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海口街头小吃(海口小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2-02 11:05:16
导读

在海南的人都知道海南粉,对游客来说,海南粉是旅途中的寻味,但对海南人来说,海南粉就是每一天的生活。老海口结交到喜欢的新朋友,都会热情地招呼对方:“改天来家里吃粉”。▲吴冠炜 摄广义的海南粉有很多种,同样出自海南米粉,再经由海南各地人民按当地特色不断改进和发挥,渐渐演变成了以各地地名命名的各种粉类。比如抱罗粉(出自文昌抱罗镇)、后安粉汤(出自万宁后安镇)、陵水酸粉(出自陵水)、儋州米烂(出自儋州)等

在海南的人都知道海南粉,

对游客来说,

海南粉是旅途中的寻味,

但对海南人来说,

海南粉就是每一天的生活。

老海口结交到喜欢的新朋友,

都会热情地招呼对方:

“改天来家里吃粉”。

▲吴冠炜 摄

广义的海南粉有很多种,

同样出自海南米粉,

再经由海南各地人民

按当地特色不断改进和发挥,

渐渐演变成了以各地地名

命名的各种粉类。

比如抱罗粉(出自文昌抱罗镇)、

后安粉汤(出自万宁后安镇)、

陵水酸粉(出自陵水)、

儋州米烂(出自儋州)等等。

▲吴冠炜 摄

米粉又分粗粉,细粉,粉条。

做法又分汤的和腌的,

腌的比较讲究,

要用多种配料调成卤汁腌着吃,

叫做"腌粉"。

现在大家口口相传的海南粉,

基本指的就是这类"海口腌粉"。

▲街边小摊上另一种形态的海南粉

不管是在老爸茶店,

还是在街头巷尾,

有海南人生活的地方就有粉。

在海口本地人眼里,

海南粉只有好吃和不好吃,

没有最好吃。

各家有各家的特色,

各人有各人的口味偏好,

实在没法评出一个“最”来。

任何一家看似不起眼的老店,

背后都必然有一批忠实的拥趸。

找一个清晨,

挑一处老海口人的聚集处,

从街头走到街尾,

尽管往人来人往处去,

肯定能发现惊喜。

▲有海南人处即有海南粉

昔日的博爱南是老海口的市中心,

博爱南上的东门西门

两条街是最热闹之处。

东门是市场,

而西门则汇集了许多本地饮食。

沿着西门一路走下去,

除了知名的亚妹海南粉,

还有许多小小的海南粉店。

每一家店都自有其风味,

在一方小小的天地中精益求精,

一开就是许多年。

▲博爱南路两侧的东门与西门

▲暮色低垂时的西门街道

接近街尾的这家富富海南粉店,

原本是没有店铺的,

在路边经营了好些年。

每个清晨准备好物料,

只在早晨出摊,卖完即收,

半天劳作,半天闲适,

日子过得怡然自得。

老街改造后不再允许路边摆摊,

卖粉的大姐原想撤掉粉摊,

但老客们得知后都一再挽留:

“都吃惯你家粉啦,

你不做了再去哪里找

这么合胃口的粉”。

▲做了七八年粉的春秀大姐

租了店铺,成本增加,

海南粉开始从早卖到晚,

大姐也更加辛苦了,

但每次去吃粉,

她还是带着一脸笑意,

热情地问“味道够不够?

还要加点卤吗?”

时间改变了生活方式,

只有真正热爱生活的人

才愿意去适应和调整,

一直向前走下去。

▲用心挑选的食材,家常的味道

海甸岛是海口的美食聚集地之一,

光是这条人民西里,

便隐藏了无数美味。

最热闹的便是早晨,

巷子里的居民买菜、散步、早餐,

都要经过这里,

路两边的早餐店多得没法数清,

有的热闹些,有的冷清些,

但还是一年接一年的开下去。

随便往一家人来人往的店里去,

口味定然是会让人满意的。

▲整个上午,海南粉店里都人来人往

细软洁白的米粉,

配上花生,酸笋,豆芽,牛肉或猪肉,

浇上一勺卤汁,

再撒上翠绿的香菜葱花、

碾磨好的花生芝麻碎和炸蒜泥,

喷香扑鼻,着实让人胃口大开。

▲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拿手配料

▲提前熬制好的卤汁

一份可口的早餐,

满足了胃口积蓄了体力,

带来一天的好心情。

▲鲜香可口的海南粉

海白汤是海南粉的标配,

看上去清水一碗,

但挑选煮汤的海白

却是一桩考量经验的事情,

只有新鲜饱满的海白

才能煮出鲜甜的汤头,

如果加入冬瓜,

就又多了一层清爽,

刚好解卤汁的腻。

▲海白汤是海南粉的老搭档

吃惯海南粉的人都知道,

再好味的粉和卤汁,

如果少了碗冬瓜海白汤,

总是不够圆满的。

▲简单却不可缺少的海白汤

海南所有的粉都是一母同胞,

抱罗粉是海南粉最相似的“兄弟”。

抱罗粉的粉更粗、更柔韧,

卤汁却比海南粉要清淡些,

海南粉的精彩在卤,

抱罗粉的精彩却在粉。

▲口味更为清淡的抱罗粉

正因为卤汁清淡,

才更能尝出米粉的滑嫩和清香来。

好的抱罗粉卤汁咸中带甜

但是味道很轻,

刚开始吃时觉得淡而无味,

细细咀嚼过后,

尝出米粉的味道来,

才觉得果然是增一分太浓,

减一分太淡,

越吃越顺口,

一整碗下来仍然觉得意犹未尽。

▲一份抱罗粉,越吃越有滋味

后安粉也是街头常见的粉类之一。

用猪骨、粉肠、大肠等熬成汤底,

加上粉条,还可以打入一个鸡蛋,

撒上葱花,就成了后安粉。

粉条吸收了精煮慢熬的汤底以后,

变得十分可口,

让人想要一口气吃完,

连汤也忍不住喝干。

▲夜色中的一碗汤粉,温暖了夜归人的胃

此外还有酸汁做卤,

海鲜做调料的陵水酸粉,

用本地菜蔬调拌的儋州米烂,

都是因地制宜,

根据本地特产和气候

做出改良的特色米粉,

如今已走进海口的大街小巷,

让想要一饱口福的人随时都能吃上。

▲走进美食街的海南粉

最初的米粉都是手磨的,

选取当季最优质的灿米,

用手工石磨磨成粉、调成浆,

然后在不同的人

手中制成形态各异的米粉。

同出一源,却各不相同。

正如海南本地的多元文化,

人口来自四面八方,

却都能扎下根来,各自生长。

这是一片包容和开放的土地,

也是一片适合生活的土地。

▲用来盛海南粉的鸡公碗

外来种种冲击,

在海南闲适自在的日子里,

都有了缓冲,

让人忍不住慢下来,

去品味一茶一饭、

一粉一汤的美好。

从早晨的一碗海南粉到中午的一套辣汤饭,从傍晚的一盘猪脚饭到深夜的一勺清补凉,海口的美食结结实实地和生活撞了个满怀。

城君花了一个星期走街串巷,想把那些“最海口”的味道呈现给你。来和我们一起,“吃掉”海口吧!▽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海口街头小吃(海口小吃)链接:http://www.esxun.cn/news/55376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