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87式榴弹发射器说明书(解放军新式榴弹发射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2-16 09:21:58
导读

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从无到有的解放军第一款榴弹发射器:步兵手中的便携大炮87式今天的主角是,87式35毫米榴弹发射器。70年代我军在中越战争中吃了大亏,才知道榴弹发射器的重要性,在1987年立项研究自动榴弹发射器。由于难度太大一直到1997年才装备部队,终于弥补了这个领域的空白。不过,对于87式性能则有很多种说法。听萨沙说一说吧。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军就在越南战争中大量使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从无到有的解放军第一款榴弹发射器:步兵手中的便携大炮87式

今天的主角是,87式35毫米榴弹发射器。70年代我军在中越战争中吃了大亏,才知道榴弹发射器的重要性,在1987年立项研究自动榴弹发射器。由于难度太大一直到1997年才装备部队,终于弥补了这个领域的空白。不过,对于87式性能则有很多种说法。听萨沙说一说吧。

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军就在越南战争中大量使用M79榴弹发射器。

在今天来看,M79榴弹发射器非常简陋,就像小孩子的玩具。这个玩具却是一个大杀器,它补充了美军手榴弹(50米)和60毫米迫击炮(400米)中间的火力空挡,尤其让第一线步兵具备了直瞄面杀伤能力。

其实,M79榴弹发射器的地位类似于二战日本的掷弹筒。

对于日军掷弹筒,解放军是非常熟悉的,也为此吃过大亏。

抗战期间,日军就利用八路军50米到400米的火力空挡,利用掷弹筒发射大量杀伤榴弹(威力相当于一枚手榴弹)对付八路军的进攻和防御。

八路军没有好的办法对抗,一度伤亡很大,被单方面打击无法还手,只能研发了自己的掷弹筒进行反制。

朝鲜战争爆发以后,掷弹筒被归为轻型迫击炮,因为它需要多人操纵维护,精度不佳,威力有限,很快被63式60毫米迫击炮淘汰了。

然而,北越军队却吃了美制M79榴弹发射器的大亏。

这个不起眼的小东西,让美军最前线步兵不需要使用火炮,就有了数百米内的面杀伤能力。

对于美军和解放军来说,60毫米迫击炮都是装备在连一级。一般是连下属的火力排中配备60毫米迫击炮,并不是像日军掷弹筒一样直接配属到排。

苏军则更牛,认为60毫米迫击炮无意义,直接在连一级装备82毫米迫击炮。

不管怎么说,美军、苏军、解放军都等于取消了步兵排配属的曲射轻火力。

M79就不同了,它直接配属到排里,战斗中跟着步兵班作战,随时提供火力支援。

在实战中,美军可以直接用M79干掉北越的机枪火力点,摧毁轻型野战工事,杀伤北越官兵,具有击毁击伤北越卡车甚至装甲车的能力。

M79的出现改变了步兵的战术。以往北越的伏击战,主要是依靠轻重机枪在远距离压制杀伤美军,由自动和半自动步枪保护机枪手。等到美军靠近时,北越士兵在50米内投掷手榴弹。北越官兵很有经验,伏击之前通常会建设简易阵地,或者利用天然的岩石、树木作为凭借,不惧怕美军小分队枪械的反击。

M79榴弹发射器装备美军以后,北越这套战术就出现了问题。美军经常直接在数百米距离曲射大量榴弹进行压制和杀伤,北越设置的简易工事不再可靠,无遮蔽官兵更是危险,往往被一枚榴弹炸死炸伤数人。

由于M79榴弹发射器非常实用,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国家装备。

当时北越和中国关系很好,将缴获大量的M79榴弹发射器赠送给我们。

然而我国对M79并不重视,认为苏制步兵连排的武器已经是最优搭配,根本不看重这种小东西。

直到1979年中越战争爆发,我才开始重视M79。为啥?

在北越军队的M79攻击下,解放军缺乏反制武器,也吃了大亏。

因为1979年是我军进攻,越军防御,M79更是如鱼得水。

阵地防御的越军,往往在200到300米距离用M79发射大量榴弹。在现代战争中,解放军攻击部队都采用三三制,也就是15米内最多2个人,避免被敌人火力密集杀伤。

这种攻击战术,越军使用各种枪械的效果并不好。

相反,由于M79的榴弹虽然威力仅仅相当于手榴弹,却可以比较高效的杀伤我军进攻部队。

经常一发榴弹下去,我军就有几名战士伤亡。

更要命的是,在二三百米距离,我军手榴弹投掷距离达不到,对于60毫米迫击炮又太近,等于是我军单方面被吊打难以还手。

M79等同于一支猎枪,单兵可以携带到处跑,作战战术非常灵活,而不像60迫击炮、掷弹筒之内还要多人操作,战场生存力很强。

更有甚者,M79榴弹发射器还使用破甲弹,伏击我军坦克装甲部队。虽然这玩意对我军59式主战坦克构不成威胁,却能炸穿62式轻型坦克的侧面装甲,更别说63式装甲车和大量卡车。

由于M79造成了不小的伤亡,我军又没有武器反制,前线解放军官兵的意见很大,希望尽快装备同类武器。

于是,1979年军方才紧急研究榴弹发射器。

不搞不知道,一搞吓一跳。

看起来似乎很简单的M79榴弹发射器,仿造起来却真是不简单。以40毫米榴弹为例,我们觉得很大,实际上加工制造起来的尺寸很小。

当时我国决定不采用美制榴弹的40毫米口径,也不用苏制榴弹的30毫米口径,制定了本国的35毫米口径。

35毫米的弹头,比一颗鹌鹑蛋大不了多少,要在里面放置一整套复杂、精密、安全性好的引信就是极为困难了,更别说还要安装炸药。

对于中国兵工厂来说,这同制造小型手表差不多,对于制造工艺和规格尺寸要求极高。

对不起,当年的中国没有几家兵工厂做得到量产。

国内曾仿制过一批榴弹,发射以后哑弹率非常高,安全性还很差。

87式榴弹发射器第一次测试,就发生了炸膛的严重现象,将发射器炸毁,射手受了伤。

这也并不稀奇。

六十年代研究成功的新一代枪榴弹,也是有安全隐患,存在炸膛危及射手生命的现象,部队才不愿意使用。

这种情况下,榴弹发射器项目只能暂停。

此时苏联开始大量装备榴弹武器,一部分也援助给了越南。

在中越战争中后期,越南更是开始使用苏制的自动榴弹发射器,对我们的威胁更大。

鉴于此,1987年重新立项要求研究榴弹发射器。

此时从美国引进技术,解决了榴弹加工的部分问题,但榴弹发射器还是迟迟搞不出来。

说起来吓人,就是35毫米榴弹的安全性问题,将湖南有名兵工厂的工程师搞得焦头烂额。这个工程师接到任务前尚且是一头黑发,3年后好不容易初步搞定了35毫米榴弹,由于工作压力太大和天天疲劳,头发几乎全白。

与此同时,1993年,索马里爆发了黑鹰坠落事件。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美军悍马车队之所以能够在数千黑人民兵围堵下突围,主要不是依靠12.7毫米车载机枪,而是MK19自动榴弹发射器。

这玩意架在悍马车上,每分钟可以发射60发榴弹,每秒钟1发,有效射程高达1500米,可以形成一个覆盖性的榴弹覆盖区。在这个覆盖区内,黑人民兵非死即伤,美国大兵曾看到人头和残肢被炸的乱飞。黑人民兵设置的简易工事和路障,也被炸的粉碎。就是依靠MK19的猛烈火力输出,悍马车队这才能够杀出一条血路。

1994年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在残酷的城镇战中,车臣和俄军都大量使用各种榴弹发射器。事实证明,榴弹发射器是巷战的神器,比枪械有效的多。在城镇战中,敌我双方只要稍微有些战斗经验,首先就会寻找建筑物掩护自己,直射枪械很难杀伤。

而榴弹发射器可以曲射,在几百米距离可以准确射入屋内爆炸,杀伤力强,杀伤面广。

两军将自动榴弹发射器当作步兵轻型火炮使用,在巷战中重创敌人。

在美苏两大国的刺激下,87式榴弹发射器经过艰苦设计,终于在1997年装备部队。

87式榴弹发射器完全是一种救急的武器,为了解决我国有无榴弹发射器的根本性问题。

87式设计思维同美苏有很大区别,第一条就是要求重量轻。

80年代解放军机械化和摩托化程度比较低,要求士兵长距离背负榴弹发射器去作战。

于是,87式采用很独特的气吹式原理设计,这是已故77式和85式高射机枪总设计师朱德林的成功设计经验。

有人说,87式相当于一支超大号的美制M16自动步枪,这有一定道理。

采用气吹式原理的优势是,自动机重量可以较小,机匣的尺寸和重量也小,大大减轻了榴弹发射器的重量。

87式全重仅为20公斤,在当时是非常惊人的。相比起来,美国MK19为62公斤,苏联AGS-17为49公斤。

87式发射35毫米榴弹,包括杀伤榴弹、破甲弹、燃烧弹、杀伤燃烧弹和烟雾弹。实际上,军队主要使用破甲弹和杀伤榴弹,其余3种弹基本不用。

使用杀伤榴弹的爆炸半径为11米左右,产生300多片弹片。它可以压制800米的敌人火力点,可以杀伤1750米内敌人的士兵。

使用破甲弹的87式,可以对付600米内轻型装甲部队,射穿60度倾斜的35毫米钢板,可以对付步兵战车。

87式一般采用3人小组,分为1个射手和2个弹药手,使用三脚架,这样射击精度比较高,弹药比较充足。

87式也可以采用2人小组,也就是1个射手和1个弹药手,使用两脚架,抵肩射击。这样携带弹药就会较少,射击精度较差,但机动性高。

87式主要采用6发和15发弹鼓来供弹,3人小组使用15发弹鼓,2人小组则用6发。

87式问世以后,解决了解放军有无榴弹发射器的根本性问题,大量装备了基层部队,弥补了50米到400米的火力空档。

以步兵营为例,下辖一个炮兵连。这个炮兵连里就有1个自动榴弹发射器排,下辖2到3个班,每个班装备2具榴弹发射器,全排就有4到6具。

战斗时,步兵营下属的3个步兵连,每个连可以配属1到2具榴弹发射器,增强一线步兵火力。

这种榴弹发射器班一般是10人编制,分为正副班长和8名士兵,装备2具87式。当然也有6人和8人制的榴弹发射器班,士兵的负重就比较大了。

具体作战时,分为小组,班长或者副班长负责指挥小组,也帮忙携带榴弹。一炮手是射击手,平时携带87式,二炮手是装填手,负责携带脚架,三炮手则负责携带瞄准镜和弹鼓。如果还有四炮手,同样是负责携带弹药,一般携带40发左右的榴弹。

行军时,一炮手扛着87式,二炮手扛着脚架,三四炮手携带弹鼓,其中三炮手还要携带瞄准镜。

作战时,班长或者副班长负责观察和指挥,一炮手负责射击,二炮手负责弹药,三炮手和四炮手则在后方二三米处,不直接参加战斗。

87式主要是配属步兵连作战,主要打击数百米内敌人的各种目标,包括800米内没有进入坚固阵地的敌人士兵和暴露的火力点,600米内敌人步兵战车、装甲车和卡车,400米内敌人进攻的小分队。

在没有87式之前,这些目标主要依靠轻重机枪来对付,或者是二线远距离发射60毫米迫击炮进行火力支援。有了87式,就可以在最前线随时跟着步兵提供火力支援,作战效率更高。

虽然87式为基层解放军提供了重要的火力支柱,不代表它没有问题。

作为解放军第一款自动榴弹发射器,87式存在大量设计缺陷,甚至设计理念也有问题。

由于篇幅所限,只是简单说说。

87式最大问题在于,难以全自动射击。

美国MK19、苏联AGS-17均可以全自动射击,这对于自动榴弹发射器来说非常重要。

以《黑鹰坠落》为例,在面对数千黑人民兵四面围堵时,就是依靠悍马车上MK19短时间内发射大量40毫米榴弹,形成了火力覆盖区,才将他们彻底击溃。

黑人民兵只要拦截悍马车队,立即会遭遇铺天盖地而来的一顿榴弹雨,附近一二百米弹片横飞,所有人都难逃死伤,谁还敢留下。

87式为了减重使用了导气原理,发射器重量又太轻,这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连发的精度太差。强行使用87式进行全自动射击,是无法形成一个范围内的火力覆盖,榴弹落点会相差较大。再说通俗点,就是榴弹会乱飞。

所以,87式主要采用连续单发射击或者二连发射击,以保证射击精度,杀伤敌人。

由于87式难以全自动射击,导致它无法车载。

车载榴弹发射器不需要太多考虑重量,却一定要有压制能力,比如美军的MK19。

无奈之下,稍后又开发了采用美国MK19自由枪机原理的04式榴弹发射器,用于车载。

另外,87式的精度不够高。有一个简单的逻辑,如果榴弹发射器可以顺利减重到20公斤,为什么设计能力比我国强的美苏设计大师,会让自己的发射器包括在40甚至60公斤?

很简单,外国设计师知道重量是不能随便减少的。

官方资料说87式的射击精确,然而很多用过87式的退役官兵认为,它的后坐力很大,跳动非常明显。即便采用三脚架如果没有提前打桩入地,就可能出现射击时直接掀翻87式的现象。

这可以理解。如果重达40公斤和60公斤的美苏榴弹发射器,尚且在射击时有明显跳动,更别说只有20公斤甚至12公斤的87式。毕竟35毫米榴弹的后坐力摆在那里,这可不是设计师能够彻底消除的。

87式采用两脚架射击时,后坐力相当强,会猛烈顶撞射手,看起来就挺吓人的。

相比后来04式的30发弹箱,87式的6发和15发弹鼓的装弹量都太小,设计也存在问题。

在连续射击中,弹鼓容易出现供弹问题,如果是6发装弹只能维持几秒射击而已。

87式还有个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人机功效古怪。

当年我们笑话二战日军的歪把子轻机枪,该枪有个漏斗供弹系统,枪托和瞄准系统被迫向另一侧移动,外形奇奇怪怪,射手用起来也很不适应。

而87式为了在下方装15发大弹鼓,已经无法容纳放置扳机的位置。当时考虑将弹鼓移到上方或者侧面,技术上都失败了。

下方安装弹鼓后,扳机只能安装到发射器的右侧,小握把也必须倾斜,射击时的姿势古怪。射手射击时,整个人会非常变扭,影响射击精度。一说,87式最好由身高1米75以上士兵操纵。如果身高比较矮,操作起来会很不适应。

另外,87式的榴弹初速比较低,仅有每秒170米。

所以87式的最大射程为1750米,美国的MK19却可以达到2200米,射程上的差距还是明显的。

说来说去,87式仅仅是弥补了我军一项领域的空白,起到了从0到有的关键一步。但是,87式的性能谈不上先进,设计也有很多问题。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87式榴弹发射器说明书(解放军新式榴弹发射器)链接:http://www.esxun.cn/news/57779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