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睡眠倒退期?家长要注意起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0-30 10:31:34
导读

闺蜜小玲刚当妈妈的头一年里几乎每天都需要靠着咖啡撑起一天的工作,她白天的睡意都是因为每到晚上折磨人的宝宝,把她抱怨的话总结起来大致就是:“娃不寐,爸爸白发妈妈泪。”我认识的另一个新妈妈,也有着跟小玲一样宝宝“闹觉” 的烦恼。她跟我吐槽过当妈妈以来每天晚上哄她家宝宝睡觉的场景:每天晚上宝宝睡觉之前,都

闺蜜小玲刚当妈妈的头一年里

几乎每天都需要靠着咖啡撑起一天的工作,她白天的睡意都是因为每到晚上折磨人的宝宝,把她抱怨的话总结起来大致就是:“娃不寐,爸爸白发妈妈泪。”

我认识的另一个新妈妈,也有着跟小玲一样宝宝“闹觉” 的烦恼。她跟我吐槽过当妈妈以来每天晚上哄她家宝宝睡觉的场景:

每天晚上宝宝睡觉之前,都需要大人抱着在小区里来回走动,盘旋几圈,并且在走动的过程中还需要边小声哼歌,这样小孩才会更快入睡。但是每次宝宝入睡都很长,以至于需要家里大人来回替换,每一次哄睡都是如此。

从我们身边宝爸宝妈的例子中可以发现,10个孩子中有9个孩子会“闹觉”,但是一大半的家长面对孩子的哭闹除了哄便束手无策。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老人会认为是孩子在某个时刻受到了“惊吓”,而妈妈却通常认为是宝宝缺少营养或者缺乏身体必需的维生素。

由此来采取一系列解决的措施,老人会听信各种迷信的做法、妈妈总喜欢给宝宝海淘各种营养补充品,当方法用了一段时间,宝宝不再闹觉后,大家都会觉得自己办法对宝宝产生了实质性效果。但是宝宝闹觉其实是因为处于“睡眠倒退期”,并不是受惊吓也不是缺维生素导致的。

★困扰父母的“睡眠倒退期”到底是什么? 

对于已经形成作息规律且身体健康的孩子,突然在某个阶段,出现白天正常玩耍,但是一到晚上,频繁夜醒又入睡困难,夜间睡眠时间减短,哄睡时间拉长,就算奶哄,也是断断续续入眠的情况,在医学上称之为“婴幼儿睡眠倒退”,宝宝“闹觉”其实就是因为进入了“睡眠倒退期”。

其实宝宝的“睡眠倒退期”属于成长的必经期,一般情况下维持的时间不会很长,而且维持了一定时段会自动消失。

这也说明了如果不采取迷信或不给宝宝乱添补剂的话,宝宝也会自己度过这个时期,回归正常作息规律。宝宝进入“睡眠倒退期”并不是不可控的,但是爸妈如何减少闹觉的烦恼还得多了解“闹觉”的真正原因。

★宝宝出现“睡眠倒退期”的原因是什么呢?

真正要知晓导致宝宝“闹觉”的原因,就必须密切关注在“睡眠倒退期”内的宝宝表现,观察在此期间宝宝身体和心理上的细微变化。结合宝宝的具体实际情况做进一步的科学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找到“闹觉”源头。

◆成长发育引起的身体不适

宝宝睡眠质量下降一部分原因是宝宝正处于身体发育和变化阶段,而这些变化引起的身体不适进而会影响宝宝睡眠。

比如宝宝在经历出牙期时引起的牙龈不适,会影响孩子睡眠质量;宝宝在猛长期,对营养的需求量增大,吃奶量突然增加,吃奶时间变得毫无规律。

宝宝也会因此变化出现频繁吃奶、睡眠时间缩短、烦躁不安等情况。宝宝在经历并觉期时,睡眠时间呈减少的趋势,由于还处于作息时间的磨合期,宝宝休息时间会变得混乱。

◆大运动发展引起的梦中惊醒 不同年龄层次的宝宝,会学习不同的大动作。

比如宝宝在3个月时喜欢趴着练习抬头在4个月时喜欢练习翻身在5个月时宝宝喜欢趴着用手臂支撑身体在6个月时喜欢练习蹬腿的动作等宝宝到了7个月时开始喜欢趴着打转,为翻身做准备

而在宝宝学习这些大动作时,由于宝宝大脑发育不成熟,在白天学习的影响下,肢体会随着意识大幅运动。大运动发展很易造成宝宝的惊醒,宝宝的梦中惊醒并不能像大人一样迅速入睡,所以经常出现“闹觉”的情况。

◆白天睡觉时间过长引起的夜间兴奋

宝宝并不是多睡就好,其实宝宝的作息时间会随着不断成长发生规律性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日间睡眠在逐渐缩短。

1个月是8小时3个月是5小时,6个月是3小时15分钟9个月是3小时12个月是2小时30分钟

所以要把握好宝宝白天休息时间,不能因为白天睡眠时间过多,占用了晚上的睡眠时间。

◆分离焦虑引起的睡眠不安

这类情况大多出现在妈妈重返职场后,因为工作的缘故妈妈陪伴宝宝的时间骤减,但是宝宝已经适应了每天妈妈的存在,突然的落差感会让宝宝产生焦虑,宝宝晚上不肯睡觉,其实也是因为想得到多一点妈妈的陪伴。

◆年龄增长引起的阶段睡眠

不同时期的宝宝产生的睡眠倒退原因是不一样的。

4-6个月的宝宝,因为胃容量小、消化系统不够完善以及长身体的需要,晚上经常需要喝奶和换尿片;

等到6个月以后,伴随着宝宝胃容量变大和肠胃功能不断完善,夜起喝奶和换尿不湿的次数会减少,宝宝的睡眠也会变得省心。

但是到了8-10月的宝宝会因为身体增长和情感认知的提高进入睡眠倒退期;一岁宝宝进入肢体和语言的学习和模仿阶段,使得他们大脑进入兴奋学习状态。

当宝宝18-24个月时,宝宝因为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敏感,情绪的低沉和不稳定会影响他们入眠。

★宝宝“睡眠倒退期”,父母该怎么办呢?

如何解决宝宝“闹觉”是父母必学的一门课程。除了一切睡前仪式感来哄睡宝宝外,我们还应该从以下方面解决孩子“闹觉”:

◆适当帮助宝宝做运动 在宝宝长身体阶段尤其是大动作发展期,父母在白天多陪陪宝宝练习学习的动作,让宝宝熟悉流程以及慢慢学会这个动作,这样宝宝才不会因为白天的练习不够,导致晚上肢体运动影响睡眠质量。

◆让宝宝的睡觉时间规律化把握好宝宝每一个阶段的睡觉合理时间,控制白天宝宝的睡觉时长。在白天的时候,经常和宝宝互动和交谈,提高宝宝的兴奋度,由此来减少白天的嗜睡情况。每天规定一个入睡时间,严格遵从,使它形成一个作息生物钟。

◆给足宝宝安全感 刚重回职场的妈妈尤其要注意跟宝宝的情感保持,不要忽视对宝宝的陪伴。也不要着急给宝宝断奶,因为母乳可以很好的安抚宝宝的内心。

如果因为工作不能亲喂,尽量采取背乳等方法,让宝宝在白天也能喝到母乳。在宝宝分离焦虑期间,更需要建立与父母间的信任,不要去以欺骗的方式教育孩子。

◆减少宝宝不舒适的来源 处于出牙期的宝宝,父母可以选择磨牙棒来减少宝宝的口腔不适感。对于受其情绪不稳定影响睡眠的宝宝。

父母需要增加陪伴宝宝时间和外出运动时间,通过多和孩子沟通来调节孩子的情绪,并且在日常交流中也尽可能耐心倾听孩子和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避免刺激宝宝情绪。

因为每个宝宝的成长轨迹和环境不一,所以出现睡眠倒退期的时间也有所差异,但这是每个宝宝的必经阶段,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妈妈们不必太过焦虑和担心。

只要认真了解睡眠倒退,在确保宝宝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应对每一种具体情况结合实践进行调整。相信只要妈妈懂得用心,宝宝一定会很快的度过这个磨人的时期,变回以前那个“小天使”的可爱模样。

原标题:10个孩子9个会闹觉,出现“睡眠倒退期”原因有这些,家长要注意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孩子为什么会出现睡眠倒退期?家长要注意起来链接:http://www.esxun.cn/news/5932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