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九曲黄河的(九曲黄河中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1-22 13:08:25
导读

文/籍心亮 中秋时分,应河曲县财政局副局长吴虎生、赵东坡股长之邀,偕同女儿到河曲一游。一路上经朔州、过神池、绕五寨山岔、沿黄河岸边到达河曲。一进河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笔直的两条路,两边树木葱茏,五颜六色的花草点缀其中,巍然屹立着一座四柱多顶的高大牌楼“九曲胜景”。使得河曲这颗“三晋明珠”更加璀璨夺目、熠熠生辉。我们住在了河曲县财政培训中心,丰盛的晚餐,为我们洗尘接风。大家推杯换盏,相互敬酒,气氛

文/籍心亮

中秋时分,应河曲县财政局副局长吴虎生、赵东坡股长之邀,偕同女儿到河曲一游。

一路上经朔州、过神池、绕五寨山岔、沿黄河岸边到达河曲。一进河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笔直的两条路,两边树木葱茏,五颜六色的花草点缀其中,巍然屹立着一座四柱多顶的高大牌楼“九曲胜景”。使得河曲这颗“三晋明珠”更加璀璨夺目、熠熠生辉。

我们住在了河曲县财政培训中心,丰盛的晚餐,为我们洗尘接风。大家推杯换盏,相互敬酒,气氛热烈而富有情调。饭后,沿黄河岸边观赏,灯光闪烁在河水中,徐徐的风吹来,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次日一早,我到白朴公园一览:位于黄河大街东段的平梁上,面积约2000余平米,这里有大型标志性建筑——文笔塔,是河曲县著名的旅游文化景观,非常醒目惹眼,主体部分由青砖白灰垒砌,是一座圆形实塔,高20多米,底部直径约6米,往上渐小,至顶部骤然缩为圆锥形。底座为青砖砌成的圆台,高约8米,顶部用石块铺就,直径约18米,平坦宽阔,边沿有戴石帽的砖围护栏,南北两侧各有50级台阶盘旋而上,可供游者登台览胜。

塔座下层方台朝南的一面刻有“白朴公园”四个隶体大字的石质墙壁,东、北、西三面便是文笔塔碑廊,古色古香的雕梁回廊镌刻着全国64位当代著名书法家的墨宝真迹。

碑廊、塔座、笔尖,是白朴公园的主体建筑,园内还有广场、花卉、山丘以及大片的草坪和无数的松柏,亭台楼阁下面湖水清清。最感兴趣的是九曲方阵,齐刷刷的松树,中间弯弯曲曲的小道,绕来绕去还能从进口绕出。公园融书法艺术,古建文化、园林景观为一体,贴近自然,蔚为大观。

登上文笔塔座台顶四处眺望,但见青山环绕,绿树成荫,高楼栉比,风光秀美。塔东百余米是“蒙古包式”的银河山庄,再远处是雄伟壮观的黄河大电厂;塔南有象征河曲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腾飞”纪念塔;塔西是十里黄河大街,一头连着西口古渡,一头连着大电厂,犹如一条饮黄腾飞的巨龙,又似一幅银光闪烁的玉带。

上午在河曲财政局东坡、培荣的陪同下,到石径禅院——弥佛洞一览。位于县城东北25公里的石城村,创建于民国八年。

石径禅院东、西、南三面石圪梁环抱,依山傍水,有大小、上下院落三进。整体建筑全部为砖石结构,坐东朝西,寺庙东北开一小门,过砖砌小洞,自然石阶、独木桥和“悬空界”,这便是黄河悬崖绝壁上通往弥佛洞的悬空石径,其长百余米。登临石径,俯视黄河,河水波涛汹涌,咆哮万里,惊心动魄。两岸百丈峭壁,俨然屹立。相传峭壁上仍有大禹治水的痕迹。

向北远眺,千里黄河,似一条巨龙迎面而来;极目西天,茫茫龙口,天水无际,秦阔晋舒。娘娘滩披红挂绿,平坦温柔,健美娇艳。太子滩如同中流砥柱,英姿挺拔,顶涛拒浪,力挽狂澜。观此全景,令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行于悬空石径之上,凉风习习,犹如遨游太空,顿觉飘然若仙。

弥佛洞,坐落在一处三面环山的土原上。是河曲古刹中的奇迹。它的大部分是两层共七排砖石砌成的拱形窑洞,内供如来佛、地藏王菩萨、财神、八洞神仙等塑像。窑洞外保留着砖雕,诸如“清心明性”字和“十二生肖”、“打金枝”等图案,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院内有海红树。弥佛洞的另一面缺口直接向黄河开放,垂直河面约百丈之高,尽是峭岩倒挂、飞鸟难栖的绝地。正是这绝地的腹部,天生出一个偌大的石窟,成了远近闻名的禅林胜境。窟内有洞,洞内有穴,互相穿连。石窟面阔、高深各三丈,怪石倒垂,犬牙交错,人至其中如入虎口,抵后壁南登23级石阶,观半空石洞,高深阔各约两丈, 上有石雕成的弥勒佛像,高约七尺五寸。

观完到黄河对面内蒙马栅镇市场碗托摊上品尝了牛肉碗托。

“娘娘滩”闻名遐迩,我们乘座一个八十岁的老船工用橹浆渡船。娘娘滩位于河曲县城东北7.5公里的楼子营乡河湾村,处于晋陕蒙三省交界黄河中流的一块陆州,是万里黄河河床中唯一有人居住的小岛。面积不到三百亩,北隔河水与内蒙古马栅村相望,南隔河水与河湾、娘娘口二村呼应,东望龙口峡谷中太子滩石岛昂首挺胸,傲然屹立于雪浪之中。两侧河面开阔,水流平缓。西看茫茫黄流,天水无际,咆哮千里,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往返。

娘娘滩地势平坦,如今住着三十多户人家,房屋被桃、李、杏、海红树遮盖着,绿树成荫,田园如画,鸟语花香,岛上人家,环水临波,恰似蓬莱仙境,居高临下,俯瞰全景,宛若一颗镶嵌在黄河中央的明珠,又如覆盖在黄河中央的一幅浓墨重彩山水画,惟妙惟肖别有一番情趣。阡陌纵横的田野受黄河水的滋润,述说着丰年的喜悦。娘娘滩很平实,农居、田园、湿地和卵石,构筑起了她的全部。

娘娘滩有圣母祠堂一座,相传,为祀汉文帝母薄太后而建,始建于何时,史无记载,现存单体砖石古建筑一座,塑圣母薄太后像和关于圣母生活的壁画。院内有重修娘娘滩圣母祠石碑,置放在庙旁的明代砂石碑帽与碑座,至今还留有娘娘宫殿的旧瓦片,瓦片上还有“万岁富贵”的字样。

娘娘滩特殊的区域位置和厚重的历史传说积淀了鲜明的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使这块宝岛成为晋西北旅游线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下午在东坡、培荣和任维清的陪同下,途径沙圪堵镇,原准格尔旗所在地,直达鄂尔多斯东胜区。这是一块引人瞩目的古老的土地,这里具有悠久神秘的历史,灿烂神奇的文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被黄河环绕,是内蒙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金三角”。用土语讲鄂尔多斯产业是羊(羊绒)、煤(煤矿)土(高岭土)气(天然气)。在这里看到城市建设大手笔,东胜区不压于忻州市,干净宽阔的大街,高楼林立,区委、区政府大楼前200余亩青铜文化广场,古色古香,音乐喷泉,亭台楼阁,湖水中花草点缀,朦朦胧胧的夜景,行人熙熙攘攘。鄂尔多斯广场——高大的塑像、花池,象征草原城的造型前立一碑:伊克昭盟1649—2001年。即从2001年伊克昭盟拆盟设市改为鄂尔多斯市。在这里我见到了老同学常全顺,他给我们作向导,带我们到新城区游览。当晚到伊金霍洛旗住宿。

伊金霍洛旗离成吉思汗陵很近,顺便到成陵一游。

成吉思汗陵是历史伟人成吉思汗的象征,是祭祀这位伟人英灵的神圣地方。以优美的草原环境,神秘的人文景观,显示着草原帝王陵雄姿,是著名草原文化旅游胜地。陵园以蓝天绿草之间巍然屹立的具有蒙古民族建筑风格的金碧辉煌的陵宫大殿为主体,以诸多文物景点组成。这里松柏耸立,树木成林,绿草如茵。

成吉思汗陵园入口大门,是进入成陵的标志。大门为牌坊式建筑。以蒙古民族雕刻图案装饰的乳白色牌楼,长25.6米,高16.8米,远望像是绿草中立起的蓝顶白色毡帐。白色是纯洁的象征,是吉祥的祝福。牌坊式大门上端正中悬挂原国家副主席乌兰夫题写的“成吉思汗陵”石雕牌匾,显得格外庄重。往里立着沁园春碑,宽7.8米,高1.85米,厚1米,是一块巨大的自然石,气势恢宏、古朴典雅、艺术感强,与“成吉思汗陵重修记碑”相互对称。以青松翠柏围着的圆形成吉思汗铜像广场,象征蒙古人所信仰的长生天,寓意着天地恩赐于世界博大的福禄。广场正中竖立着高大的成吉思汗出征铜像,充分体现崛起于马背上的伟大震撼山河的气度,成为成吉思汗戎马生涯的缩影。广场直径66米,铜像高6.6米,寓意成吉思汗寿年,即他活了66岁。经过铜像广场向上走去,在苍松翠柏之间展现出一条通往陵宫的宽敞整洁的台阶式步道,步道每段以九级台阶,共十一段九十九级台阶,是吉祥福禄的象征,寓意主宰人间一切的天是由九十九重天组成。从远望去,又似永不停息的河水。九十九级台阶式步道宽13米,长270米,落差21米,用紫霞花岗岩石砌成。

成吉思汗陵宫,是陵园的核心。蓝天绿草之间巍然屹立的具有蒙古民族建筑风格的三座相连接的金碧辉煌的陵宫大殿。乳白色的墙壁,朱红的门窗,金黄宝项,蓝色的云图,辉煌夺目,独具蒙古民族特色。由正殿、后殿(寝宫)、东殿、西殿、东西展厅等六部分组成。这里有许多珍贵的文物,蒙元时期各种宫廷用品和祭祀器皿、马鞍、弓箭、奶桶等。陵宫西殿壁画9个部分即草原民族、不平静的草原、抢亲、成吉思汗诞生、吉祥的祝福、也速该被害、艰苦的童年、虎口逃生、结识第一个朋友。再现了成吉思汗的诞辰及艰难的少年时代。西展厅壁画5个部分,即喜结良缘、救回妻子、投靠王汗、统一蒙古高原、塔塔儿姐妹。再现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缔造蒙古民族的戎马生涯和为振兴民族所建立的丰功伟绩。东展厅壁画8个部分,即巴勒诸纳湖盟誓、征服乃蛮部、创制蒙古通用文字、各部族归附、建立大蒙古国、祭天报世仇、喜获耶律楚材、精英荟萃。再现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建立蒙古王朝、统一中国北方,为建立多民族统一的元朝奠定坚实基础的丰功伟绩。东殿的壁画8个部分即:震惊世界的西征、敞开的国门、诏请丘处机、遥远的征战、成吉思汗石碑、忽必烈迎候爷爷、留在鄂尔多斯的佳话、永恒的丰碑。再现了成吉思汗建立横跨亚欧的伟业,打通世界东西方的通道,促进东西方文化、经贸交流,推动世界文明进程的丰功伟绩。

成吉思汗八白宫,祭祀成吉思汗及其夫人和圣物的白色宫帐,安放着象征成吉思汗灵魂的灵柩、画像和遗物等,进行供奉。

还有苏勒德祭坛、额希哈屯祭祀殿。

陵园碑亭位于大院东南、西南两角,是人们摄影成吉思汗陵宫的最佳处。亭里立着高大的石碑,碑亭为八柱、双层檐、琉璃瓦顶,碑座为大石龟。一座为“成吉思汗”碑,一座为“成吉思汗陵”碑。蒙汉文雕刻的碑文,概括地介绍了成吉思汗艰苦创业的戎马生涯和成吉思汗陵经历几个世纪变迁的沧桑历史。

从成吉思汗陵往回返,经过了旅游区,我们又进去一览。成吉思汗陵旅游区总面积80平方公里,一个气势宏伟的旅游景区展现在旷野上,是成吉思汗陵周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里有风景道一条,铁马金帐群雕声势浩大,骑马、射箭的勇士栩栩如生,树林花草装点在其中,亭台楼阁均匀地分布在园子四周。亚欧广场展现了当年元朝的版图,中国面积3200万余平方公里,横跨欧亚大陆,相当于现在的三个半中国。最里边有蒙古历史文化博物馆,展览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图片。

我站在这古帝王陵上沉思片刻,仿佛看到了古战场金戈铁马、弯弓射箭的壮观场面,仿佛看到了一代天骄叱咤风云,西征东战的鲜活面容,仿佛看到了湮没的黄尘古道,荒芜的烽火边城。

游览完已近中午,车急速前行,到达陕西神木县尔林兔镇,有一景点叫红碱淖,是一处天然内陆溪水湖泊,面积达67平方公里,储水可达72亿立方米,湖为三角状,湖岸线长43.7公里,平均水深8.2米,星星点点有几条游船,这里的水显得温柔,浪显得婀娜,细软的沙子在岸边舒展着,人们在沙子上躺着、座着、观赏着清清的湖水。我们先是挽起裤子下去,后来索性脱了裤子去水中游泳,水有点凉,微风吹来,十分惬意。

沿路经大柳塔镇、府谷县到保德县。保德县城与府谷县一河之隔,在黄河岸边,背山靠水,风景优美。晚上到黄河岸边观赏夜景。次日早上到县城大街散步,有几个机关门口正铺着草坪,中街上有一条巷,两边墙壁绘着保德近期保护旧城,建设新城的规划图。领略了晋西北小城的风光和城市建设情况。

一天半的旅游之后,又返回了河曲县。为了加深对河曲县的印象,我漫步在十里黄河大街,一眼望不到头,大街两旁门店、单位,高楼林立,转到旧城街上仍是老样子,找到了二轻局的大楼。停留片刻,不由回忆起过去的一幕幕——22年前的1988年12月忻州地区二轻局十四个县的会计,汇聚在河曲县召开年终决算会议,而今伫立在这楼前,心中不知是一种啥滋味?此时彼时,变化如此巨大,熟悉的面孔又浮现在眼前。

42年前的1968年,在学校里吟唱着“曲峪是个好地方,公社带来了新气象,满山遍野花果树……”,曲峪就在河曲巡镇镇,曲峪和王海元的名字当时风靡忻州、山西。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在代县工作过的县领导任志华、宣明仁、郑红光、王书东等先后来河曲主政一方,领导着河曲人民改造着河曲,建设着河曲,发展着河曲。才出现了今日的河曲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经济腾飞的局面。

九曲黄河之行,使我亲历黄河咆哮奔腾、气势磅礴、十分壮观之景,人文景观文化底蕴博大精深,黄河两岸的东胜、准格尔旗、神木财政收入均在70亿元左右,城市建设动作大、规模大、很气派,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九曲黄河的(九曲黄河中九)链接:http://www.esxun.cn/news/53948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