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朝阳民间艺术(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2-15 07:09:59
导读

来源:朝阳青年 2015年,朝阳民间绣活由朝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申报,入选第五批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保护单位多次举办朝阳民间绣活传承培训活动。朝阳民间绣活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种展示活动,绣品远销加拿大等国家。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读罢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咏绣障》,一幅春日里,心灵手巧的绣娘坐在窗下,伏身绣架穿针引线绣花忙的场景宛在眼前

来源:朝阳青年

2015年,朝阳民间绣活由朝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申报,入选第五批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保护单位多次举办朝阳民间绣活传承培训活动。

朝阳民间绣活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种展示活动,绣品远销加拿大等国家。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读罢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咏绣障》,一幅春日里,心灵手巧的绣娘坐在窗下,伏身绣架穿针引线绣花忙的场景宛在眼前。

绣活,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技艺之一,《尚书》记载,在四千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唐宋时期崇尚刺绣的风气已在民间广为盛行。从宫廷到民间,一代代绣娘用针和丝线编织着内心的渴望和期许,她们把对天地万物的敬畏、生命繁衍的祈愿、爱情如意的憧憬、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倾注在一针一线中。一枝一叶充盈了生命,一花一草染香了岁月。

朝阳民间绣活,俗称“绣花”“扎花”“扎大花”,使用家织布为底衬,以红、黄、兰、绿、粉等为主调的各种彩色丝线,用一根细小的钢针参照图案,采用顺针、拉针、倒针、疙瘩针、插针、飘针、扭针、别针、斜针、飞针、跟针、扒针、借针、滚龙针、叮针、绷针、偷针、连锁针、拱针、窍针穿插运用的手法,织绣出各种纹样,绣品包括服饰日用类:虎头帽、肚兜、绣鞋、鞋垫、荷包、香囊、幔帐、门帘、被面、枕头顶等;喜庆节令类:盖头、新娘嫁衣、寿帐、幡帐,其它还有戏曲行头、宗教用品。

朝阳民间绣活曾是每个姑娘少女时代的必修课,那时候每户人家的姑娘、媳妇都有一个花样册子,里面夹着各色花样、彩线和绣活工具,闲暇或需要时,用复写纸把花样描在棉布、丝绢、绸缎上,接着,绣布上绷,就开始穿针引线的刺绣,绣活是妇女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扒到一个渴望已久的花样子,会兴奋陶醉好些日子。

朝阳县黑牛营子乡章吉营子村至今活跃着20多位心灵手巧的绣娘,她们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母亲和奶奶就是启蒙老师。朝阳民间绣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永凤,是她们当中的佼佼者,1968年出生的王永凤,懂事起就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学刺绣,身边的花花草草、花鸟虫鱼、鸡鸭鹅狗都成了她描绣的对象。她的作品光亮平整、干净、针脚缜密细腻、配线大胆、色彩明快。她历时4个月绣成的大型作品《四臂观音》,被朝阳县黑牛营子乡宏观寺收藏。代表性传承人王国艳、王国枝和李国贤,不仅从母亲那一辈继承一手漂亮的绣活功夫,还通晓许多绣活中的讲究和说道。她们的作品形式和内容基本延续着老一辈民间绣活的遗韵。

朝阳民间绣活盛行于农耕文明时代,在布料的选用上,以家织布(也称土布,多用当地盛产的小籽棉织出,这种棉,产量低,质量好。织出的土布,细软,光亮)、绸缎(朝阳人善于栽桑养蚕,蚕丝纺线、织布)为主,兼用棉布、平纹布等布料,或者金丝绒、呢子料、花大呢等毛织料为底衬。改革开放前,朝阳农村几乎家家有纺线车子,为民间绣活的普及和传承奠定了物质基础。

朝阳民间绣活纹样和图案内容的选材,按照类别区分,主要有植物、动物、器物、传说掌故、戏曲人物,以及文字、建筑、风景和抽象的几何纹样等。这段朝阳盛行的秧歌小帽涵盖了朝阳民间绣活的很多内容。

扎大花(高跷调):

大小姐,刚十八,

独坐绣楼巧扎花,

各样绒线全打到,

一根金针手中拿,

一针扎玉皇爷贤德帝,

二针扎二郎担山把太阳压,

三针扎金吒、木吒、哪吒三位太子,

四针扎四大天王怀抱琵琶,

五针扎五条孽龙来戏水,

六针扎六家顽童手捧袈裟,

七针扎七颗小星串北斗,

八针扎西天活佛八尊菩萨,

九针扎九山九座娘娘庙,

十针扎十殿阎君把生死薄拿。

这姑娘,

这么些扎法你怎么还不乐,

我,但要扎春夏秋冬四季大花。

春针扎,桃花杏花红似火。

夏针扎,苍篷莲子乱如麻。

秋针扎,秋花秋月一朵江刺辣。

冬针扎,冬花月花,腊月梅花。

问姑娘,这么些扎法你怎么还不乐,

我,单要扎,

天上飞的地上蹦的,家雀,螳螂、蚂蚱一嘟噜一块乱啊如麻。

问姑娘,这么些扎法你怎么还不乐。

我,但要扎,亭台、楼阁、树木琳琅,鲤鱼跳过龙门,海水江崖。

朝阳民间绣活图样的典型特征是突显祈福纳祥、预祝康宁,体现趋疾避害,富贵平安,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福、禄、寿三星,是朝阳民间绣活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人物,他们是富贵的代表,是高官厚禄与长命百岁的象征。福、禄、寿三星又常与寓意富贵长寿的蝙蝠、牡丹、松、鹤、鹿等组合在一起,使图案更加丰富、美观又增添了观赏的情趣。

龙凤、老虎、小鹿、蝙蝠、蜜蜂、蝴蝶、鸳鸯、葫芦、荷花、石榴等多见于朝阳民间绣活中。比如葫芦因其瓜中籽多取绵绵瓜瓞、生生不息之意,植物中的荷花(莲藕)、石榴、金瓜,动物昆虫中的鱼、蛙、蝉、蝶、老鼠,器物中的瓶、(卍)等,在婚俗中均有生殖、子嗣的寓示作用。通常人们把几个图形组合起来,诞生了连年有余、连生贵子、榴开百子、蝶恋花、麒麟送子、鸳鸯戏水、比翼齐飞、喜鹊登门、福寿双全、富贵牡丹等寓意吉祥的组合图样。

民间绣活作品贯穿人生重要礼仪活动,比如:小孩子出生的兜肚上绣着一个石榴九个桃,寓意:一个石榴九个桃,阎王爷找不着。

蹒跚学步的虎头鞋,期望孩子壮实好养活。男孩第一双要穿绣着猪图案的鞋,女孩穿绣着猫和蜜蜂图案的鞋。寓意是:头双猪,二双猫,阎王爷,找不到。女孩穿蜂鞋的寓意是:事事把上峰,做事有眼力见儿。老年祝寿绣的是五只蝙蝠围着一个桃子,意为五福捧寿。

此外,美丽的传说,脍炙人口的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戏曲和传说,在朝阳民间绣活作品中也屡见不鲜,比如:韩湘子渡林英、八仙过海、三娘教子、天仙配、牛郎织女、七仙女等。

朝阳民间绣活绣品很注重边栏的图案,通常选取既有装裱作用又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做边栏。经常使用有盘长纹、万字纹、回纹、水波纹(水纹)、之字纹、龙凤、云纹、鱼纹、连续的蔓草纹等图案。

盘长纹为佛门八宝之一,也是吉祥八宝的代表。盘龙无首无尾,无始无终,意为佛法无边,含有永恒之意。图案中的盘龙表示对佛的信仰和尊崇,同时也有祝愿福寿绵长无休无止的吉祥之意。所以盘长纹也被称为“吉祥结”。一般小物件用、或者用在大物件的四个角上。

万(卍)字同样源自于佛教,本意是吉祥、万福、万寿。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其原意未变。万字四方延伸可以演化成各种纹样,将其无限连续则图案绵长而不会间断。故而俗称万福万寿不到头。

水纹(水斜纹),意为海水江崖,连绵无穷、无边无际之意,多用于贵重的官方用品上。

狼牙纹(锯齿一样的),貔貅、虎、豹图案用狼牙纹代表吉祥。

云纹、鱼纹是我国从古至今许多器物上代表吉祥的传统图案,在朝阳民间绣活上更是广为使用。

除前述的边栏纹样外,还有正、倒三角形、菱形、圆形等图形。

朝阳民间绣活延续传统刺绣的“层层剥皮、疏密相间、疏能跑马、密不透风”的风格手法。老一辈绣活多数使用劈线绣,劈线绣顾名思义就是把一根绣线劈成几根,这样绣出的作品细腻精美,立体感强,也考验着绣娘的功夫和耐力。王永凤说,现在有些年轻人做什么事情都沉不下心,急于求成。劈线绣也快失传了。

水线是朝阳民间绣活的一种特色,具体做法是把线先用水浸湿,用手把线上的水挤出去,在风中稍微过过风,半干情况下绣,优点是线不褪色,针脚匀净,等干了以后膨胀,有立体感和柔软感。

来源:朝阳日报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朝阳民间艺术(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链接:http://www.esxun.cn/news/57582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