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成都哪里的火鸡(成都关于鸡的小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2-20 10:19:02
导读

真好吃,真的好好吃。好吃程度只能用平静的语气叙述,加一个感叹号都算浮夸,也不能用“~”,心情不至于那么上扬。好吃的第一次是偶然,第二次就足以让我就算把40分钟的车程堵成2个小时,往返40公里也要吃到。好吃要分享给朋友,成都的朋友西昌的朋友会理混血自贡的朋友都要去吃,吃了都说好吃。好吃可以很便宜,小碗15大碗19,好吃的名字叫会理鸡火丝,好吃在华阳。不住南门的人一般不关注南门美食,除非被好友递到耳朵

真好吃,真的好好吃。

好吃程度只能用平静的语气叙述,加一个感叹号都算浮夸,也不能用“~”,心情不至于那么上扬。

好吃的第一次是偶然,第二次就足以让我就算把40分钟的车程堵成2个小时,往返40公里也要吃到。

好吃要分享给朋友,成都的朋友西昌的朋友会理混血自贡的朋友都要去吃,吃了都说好吃。

好吃可以很便宜,小碗15大碗19,好吃的名字叫会理鸡火丝,好吃在华阳

不住南门的人一般不关注南门美食,除非被好友递到耳朵边或者按头安利,比如任德琼,比如青菜圆子,比如鳝鱼米粉,比如黄焖兔。

而我作为大数据白金会员,时常被建议去外省吃晚饭,并且还真的这么做过之后,点评就愈发猖獗。

所以回头看,让春天出太阳的周末,在锦城湖晒太阳的我在晚饭时间去老华阳吃碗米粉,不算胡闹。

鸡火丝的大众点评页面十分质朴,图片看起来是客人用没擦干净镜头的安卓手机拍摄的,还应该是冬天,柔和的镜头和柔和的光线一起模糊掉这碗饵丝的风味棱角。

到店,线上线下门店风格一致,朴素干净,菜单也是简单得不得了——饵块/米线都是小碗15大碗19,加米线免费,还能加鸡腿丝火腿丝,但周末不行

像我这样从没吃过鸡火丝的人,多半对这个品类的食物不抱太大希望,感觉“白丝拉胯的,没好大吃头”。

确实是清淡,但用上在白象身上学到的技能,先喝汤面更香,适用于大部分汤面。实践出真知,这一口喝下去我就晓得遭了,和喜欢上一个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心动了,幸好对面没坐人,不然肯定要看到我瞳孔都放大。

被油珠珠封锁起的热汤是喝到胃里了,却平行着血管一路冲回头顶了,刹不住车的还要再往头发尖尖冒一冒。没头发的呢?顺到毛孔跳操,最后小流汇江河,变成汗珠珠流出来,主打一个能量守恒。

说是饵块,实际上是饵块削成的丝,看起像一碗没煮过的乌冬面。本身就是煮熟的米捶打成的饵块,更无需久煮,下锅烫个十几秒就能上桌

倒是熬汤最费功夫。火腿、鸡肉、腿骨,提前下锅熬,所有的时间与风味都被熬进了这一锅。

第一口汤喝得人不相信,不信这么鲜的汤底绝不加味精鸡精,再喝再喝再喝,一直到回家都不觉口干,只剩满口鲜。

一回想,被涂抹足以封存腿肉不腐坏的盐巴,在川南小镇的隔潮小屋里与日月晴雨共度漫长时间,最后分子破碎,交融成屏障,向内浸分解肌肉结构,向外地域细菌侵袭。

到某天,有经验的农人仅靠肉眼便知,“这肉好了”,被切割后运输至此地,再清洗入汤,一碗汤本身就是一本地方风物志

桌上是有海椒和酸菜可以加入的,像吃羊肉米线那样。而喝过汤后,我觉得加什么也比不上这碗原味了。

煮过的鸡肉和火腿被撕成细丝,鸡丝有点干柴,但放在火腿身上就刚刚好,干香有嚼劲。却碰上每次去都是周六日,不能再单加一份来过瘾。

饵丝是比米线更耙和软糯的存在,但不到糯唧唧的程度,很好嚼断也很好吞咽,对肠胃不好或身体抱恙者来讲是福音

当然,店里也一样有米线可以选,有的人就是不爱饵丝,但一样能奢享这口阳光味道。

说是小碗,其实并不小,没尝之前我并不觉得可以干完这碗,而最后的结局是,不仅是这碗吃完了,泡菜也吃完了,腌过的萝卜丝也吃完了,连葱都不剩一颗

从留档的图片来看,确实是带着很低的预期前去,不曾为其留影,只剩吃食。

只剩无限安利,安利给同事、朋友、家人,安利给成都人西昌人贵阳人遂宁人自贡混血会理人。

小时候在会理生活过几年的@力力周 去年刚好搬去了华阳,鸡火丝离她仅两站地铁路程,却因工作繁忙误了好几周才吃上。

和新晋家属前行,吃上童年的味道,整个就是一个热泪盈眶。和我一样从没吃过鸡火丝的家属也是开辟了新大陆,汤头看似清淡,却食之鲜美。甚至在饭后被老板夫妇认成老乡。

“你是不是甸沙关的哦”,@力力周 倒是抢过话,“咋喃,他不是,我才是”。

识别原因十分质朴,“看到眼熟。”

几盘鸡火丝吃下来,算是摸清了关系与原由。老板是@力力周 母亲朋友的表弟,曾在郫县卖烧烤,现在为了娃儿上学搬到南门来,做起家乡风味生意。

饵块是从会理那边运来的,可以称斤斤子卖,10元一斤,但只能自提。从去年开店到现在没开外卖,但很多人喊闪送和跑腿买来自己在家煮来吃。

不仅是会理鸡火丝给人带来乡味,隔壁的盐边羊肉米粉乃至周边片区,都是从会理矿区退休下来老工人和家属们的聚集地。

@力力周 父母有盘进去吃米线,一进门发现全是熟人,吃一碗粉换了三张桌子,就为了和熟人聊天

熟悉的故事,和曾作为早中晚餐支撑童年记忆的味道,再度在成都遇见时,我们也快长成小时候第一次吃鸡火丝时父母的年纪。

而值得高兴的是,我们又能顺着这口正宗的味道,离童年更进一步。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成都哪里的火鸡(成都关于鸡的小吃)链接:http://www.esxun.cn/news/58408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