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 » 正文

花生种植如何才能实现高产?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25 14:33:04
导读

很多农民朋友都想进一步提升花生栽培的产量与品质,从而提升经济收益,那么对花生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推广显得很有必要,也是当前广大花生种植户的迫切需求。 1 播前准备1.1 品种选择结合当地的肥水条件、生态气候、*壤肥度及耕作技术, 选择相适应的品种, 为确保花生优质高产, 需考虑花生品种的抗逆性抗病性。如在肥沃程

很多农民朋友都想进一步提升花生栽培的产量与品质,从而提升经济收益,那么对花生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推广显得很有必要,也是当前广大花生种植户的迫切需求。

1 播前准备

1.1 品种选择

结合当地的肥水条件、生态气候、*壤肥度及耕作技术, 选择相适应的品种, 为确保花生优质高产, 需考虑花生品种的抗逆性抗病性。如在肥沃程度较高的*壤中, 可选择增产潜力大、开花结果较集中且耐肥抗倒品种。可选择的品种有潍花8号、鲁花11号和潍花10号, 这些品种能够保证花生的纯度与品质, 也有着超过95%的发芽率, 产量能得以保障。

1.2 种子准备

1.2.1 种子处理

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的目的在于缩短花生发芽至齐苗的时间。晒种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将花生带壳暴晒3天左右, 打破种子休眠状态而促熟, 起到杀菌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提升发芽率。播种前的5~7天进行剥壳, 不可过早剥壳, 否则失去果壳保护的种子容易感染病菌霉菌, 造成发芽率下降。挑选颗粒饱满的种子, 将剥壳之后的小粒、破损粒以及病霉粒予以剔除, 选出无病害种子进行播种。

1.2.2 药剂拌种

播种前进行药剂拌种, 能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预防。通常选用0.3%的多菌灵进行药剂拌种, 若想实现防治地下害虫, 则选用3%的氯丹乳油进行拌种;要想加快根瘤形成速度, 可选用钼肥和根瘤菌剂进行药剂拌种, 进而强化花生种子的固氮作用。

1.3 整地起垄

花生栽培需选择砂质*壤或轻砂*壤, 并确保有深厚活*层、疏松耕作层以及钙质与有机质含量丰富, 不可栽培在盐碱地、涝洼地。播种前需整地起垄要, 确保地面整平, 无粗大*块。规格为垄面宽50cm, 垄高15cm, 按照85~90cm起垄, 一畦两行, 行的外侧需大于10cm, 行内间距在35~40cm左右。

2 播种措施

2.1 适时播种

结合气候特点, 当地的播种时间为4月末至5月初, 根据气候适度调整时间, 避免因恶劣天气导致花生的发芽率降低, 确保花生的生长期与当地雨季重合, 这样花生的生长速度则会加快, 保证最终产量与品质。若播种时间过早, 虽出苗率高, 但伏果量的增多会直接影响花生的产量;若播种时间过晚, 则无法保障超大果的花生产量。

2.2 播种技术

2.2.1 具体方法

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通常采取垄作与平作, 播种分为沟播与穴播, 沟播指用器具挖沟, 一边挖沟一边埋种, 进行覆*填压;穴播指人工开穴, 每穴埋种2粒左右, 进行覆*填压。如需用到地膜对起垄畦作的花生进行覆盖, 则通常是先进行播种, 在进行地膜覆盖, 每穴保证2粒种子, 间距为15~18cm, 深度为3~5cm, 每亩播种穴数为8000~10000左右。

2.2.2 合理密植

合理的种植密度是实现高产的关键因素, 种植密度需结合不同*壤肥力、花生品种、当地气候条件决定, 只有确保单位面积内的花生个体与群体和谐发展, 则能确保最终的产量与品质完好。单位面积内的穴株数与穴数是花生栽培密度的主要阐述, 最适宜的栽培密度为每亩地7500~9000穴, 每穴播2粒种子最为适宜。若为中肥田, 可栽培8000~8500穴大果品种, 或是8500~9000穴中小果品种;若为贫瘠地, 可栽培9000~10000穴中小品种。

2.2.3 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生产要比露地生产增收超过30%, 地膜覆盖生产的花生成熟期早、出仁率与饱果率更高。花生栽培所用的地膜材质为专用的与乙烯透明薄膜, 厚度保持在0.005~0.008mm, 能够被果针穿透, 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在进行地膜覆盖时, 要紧贴着地面拉紧, 铺平整之后用小*块进行间隔压实, 避免地膜出现损坏。

3 田间管理

3.1 科学施肥

选用有机肥予以施加, 根据实情进行无机肥配合施加。可选择*杂肥, 用量为35~55t/hm, 腐熟鸡粪用量为10~14t/hm。若需施加硫酸钾, 用量约为220~300t/hm, 过磷酸钙用量为500~900t/hm。进行催苗时期, 还可进行适量的尿素添加, 用量为150~170t/hm左右, 还需结合花生的实际生长情况去施加其他肥料。花生成熟时, 根系的营养吸收会变弱, 这时候便向叶子喷施尿素和过磷酸钙上澄液, 用量为每亩750kg左右, 可有效防止叶片过早衰落, 确保花生果实的饱满度更高。

3.2 清棵蹲苗

当花生幼苗呈两片真叶且齐苗时, 可进行覆*清除工作, 将幼苗周边覆*扒开并清棵, 放出幼苗每队侧枝。待幼苗呈四片真叶时, 则需要对水分进行把控实行蹲苗, 不可任由花生幼苗疯长, 应确保其根系吸收更多的养分, 只有形成矮壮苗, 才能实现花生的优质高产。

3.3 水分管理

在花生的开花下针时期, 是水分最为敏感时期, 结荚期需水最多时期, 花生结荚时期要确保*壤有充足水分。在收获之前的21~35天之内要保证足够的水分与*壤墒情, 避免黄曲霉毒素的感染。

4 收获贮藏

通常, 花生的收获时间为花生植株的中下部叶片逐渐变黄且脱落, 昼夜平均温度低于12℃后进行收获, 一般在9月的中下旬, 种田可提前2天收获。留种的花生需保证收获3天内不打霜, 温度不可低于1℃, 否则不宜收获。收货时需保证果实朝阳, 晒5~10天后再摘果, 避免果实淋雨而发生霉变。

摘果后将花生果摊开日晒, 待含水量小于10%且气温降至10℃时进行装袋。果实袋要保证透气, 贮藏库房要保持良好通风且干燥, 不可与化肥、农药混放。

以上就是今年的花生高产种植技术的全部内容,欢迎广大花生种植户来 网学习!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花生种植如何才能实现高产?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链接:http://www.esxun.cn/news/5249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