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保德碗托哪家好吃(保德县碗托哪家最好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3-04 10:06:00
导读

刘宝民 2021-04-18第一章 缘 起‬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①庚子年春,受困于疫,足不出户,睡意沉酣,光天化日,遗一梦焉,亦真亦幻,亦庄亦谐,录以备忘。话说,康熙三十六年二月,为彻底剿灭对新生满清王朝构成威胁的噶尔丹部,康熙帝第三次御驾亲征。二月廿七入境保德,翌日大军抵达州城,山西巡抚倭伦、保德知州唐文德率众迎銮,康熙帝下榻生员陈士宣家。早有专员通

刘宝民 2021-04-18

第一章 缘 起‬

二月饶睡昏昏然,

不独夜短昼分眠。

桃花气暖眼自醉,

春渚日落梦相牵。①

庚子年春,受困于疫,足不出户,睡意沉酣,光天化日,遗一梦焉,亦真亦幻,亦庄亦谐,录以备忘。

话说,康熙三十六年二月,为彻底剿灭对新生满清王朝构成威胁的噶尔丹部,康熙帝第三次御驾亲征。二月廿七入境保德,翌日大军抵达州城,山西巡抚倭伦、保德知州唐文德率众迎銮,康熙帝下榻生员陈士宣家。

早有专员通知后厨升火,结果,一白案师傅因过度紧张掉了链子——和面准备做荞麦面圪饦儿时加水过多,所有储备面粉垫进去仍无济于事。这可真是吃上沙子屙碌碡——拉下圪蛋咧!

见众人六神无主、慌作一团的样子,主厨“盖山西”反倒出奇的冷静下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咱们干脆来它个死马当作活马医,将这一大盆稀汤装碗上笼蒸算了!

只隔了一袋烟的功夫,厨房内突然异香渐浓沁人心脾,“盖山西”日慌打忙凑近蒸锅,继续耐着性子等了约莫一刻钟,然后小心翼翼揭起沉甸甸的锅盖。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嫩若雪肌、滑如凝脂的一笼尤物赫然耸现。出锅晾冷佐以调料品尝,更觉既韧且尖、爽滑Q弹,妙不可言。

众人的那个心情啊,犹如“背上媳妇过独木桥——惊喜交加!”该给这道美食起个大名了,“盖山西”眉头一皱、拍案而起:碗托儿!

在随后几天的时间里,令知州唐文德等人大跌眼镜的是,康熙对长期占据保德美食排行榜NO.1的油糕粉汤,屡屡面有难色、啧有烦言,对另外两款名不见经传的吃水却是青眼有加、赞不绝口。

一款是油煮豆腐、山药圪蛋、宽板粉条子、黑肉烩酸菜,另一款便是瞎打误撞、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碗托儿。

据唐文德等人私下揣测,前者可能勾起康熙对龙兴之地的眷恋之情(画外音:“翠花,上酸菜!”②)。至于后者么,大家面面相觑始终百思不得其解。

三月初一巳刻,康熙帝大驾起跸,“赐陈士宣白金十两,知州唐文德御书一幅。由南关出,至康家滩渡河,合州官民送至河滨,儿童争挽上船,上大悦,各赐银有差,少顷过河,结营府谷。

念及“盖山西”的临危不乱、出奇制胜,陈士宣特将一半赏钱拱手相让。

再说,康熙帝平叛功成班师回朝,立即召“盖山西”携保德荞麦进京。然鹅,“盖山西”穷尽一切办法,也无法做出称心可意的碗托儿。经御膳房多位专家会诊,问题主要出在水上。康熙帝闻讯憾而无怨,赏“盖山西”黄马褂一件,恩准其衣锦还乡。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在之后数百年的时间里,随着生产加工技术臻于至善,碗托儿在味蕾世界里转盼流光声名鹊起,几至成为吾堂堂保德州的代名词。

正所谓:

玉液琼浆塑形容,

冰肌柔骨足销魂。

圣祖倘不西征去,

林涛何处觅仙踪?

备注:①唐·杜甫《昼梦》。②引自歌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第二章 雅 韵

碗托儿的主要原料是荞麦面。

荞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具有耐寒、抗贫瘠、生长期短等特点。不过,历史上因其产量特别低,一般只会在遭遇严重自然灾害时,才会选择大面积补种。更多时候,荞麦种子是被人随手撒到荒坡野地里,任其自生自灭。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荞麦除了富含淀粉、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矿物质外,还含有一种稀有营养物质——芦丁。芦丁具有平稳血糖、降低血压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另外,荞麦的叶、茎、花、籽实等还可加工成茶,对促进细胞再生、美容养颜等有特殊功效。

由是,荞麦在农业生产领域的角色,也从过去着重救荒的“替补队员”,升格为附加值极高的“主力前锋”。而且经过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良,亩产也由过去的二三十斤提高到二三百斤。据悉,目前我国荞麦种植面积逾100万公顷,总产量仅次于俄罗斯,居全球第二。

尽管身价已然数倍于传统大秋作物,但荞麦依旧不改昔日谦恭低调的作派。谓予不信?我带你圪蹴到对坝坝的圪墚墚上瞭上一瞭:玉稻黍(玉米)仰仗腰间别着几个带缨子的狼牙棒,气宇轩昂威风凛凛;稻黍(高粱)凭借那张娘生胎里带的关公脸,顾盼自雄笑傲时稼;就连矮了它们多半截的谷子,自恃脑门顶上一段黄澄澄沉甸甸的狼尾巴,也在那里腰打二晃自鸣得意。

而荞麦呢?照样把自己混同于知名或不知名的山花野草,只有近得前来,方能领略到其卓尔不群的风采:高挑修长的身材宛若正在走秀的名模,头顶上的花环由数片碧叶与伞房状炫白色花朵编织而成,间有三五只蜜蜂或蝴蝶翩然穿过,簇簇果实便耳环胸珮般窸窣作响。这些果实均呈三棱锥宝石状,进入成熟期颜色由绿转褐。

显然,荞麦不仅具有优质的生物基因,而且兼备出色的文化基因。还有呢!

“田翁独归处,荞麦露花深。”①“日暮飞鸦集,满山荞麦花。”②“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③“寒风萧萧凋榉柳,暖日晖晖秀荞麦。”④唐宋诗词大家咏荞麦者不在少数,各地以荞麦作借喻的民歌更是多如牛毛。“荞麦开花一片片白,单爱哥哥那好人才。”“挽倒荞麦挣把把,缘分对了咱处在一打打。”“荞麦皮皮架墙墙儿飞,听到咳嗽肯定是个你。”……

咱保德民歌越发里有创意:“荞麦三棱子尖又尖,妹子长得双毛眼眼。毛眼眼花来嘴唇唇红,走起路来㞘(音du)子拧。”另外,棱角分明的荞麦,不光爱得心直口快,而且憎得当面掺水⑤。譬如:“荞麦面圪饦儿肉臊子,狼吃媒人吃上害痘子。”“种上荞麦上来豌豆——灰得没棱子咧。”

备注:①唐·储嗣宗《村月》。②唐·温庭筠《题卢处士山居》。③唐·白居易《村夜》。④宋·陆游《秋日村舍》。⑤当面掺水。不留情面的意思。当,读四声。

第三章 化 境

俗话说,好事多磨,意指好事情在达到成功前,难免会遇到太多的困难和挫折。如果借用此一成语来形容荞麦加工,那也是绱鞋不用锥子——针(真)好!昔日在没有电力机械设备的情况下,荞麦从脱皮到加工成面粉,主要通过石磨来完成。脱皮后的荞麦仁,一般要上磨碨三次,每次碨出来的面粉都要经箩子筛选后分置,顺序称作头遍、二遍和三遍荞面。

其中头遍荞面亦称上荞面,专门用来做碗托儿。据信,现如今有些比较讲究的商户,还在采用石磨加工的古法,以避免机器高温对面粉质量造成干扰。

进入碗托儿加工环节,工序主要包括和面、搋糊、上锅蒸等。第一步,将荞面加水进行长时间揉合。第二步,在和好的面里兑入食盐和水,然后用勺反复搋搅至糊状。第三步,将糊状物舀入浅口碗内上火蒸半小时,期间需多次揭锅搅拌防止沉淀。

这样蒸出来的叫素碗托儿,出锅前在碗托儿表面撒上去猪肉末,那样蒸出来的叫肉碗托儿。以上工序说起来并不复杂,但实际操作过程中说节不少,稍有不慎就会功亏一篑。

必须指出,上面提及的蒸碗托儿用碗,碗口直径约四五寸,碗高仅寸余。这样的尺寸绝非商户偷奸耍滑的故意,而是蒸出最佳品质碗托儿的黄金尺寸,也是碗托儿保持傲娇形体的理想参数。改变碗的尺寸形状,不仅会影响到碗托儿的美感,更会影响到碗托儿的口感。

红花尚需绿叶扶。在上笼蒸碗托儿的当儿,勾兑浇头的活计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里所说的浇头保德人习惯称作“醋蒜”,其实内里不仅有醋、蒜,还有咸盐、干姜、胡麻油等,其中的组份比例同样说节不少。

蒸好的碗托儿,表面纹路呈涟漪状,整体肤色呈粉白微青,看似吹弹可破,实则柔韧如簧。令人称奇的还有,同样的荞面、同样的师傅、同样的做法,若是在保德以外的任何地方加工制作,几无胜算。即使是一衣带水的陕西府谷,亦望河兴叹。“盖山西”之魔咒至今无人打破。

令人费解的还有,保德地面上,恁什么样的好吃水,都很难做到让所有人满意,流行的说法是“众口难调”,唯独碗托儿君不信这个邪:百姓呼朋唤友,县署接客宴宾,一视同仁,从不缺“席”。

是该到了与“非我族类”撇清关系的时候了。每次看到有人把碗团、碗坨、碗秃、碗脱等与碗托儿混为一谈,本人都至少有一百零一个不服。冒昧的讲,如果拿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作比喻,它们在做法、口感和品相等方面,跟碗托儿连个叔伯姊妹都攀不上,顶彻了也就算个远房姑舅两姨啥的。不过,遵循胳膊肘不能往外拐的古训,产自保德的“耿二碗团”当属例外。

第四章 情 思

往每常家,卖碗托儿的摊点主要集中在保德的大栅栏——“市场圪泊”内外,市场圪泊大体位于今梅花路东东鑫商厦一带。摊点标配为一张高四五十公分的长条桌,以及两三条尺数高的长凳。待售的碗托儿被整齐码放在柳条编织的笸箩里,那边的陶瓷罐里装的是醋蒜,这边的罐头瓶内插的是四五寸长的竹签。讲究一点的摊主,还会腰系白围裙、头戴白帽子,显清爽,特招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东关街上马龙飞家的碗托儿有口皆碑。究竟怎么个好法?反正,老爷子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再说,一旦发现有食客落座,摊主便会操起称手的小刀,麻利地将碗托儿从碗里旋出。然后,将碗托儿卡在手上不无显摆地来回抖动。接着,举高掉个儿的碗托儿奋不顾身朝碗里扑去,伴随着&34;的一声灵响,碗托儿与碗完成第二次亲密接触。说时迟那时快,碗托儿已被小刀划成若干方块。当醋蒜撩浇到光不留丢的碗托儿表面时,摊主的嘴角顿时流露出不加掩饰的得意。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天衣无缝。既有金属与陶瓷的交响,又有刚劲与柔韧的互动,还有辛辣与回甘的对冲。

还愣着干么?拿竹签呀——开吃!

补充一下,有摊主最怕遇到口吃的人,张嘴问他“吃呀是?”回答倒挺及时:“吃——”。你这厢全套流程悉数走完,他那厢方才蹦出来“——不起”两字。瞬间,两人尴尬得不要不要的。这样的桥段俺只听说。

冬天到了,卖碗托儿的会带洋炉子出来,当碗托儿被置于抹了油的饼兀子上后,伴随着阵阵滋滋作响的声音,碗托儿表面被款款儿镀上一层诱人的金黄色,一股股奇香更是肆无忌惮地弥漫开来。即便是矜持指数居高不下的知性女士,也会不由自主地减少眼球转动的次数、增加鼻翼翕动的频率,乖乖儿地当一回碗托儿君的俘虏。

想当年,时不时会有大人领一哨人马到市场圪泊吃碗托儿。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生多生少放任自流,多数家庭都有三个以上孩子。尽管每个碗托儿也就卖毛数八分钱,但一人吃一个是不可能滴,两个人吃一个也是不可能滴,集体共享一个倒是比较现实滴。狼多肉少,欲壑难填,难免来时手舞足蹈,去时没精打采。

那年月,偶尔也有一垛俩碗托儿吃的汉子,那绝对称得上众人眼中的土豪。“虽然别人看我是大款,但你知道我也好难,毕竟身后一排饭碗。”①间或也有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到碗托儿摊子前暗送秋天的菠菜。“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碗托儿相许。”②

至于我等乳臭未干的猴小子,定猛地也会咬咬牙拿出皱巴巴的压岁钱,跟最铁的哥儿们搭伙吃个碗托儿。“什么叫兄弟?什么叫义气?我们的情义不能被随便代替,除了你没人懂得我们的脾气。”③

味蕾是有记忆的。有一次长途跋涉回到家乡,竟身不由己地拖着行李箱直奔河滨市场。干啥?这不明知故问嘛?!口说无凭,有诗为证:

未及斯文细品咂,

大快朵颐轻取两。

此物设若论高下,

林涛古寨上上佳。

备注:①引自歌曲《我是大款》。②改编自元好问《雁丘词》。③引自歌曲《什么叫兄弟》。

第五章 静 悟

人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可保德愣是在短短三百多年时间里,实现了民性的乾坤大挪移。此话怎讲?

历史上,保德民性一度着实让人汗颜:刚强好胜,喜欢饮酒,稍有不合,轻则日决捣大,重则拳脚相向。列位乡党请别忙着朝俺拍砖,实在是康熙版《保德州志》①写得明白:“民性刚好强,喜饮居平。少不相得,辄诟詈,攘臂相斗。”不过,1990年版《保德县志》“民性”变脸为:性刚好强,待人耿直,崇尚温良,通情达理,饶有古风。

不才以为,承续了荞麦不俗生物与文化基因的碗托儿,以自己的柔韧薄凉之躯,为促成保德民性巨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吃饭吃米,说话说理。根据之一:碗托儿君春夏秋冬咸宜、主食零食均可、冷热煎炒俱适的特质,赋予了保德人能屈能伸、随遇而安的积极心理暗示。关于这一点,自然是不消多说的。

这根据之二么,尤为重要:当所有成形的块状物被悉数笑纳后,继续用竹签将碗沿上粘连的碎屑捋下来,然后连同剩余醋蒜充分摇匀一饮而尽。当碗托儿与醋蒜的微粒,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冲进口腔,各种各样的花式撞击会瞬间引爆颅内高潮迭起。

数分钟内,鲜有人不对牛顿发现的地心引力产生质疑。之后大半天甚至一整天里,集各种舒坦于一身的你,头脑会清醒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千方百计想要发懵都难,百计千方想要冲动都难。

是该将碗托儿君以上潜在神奇功效,推而广之造福于普罗大众了。举“栗”说明:凡因头脑一时发热导致夫妻不睦、邻里失和、朋友生隙者,不妨相约到碗托儿摊子前调和调和。至于哪位老板谈生意或签合同,一时感觉拿捏不准称盘不住,最好踅(音学)摸到碗托儿摊子上定心定心。

强调两个务必:一是务必满满当当多撩上一勺子醋蒜;二是务必大大方方做一回净碗将军。另外,万一一个碗托儿没有解决问题,那就趁热打铁再来一个。

唉!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幸好我们还有碗托儿。

基于对碗托儿社会文化功能的自信,以及现代科学对碗托儿生产技术的加持,在下觉得,碗托儿走进国宴、国际谈判等重大场合也只是时间问题。不信您思谋思谋:各国首脑在会晤、谈判前吃了咱的碗托儿,由于头脑始终保持倍儿清醒的状态,或可稀释贸易纠纷导致的严重对立,减少一拍两散的可能;或可迟滞边境摩擦引发的迎头相撞,增加化干戈为玉帛的几率。

回过头来看,在无可避免的死生对决前,康熙帝何以对碗托儿厚爱三分,答案是不是也已经浮出水面?

凡事预则立。

为给碗托儿登上大雅之堂造势,咱有必要提前做一些开创性的基础工作。比如从全球化视野出发,给它起个叫得响的洋名儿。为此,我曾虚心请教过一位“英语通”,她给出的解决方案是:“Buckwheat pudding”,意为“荞麦布丁”。这一表述的权威性毋庸置疑,但总觉得中国人叫起来有点圪憭。于是,私下里努筋拔力捏撮出个:“Chinese wantuoer”。“OK!”“英语通”秒回。

再比如,博采众长提升碗托儿的文化品味。愚身边有很多广东潮汕地区的朋友,他们生生把喝一盅茶整得比吃一桌满汉全席讲究都多,并美名其曰“功夫茶艺”:纳茶——“乌龙入宫”,冲茶——“玉液回壶”,执壶循环斟茶——“关公巡城”,剩余茶汤以点滴形式分注于杯——“韩信点兵”……

依样画葫芦,本人也编排出个“功夫托儿艺”1.0版出来:碗托儿从碗里剥离出来——“骨肉分离”;碗托儿卡在手中晃动——“精神抖擞”;碗托儿被举高扣向碗里——“明镜高悬”“一掷‘千金’”;碗托儿落碗并发出响声——“骨肉团圆”“天使之吻”;持刀划开碗托儿——“单刀赴会”“志在四方”;醋蒜撩浇到碗托儿表面——“淋漓尽致”;拿竹签享用碗托儿——“张良借箸”②;吃碗托儿到涓滴不剩——“尽善尽美”。

当与不当,权当抛砖引玉罢了。

备注:①康熙版《保德州志》,主要编纂者为无锡人殷梦高。②张良借箸。张良,西汉时刘邦的谋臣。箸,筷子。张良借刘邦的筷子为其解析成就霸业的方略。

第六章 寄 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敞开肚皮吃碗托儿,早已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奢望。对于众多“托儿粉”而言,每天的某个特定时分,不是在吃碗托儿就是在准备吃碗托儿的路上。难能可贵的是,部分“老司机”还将丰富的实战经验,转化为经典的碗托儿食用攻略:站着吃比坐着吃香,路边吃比拿回家吃香,几个人相跟上吃比独自一人吃香。

咱这人向来不喜盲从,执意深入一线反复比对。呦嗬!“英雄”所见略同。

探索永远在路上。写这篇文章收集资料时,不时看到有人把碗托儿写作“碗饦儿”。私以为,一字之差,谬之远矣。“饦”是北方方言对饼的称谓,引伸空间甚为局促,“托”则释义多出,引伸空间极为宽绰。

首先,不正是得益于碗的捧托,碗托儿才成就了别开生面的形容吗?其次,碗托儿除过前述“托事”功能外,还有不可小觑的“托市”功能。假如大小市场里没有了碗托儿,正月二十五、六月六等古会上没有了碗托儿,偶敢百分之二百五的肯定,保德的父老乡亲会异口同声地说:NO !

“无纺布口罩三层层拦①,咱们见个面面不易拉话话难。”庚子大疫,来势汹汹,市场大面积关闭,人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碗托儿君不得不悻悻然淡出人们的视野。

随着疫情形势趋向好转,市场重现碗托儿摊主出神入化的表演,以及大人小孩大快朵颐的惬意,还有此起彼伏清亮圆润的响嗝儿。

恍然间,碗托儿成了疫情涨落的晴雨表、信心指数的风向标。

此时的保德人由不得痛定思痛、憬然有悟:

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意和远方!

哦,不对,应该是:

生活除了诗意和远方,还有健康和碗托儿!

备注:①常用医用口罩,表面和背面为无纺布材料,中间为过滤纸。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保德碗托哪家好吃(保德县碗托哪家最好吃)链接:http://www.esxun.cn/news/60734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