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 » 正文

沂蒙山区丹参根腐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22 08:55:07
导读

目前,临沂市丹参的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但是丹参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出现根腐病症状,并且发病田块在逐年增多,对其产量、品质影响极大,丹参田间病株率达20%~50%,如果不及时地采取措施,会造成毁灭性的危害。 1.生物学特性丹参为多年生草本,根赤红色,其木质部导管束则为灰黄色或黄白色,并呈放射状排列。主要的药用价值为

目前,临沂市丹参的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但是丹参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出现根腐病症状,并且发病田块在逐年增多,对其产量、品质影响极大,丹参田间病株率达20%~50%,如果不及时地采取措施,会造成毁灭性的危害。

1.生物学特性

丹参为多年生草本,根赤红色,其木质部导管束则为灰黄色或黄白色,并呈放射状排列。主要的药用价值为根部,气微,味微苦、涩,以条粗壮、色紫红者为佳。

2.生长特性

气候要温暖湿润,且有充足的阳光。其本身比较耐寒,湿度要适宜,怕干旱与积水。在*层深厚肥沃中性、微碱、微酸性的壤*和砂壤*均可栽培。沂蒙山区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丹参种植。

3.危害症状

丹参根腐病是木贼镰刀菌侵染引起的一种*传病害,主要对丹参的根部进行危害。该病害多发生于高温多雨季节,最开始危害须根、支根,导致其变褐腐烂,然后逐渐蔓延到主根,直至整个根部出现腐烂,这时根部的外皮呈黑色。随根部的继续腐烂,会导致地上的茎叶逐渐枯萎,最终全株枯死。此病多发生在5~11月份。

4.病原

病原为木贼镰刀菌(Fasarinm equiseti),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瘤座孢科,镰刀菌属真菌。

5.发病条件及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厚垣孢子和菌核在*壤中或种根上越冬,成为丹参根腐病的初次侵染来源。第2年4月下旬开始发病,5月始见, 一直延续到11月,7~8月是发病盛期,9月以后逐渐减少。病菌主要是从根毛和根部的伤口侵入根系,也可直接侵入。潜伏期一般为10~15d。病菌在*壤中可存活5~15年。本病在日平均气温16℃~17℃时开始发生, 最适温度27℃~29℃,在雨水多,*壤湿度大,不利于植株生长的条件下,病害蔓延迅速。尤其是久旱突雨常突发。蛴螬等地下害虫和线虫的危害会给根茎造成伤口,利于病原菌侵入,因此,地下害虫及线虫危害重的地块发病也重。

6.防治方法

不同茬口、品种、气候、田间管理等均可影响丹参根腐病发生, 因此丹参根腐病的防治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注意选择繁殖材料。近年来人工栽培丹参,主要选择用种子育苗移栽进行丹参生产, 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无性繁殖老种根带病的问题, 这是防治丹参根腐病的基础。

(2)栽培前进行种苗消毒处理。每亩用1 kg 70%敌可松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细*3kg,于下种时撒入穴内,有一定防治效果;插穗和芦头消毒, 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插穗和芦头3~5min,晾干后下种;栽种前浸种根。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蘸根处理10min晾干后栽种。

(3)严格选择种植地块。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壤*和砂壤*田块种植, 确保滤水性好并透气; 地势最好有10°~15°的坡度, 如地势平坦, 采用高畦深沟栽培, 防止积水, 须挖较深并密布的渗水沟。

(4)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多施有机肥,增施磷肥、钾肥,遇到连阴雨天气和*壤湿度较大时,及时中耕松*,疏松*壤,增加*壤透气度,可有效预防和减轻丹参根腐病的发生。同时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并用生石灰处理病穴。

(5)实行轮作倒茬。合理轮作,可抑制*壤菌的积累,因*壤带菌,丹参连作发病早,病情重,蔓延迅速。最好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5年,特别是与葱蒜类蔬菜轮作效果更好,以减少病原基数,降低发病率。

(6)化学防治。生长期施药,在丹参发病初期用杀菌剂在病株根周浇灌, 可控制病害蔓延, 常用的农药有50%灭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敌可松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或96%硫酸铜1000倍液, 或3%农抗120水剂100~150倍液, 每隔10~15d防治1次,连续3~4次。

以上就是沂蒙山区丹参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种植了丹参的药农朋友们可以多多学习这篇文章。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沂蒙山区丹参根腐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链接:http://www.esxun.cn/news/5226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