这些学生,希望他们也能吃到新鲜的饭菜,于是我就决定免费给他们做饭,至少让他们每天能吃上一顿现做的饭菜。

新京报:什么时候开始免费做饭的?

明庭贵:去年12月27日,我在租客群里征求大家的意见,大家都很赞成,我就让想吃的学生在群里预约。

新京报:具体怎么实施?

明庭贵:我家四口人,除了我的孩子还小帮不上忙,其他三个人齐上阵。早上九点多我母亲开始准备菜。每天除了去做核酸检测,其他时间都在做饭。我家住一楼,下午五点左右,我把厨房窗户的防护网拉开,每隔几分钟就有学生下楼到我家厨房窗户外面取饭。我家用的锅太小,没法一口气做大锅饭,只好让孩子们轮流来取饭,饭菜会一直供应到晚八点左右。现在每天有四十多个学生来取饭。

新京报:这些天都做了哪些菜?

明庭贵:第一天做了锅盔馍,第二天做了煎饼,里面夹着土豆丝,还做了一道尖椒土豆丝,第三天做了红豆稀饭,炒了土豆丝,这些都是我们陕西当地的特色菜。

想办法每次多采购一些菜

新京报:给这么多人做饭,买菜有没有遇到困难?

明庭贵:之前我家里囤了很多食材,现在我想办法每次多采购一些菜。12月27日,社区帮业主们运来了一批菜,我等其他业主都买完了,再把剩下的菜都买下来,其中有几十袋面、几十桶油。这一批菜现在已经快被吃完了。房客将我做菜的视频拍下来发到网上后受到很多人关注、帮助,现在社区也主动帮我们采购食物。

新京报:家人是何态度?

明庭贵:我家人非常支持,我太太已经怀孕五个多月了,但是她还是坚持和我一起给大家做饭。我们都有热饭吃,不能抛下学生们。

新京报:租客们吃到新鲜饭菜后是什么心情?

明庭贵:学生们特别开心,他们都已经吃了三四天泡面了。有学生想给钱,还有家长要来感谢,我都拒绝了。一开始就没想收钱,做饭是我的一点心意。

新京报:有网友说你有81个租客,所以很富裕,对此你怎么看?

明庭贵:我要澄清一下,这些出租的房子不全都是我的。我所在小区的很多业主信任我,他们不在我们小区住了,把房子出租,我帮忙代管。这些房子大多是学生合租,一套房子住几个人,所以也没有那么多房子。我有自己的工作。

新京报:这次疫情你有什么体会?

明庭贵:西安疫情突如其来,我很担忧我的租客和其他市民,希望大家可以齐心协力做好防控,度过西安最艰难的时期。学生们也有想回家的,我建议他们不要走,现在回家一路风险多,对家人也不好,不如先待在西安,我们一起共渡难关。

每天送出千余份爱心餐的“德善厨房”

“想让大家感到西安城的温暖”

“只要我们给一线防疫人员做饭,你们就过来领,不要不好意思。”近日,一段暖心视频在网络上热传。在陕西省肿瘤医院对面的德善爱心共享厨房院子里,寻觅商店途经此处的考研生,意外领到了热乎乎的饭菜、苹果和挂面。

近日,新京报记者联系到德善厨房创办人许凯。出生于陕西渭南的许凯在西安生活了十几年。他也想尽己所能为抗疫贡献一份力量,“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他们吃口热乎的饭菜,让他们感觉到西安城的温暖。”

新京报记者 郭懿萌

每天送出1000余份爱心餐

新京报:网上流传的视频是谁拍摄的?

许凯:视频是德善厨房的志愿者拍摄、陌生人发布的。前段时间,有两个学生来想买点饭吃。一份饭没有多少钱,我让他们拿去吃就行。他们老师看到视频后找到我,问我能不能固定给孩子们提供一些饭,我现在每天给他们送20多份饭。

新京报:什么时候开始做爱心餐?

许凯:西安出现疫情之后,我第一时间找到疫情防控指挥部办理了人员和车辆的出入证,去年12月27日开始送爱心餐,今天是送的第7天了。

现在我们有20多位志愿者、10辆车,每天送出1000多份的爱心餐。这些爱心餐送给三类人:全国各地支援西安的救护车司机;给社区做核酸采样的医护人员;在附近看病滞留的患者,我们能帮就帮。

西安封控前就有志愿者专门赶来支援

新京报:志愿者都是从哪来的?

许凯:一些是西安本地人,一些来自陕西其他城市,还有一位来自湖北。外地志愿者都是封控前专门开车来支援西安的,来德善厨房之前,也在西安别的地方做志愿者。

有七八个志愿者是专业的厨师或帮厨,还有各行各业的,比如修路的、卖汽车零件的、卖房的。有一位志愿者的手曾被烧伤,每根手指几乎只剩下最后一个关节,但是依旧来给大家做饭。

新京报:这几天都做了什么菜?

许凯:冬天了,我们会做一些热乎的,比如烩菜、烩面片、麻什。

新京报:现在每天的花费是多少?

许凯:本来预算是一天3000元,后来发现不够,每天差不多要花费5000元至6000元,都是我自掏腰包来支付的,等疫情结束后我要去努力赚钱。现在很多人会给我们捐菜。因为是爱心餐,我不会接受捐款。

“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他们吃口热乎饭菜”

新京报:这次疫情,你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许凯:我还没开始做爱心餐的时候,就看到大街上全国各地牌照的救护车,他们负责把大家的核酸样本拉到实验室化验。有一位来自东北的救护车司机告诉我,他开了27个小时才开到西安。这么冷的天,他们离开家,冒着风险来到这里,让我很敬佩。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他们吃口热乎的饭菜,让他们感觉到西安城的温暖。

新京报:在这次疫情中,有没有令你触动的时刻?

许凯:去年12月28日,我接到了一位来自武汉的陌生人的电话。知道我们最近在给一线人员免费送餐,他和其他爱心人士想给德善厨房送防疫物资。之后,他连夜从武汉出发,开了10多个小时的车,30日凌晨赶到了西安,由于只能开到高速路口,所以我们在那里碰头。

物资搬运完,他又匆忙掉头开车返回武汉,他说,要从武汉再拉一批物资来西安支援。短短的15分钟,虽然我连他长啥样都不知道,但还是能感觉到力量——中国人的力量,爱的力量。

A12-A13版文字/据央视新闻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西安正改进服务保障不及时不到位情况链接:http://www.esxun.cn/news/6381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