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唐代半臂襦裙图案(唐代半臂款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1-22 15:05:45
导读

文物实拍·稽古赏珍大唐作为“空前的古今中外的大交流大融合”时代,李泽厚极力赞美它“无所畏惧无所顾忌地引进和吸取,无所束缚无所留恋地创造和革新,打破框框,突破传统”,在艺术上“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举凡“异国的礼俗、服装、音乐、美术以至各种宗教”,都成为“盛极一时的长安风尚”,而大唐服饰之绚烂多姿,之丰美华丽、之纷繁夺目,处处荡漾着“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今

  • 文物实拍·稽古赏珍

大唐作为“空前的古今中外的大交流大融合”时代,李泽厚极力赞美它“无所畏惧无所顾忌地引进和吸取,无所束缚无所留恋地创造和革新,打破框框,突破传统”,在艺术上“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举凡“异国的礼俗、服装、音乐、美术以至各种宗教”,都成为“盛极一时的长安风尚”,而大唐服饰之绚烂多姿,之丰美华丽、之纷繁夺目,处处荡漾着“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半臂”。

半臂的前世

“半臂”是什么?半条胳膊吗?它其实是一种衣服!这名字感觉好怪异,其实啊,看了首博《锦绣中华》展中唐代“半臂”的实物,你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和现在的短袖衣服差不多。

唐代番锦襟袖黄地团窠宝花纹锦半臂·甘博藏·四库全叔拍摄

沈从文先生说:“半臂又称‘半袖’,是从魏、晋以来上襦发展而出的一种无领(或翻领)对襟(或套头)短外衣。它的特征是长袖齐肘,身长及腰”。实际上汉代就有半袖衣见诸文字的记载,如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半袖,其袂半襦而施袖也。”

唐代番锦襟袖黄地团窠宝花纹锦半臂右袖·甘博藏·四库全叔拍摄

半袖雏形的出现,时代更早,在该展的第一单元中,有一件战国晚期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䋺衣。虽然是陪葬的明器,没有实际的穿着功能,但依然可以看出“长袖齐肘”的特征,当然身长看样子不是及腰,是已经过腰了。

战国䋺衣·四库全叔拍摄

汉魏时期“半袖”男女皆可穿着,通常罩在长袖衣外,但只是作为家居便服而已。据《三国志·魏书》记载,魏明帝曹叡经常“着绣帽、被缥绫半裒(半袖)”接见大臣,于是引得恪守儒家礼仪的直臣杨阜怼他:“此于礼何法服也?”曹叡听后默然无语,从此以后再也不敢穿着半袖见杨阜了。由此可知,在正式的、庄重的场合,半袖还不被认同,因为其与华夏传统礼服规制不符。

半臂的风行

自南北朝以来,尤其是北魏以降,统治中国北方的势力,一直掌握在鲜卑贵族集团手中。隋唐皇室都有着鲜卑的血统,尤其是李唐,还长期与北方的突厥、回鹘联姻。当时,从皇帝到贵族,对外来的衣服、器物、音乐、舞蹈、食物等几乎到了无比着迷的程度,社会民众也受到胡风的熏染,流行窄衣、袒胸、胡靴、胡帽。因此,唐朝固然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的王朝,但同时也是胡化程度相当深的王朝

初唐时,高祖李渊颁布《武德令》中规定“女史则半袖裙襦”,就很可能受到胡服小袖细衫的影响。《新唐书·车服志》中也可看到“半袖裙襦者,东宫女史常供奉之服”的记载。“半臂”作为后宫女官,也就是女史的服饰,很快流行于贵族妇女之中。这同时也归功于唐代的开放风气,可以让女性们勇敢、大胆、热烈的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从而迥别于其他朝代。

唐代红地团窠对鸟纹锦半臂·甘博藏·四库全叔拍

半臂在唐代男女皆可穿着,不仅有穿在外面的,也有穿在里面的,贞观十八年升任中书令的马周曾上书,“士庶服章有所未通者,臣请中单上加半臂,以为得礼”,也就是无论官民,都可以在外衣之下、衬衣之上(即中单上)穿半臂,认为这样的穿着才合于礼。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比如玄宗、肃宗、代宗时期的房琯就认为半臂属“轻佻之服”,特地把不穿半臂写入家法,但毕竟属于少数。

唐代红地团窠对鸟纹锦半臂局部·甘博藏·四库全叔拍

半臂的形制与流变

唐代半臂的样式较多,从领子来看,有圆领,有交领,翻领等。从袖长看,有长及肘的,也有仅过肩一点的。从式样来看,有对襟、有套头等;对襟式的,在穿着时于胸前结带;套头式的,从上套下,领口宽大,几乎呈袒胸状。

女子着半臂往往与襦、高腰长裙配穿。从当时墓葬中出土的人俑可证,比如陕西省富平县节愍太子墓出土的三彩釉陶女立俑,半臂就是和襦、高腰裙配套穿着。

唐代三彩釉陶女立俑·陕西考古研究院藏·四库全叔拍

再比如,这件木身锦衣裙仕女俑,出土于新疆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张雄夫妇墓,上身穿绿绮窄袖襦,外罩团花锦绣半臂,下身穿间色裙,肩披绿色印花帔帛。

唐代木身锦衣裙仕女俑·新疆博物馆藏·四库全叔摄影

半臂通常使用较好的织物,如锦,来作面料,如《新唐书·地理志》曾记扬州土贡物产中有“半臂锦”。这次展览中,也可以看到甘肃省博物馆拿过来的两件半臂,和青海海西州民族博物馆拿过来的一件半臂,或是花纹锦,或是鸟纹锦,照片随文都有贴出来。

唐代月白色这只花卉纹锦半臂·海西州民族博物馆藏·四库全叔摄影

展览中还有一件吐蕃的绿地黄花窠鹿纹马夹,出土于青海省都兰县热水墓地出土,也很有特色,一并放在这里请大家共赏。

唐代吐蕃绿地黄花窠鹿纹马夹·海西州民族博物馆藏四库全叔摄影

半臂在唐代贵族女性中的流行,向我们展现了唐代女性奔放自由、追逐时尚、活力四射的精神面貌,以及勇于打破藩篱,冲破束缚的高远境界。虽然中唐以后半臂渐渐退场,但到了宋元后,再次成了时尚的穿着,并不断发展出新的样式,比如明代的比甲,清代的坎肩儿(马甲)。

首博《锦绣中华》展系列文章:

《沈从文赞为丝绸宝库的楚墓,出土织品巧夺天工,墓主与屈原同时代》

《湖北荆州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丝织品,华丽典雅,连复原件都美翻》

《挖防空洞挖出一座西汉大墓,出土的绢绮罗纱等丝织品精美绝伦》

《汉晋时代绚丽的锦绣诉说着丝绸之路的辉煌》

《魏晋南北朝时期,融合了西方技术的中国丝织,迭出华丽新品》

《如此雍容华贵的唐代织锦,满布鸟兽纹、翼马纹,你见过几件?》

《吐鲁番出土唐代伏羲女娲蛇身交缠图,一人持规,一人持矩》

《清丽雅致的两宋服饰与充满野逸之趣的辽金织物,你更喜欢哪一款?》

《佛教瑰宝元代织绣《妙法莲华经》,法度庄严,工艺精湛》

《600多年前窖藏的元代服饰,色彩鲜艳保存完好,然而主人成谜》

《元朝重启丝绸之路,蒙古贵族所用织锦融合了东西方特色》

参考文献:

  •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
  • 《中国古代服饰史》周锡保
  • 《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孙机
  • 《中国历代服饰艺术》高春明
  • 《美的历程》李泽厚
  • 《中国历代服装、染织、刺绣辞典》吴山
  • 注:

    • 文中照片皆为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唐代半臂襦裙图案(唐代半臂款式)链接:http://www.esxun.cn/news/53965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