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 » 正文

大蒜病虫害防治措施及大蒜的种植管理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26 10:14:55
导读

蒜是一种具有浓烈的蒜辣气的半年生草本植物,可供食用,更多地用于调味,也可入药。大蒜至今已经具有几千年的种植历史,具有抗癌的功效,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那么如何提高大蒜的产量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大蒜栽培管理技术吧。1、精耕细作, 施足基肥。 根据大蒜根系生长和分布特点以及吸收能力, 要求深耕细耙、精细整地。

蒜是一种具有浓烈的蒜辣气的半年生草本植物,可供食用,更多地用于调味,也可入药。大蒜至今已经具有几千年的种植历史,具有抗癌的功效,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那么如何提高大蒜的产量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大蒜栽培管理技术吧。

1、精耕细作, 施足基肥。

根据大蒜根系生长和分布特点以及吸收能力, 要求深耕细耙、精细整地。在前作收获后应及时施基肥, 每苗施腐熟有机肥5000—7500kg, 大蒜专用复合肥20—30kg, 或尿素10—15kg、磷肥15—30kg、钾肥20—40kg。均匀撒施, 然后立即耕地, 翻*深20—30cm, 细耕细搂2—3遍, 使肥与耕层*充分混匀, 做到地平肥匀。播种前整地做墒, 一般墒面宽1.7m、长8—10m, 墒距20—30cm。

2、适期播种, 合理密植

(1) 适期播种。播种期应适当提前, 提前到8月中下旬—9月初, 这样既能满足种辩萌发所需的适宜温度 (16—20℃) 又能在越冬期前达到5—7片叶展开, 可安全越冬。

(2) 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大蒜优质高产的关键措施。栽培适宜密度应掌握在每亩栽3—4万株, 株距为6—8cm, 行距为20cm, 每亩用种量应在150—200千克, 比原用种量稍低。另外, 大蒜瓣播种宜稀, 小蒜瓣播种宜密。

(3) 播种方法

播种有开沟点播和打孔点播两种方法。开沟法就是从墒的一侧以20cm的行距用角锄开5—6cm深的浅沟, 在沟内按6—8cm的株距整齐一致地摆蒜, 播后顺手覆*。整墒播完后将墒面*搂平。打孔法就是按计划的株行距, 用蒜踏打孔播种。蒜踏齿长10cm左右, 齿距即是株距, 播种时打孔深6—7cm, 孔粗以能顺利播入种瓣为准, 点种后用*填实孔眼即可。

3、加强田间管理。

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田间各项经济有效的管理措施是获得大蒜优质高产的主要环节。

(1) 发芽期管理。大蒜适期播种后10—20d即可出苗, 此时应保持*壤湿润, 利于出苗快而齐。但不能过湿, 否则易造成闷芽, 烂根、烂母、缺苗断垄且苗瘦弱、表*板结, 不利于出苗。积水时要及时疏通沟系, 排水降渍。

(2) 苗期管理。大蒜齐苗后, 应控水促根, 不旱不浇, 浇后松*。越冬前适当蹲苗, 结合中耕及时除草, 防止草荒, 为使幼苗生长健壮, 提高耐寒力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须视苗情和地力, 及时追氮、钾肥1—2次, 首次在齐苗后追施“提苗肥”每亩施碳铵10—20千克兑水顺行浇施, 浇后要浅锄。第二次在越冬前追施腊肥, 每亩用腐熟的农家肥2000公斤左右。

(3) 花芽、鳞芽分化蒜苔伸长期管理。烂母后大蒜开始独立生活, 此时花芽、鳞芽开始分化, 营养生长旺盛, 叶片全部长出。此期的栽培目标是大肥大水催苗、催苔、催头。如遇多雨, 应注意排涝降渍和浅锄松*, 以水调肥, 促进蒜苔生长和蒜头发育。烂母前5—7天追施一次孕苔肥, 每亩施尿素15—20Kg、钾肥15—20kg, 或大蒜专用肥15—20kg。追肥后即浇水, 以利*壤吸收。

(4) 蒜头膨大期管理。蒜头膨大期是夺取蒜头优质、高产、高效益的关键时期, 此期应及时采苔、采苔时尽量少伤叶片, 进一步加强肥水管理, 视苗情和地力, 在浇催头水时, 适量追施1次速效化肥, 每亩用尿素5kg。

(5) 适期收获蒜头:适期收获是提高蒜头产量、质量的最后一环。收获过早、蒜头嫩而水分高, 组织不充实、不饱满, 晾干后易干瘪、低产、质劣, 收获过迟、蒜皮发黑、散瓣裂瓣蒜增多、商品性下降。

4、加强大蒜病虫草害防治。

(1) 草害防治

采取农业防除为基础, 化学防除是关键的策略, 并综合运用。农业防除法采用:深翻整地、中耕除草、轮作换茬等措施。化学防除法:大蒜播种后出芽前防禾本科草用48%氟禾灵200—250毫升, 或33%除草通200—250毫升, 兑水40—60升均匀喷雾。或在禾草2—4叶期, 每亩用5%禾草克乳油50—70毫升, 兑水30升喷雾。阔叶草的防除是在大蒜出芽前每亩用50%扑草净80—100克, 兑水30—40升, 或24%果尔50毫升, 或37%抑草宁170毫升, 兑水50—60升喷雾。使用除草剂要求*壤湿润, 有利于草籽发芽, 才能发挥除草剂的除草效果。

(2) 大蒜病毒病防治方法

a、农业防治。推陈出新广泛运用脱毒蒜种。消灭大蒜植株生长期间及贮藏期间的蚜虫、蓟马等传毒媒介。大蒜田周围不要种植其它葱属作物, 如大葱、小葱、韭菜等。实行3—4年轮作, 避免与其它葱属作物连作。从幼苗期开始, 及时拨除发病植株, 以减少病害传播。

b、药剂防治。发病初期每亩用1.5%植病灵乳油1000倍液, 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 或83增抗剂100倍液, 每隔10天喷1次, 连续喷2—3次。

(3) 大蒜黄萎病防治方法

a、农业防治。此病为*传病害, 种植户应实行3—4年轮作, 为避免与其它葱属作物连作, 控制*壤含水量, 此病在*壤含水量过高时及易发病, 应注意防涝排水。及时拔除病株, 减少*中病原菌积累, 不用病残体堆肥。

b、药剂防治。播种前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8—9克/平方米或福美双1—2克/平方米, 进行*壤消毒, 在发病初期用65%敌克松膏剂兑水稀释500—800倍药液进行喷雾或灌根。

以上就是大蒜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只有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田间各项经济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获得大蒜优质高产。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大蒜病虫害防治措施及大蒜的种植管理技术链接:http://www.esxun.cn/news/5264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