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 » 正文

牛病毒性腹泻如何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症状诊断及防治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22 08:39:21
导读

牛病毒性腹泻是因为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传染病性疾病,这种病也被称为牛黏膜或者是BVBD。黏膜病毒在被感染的牛体内大量生长,破坏了牛本身的免疫机制,造成牛群之间的恶意传染。在世界范围内,该疾病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因为这种腹泻病毒可以感染牛,羊,猪,鹿等各种种类的动物,感染对象

牛病毒性腹泻是因为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传染病性疾病,这种病也被称为牛黏膜或者是BVBD。黏膜病毒在被感染的牛体内大量生长,破坏了牛本身的免疫机制,造成牛群之间的恶意传染。在世界范围内,该疾病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因为这种腹泻病毒可以感染牛,羊,猪,鹿等各种种类的动物,感染对象非常广泛,而且任何的直接接触或者是间接接触都有可能使这种病情得到极大地传播。因此养殖人们要对牛腹泻症状保持重视。下面小编将详细的为大家介绍牛病毒性的腹泻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一、牛病毒性腹泻的疾病诊断:

1.临床症状的观察:多数牛发病时不表现临床症状,即使是牛群中发生了少数轻型病例,但是有时也会引起全牛群突然发病。对于急性病牛病来讲,最典型的症状是体温升高达40~42℃,并且发生粪便水样、恶臭,有大量粘液和气泡的腹泻,而且会持续1~3周左右。慢性病牛,出现间歇性腹泻,表现消瘦、生长发育受阻,有的出现跛行等现象。这类一般有会持续2~5个月,病情非常长。

2.对死牛的解剖和检验:在解剖死牛的时候,如果消化道,口腔粘膜、食道,淋巴结和整个胃肠道粘膜充血、出血、水肿,糜烂或者是整个消化道淋巴结发生水肿,那么就是牛病毒性腹泻的典型症状。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病进行确诊的时候,必须进行病毒分离,或进行血清中和试验及补体结合试验之后才可以确认,一般来讲,实践中我们常用到的是血清中和试验法。

3.牛病毒性腹泻病症的类型

3.1 急性牛病毒性腹泻

急性牛病毒性腹泻症状是病毒进入身体中是以呼吸道和消化道作为主要通道的, 在鼻窦、口腔、肠黏膜上进行病毒繁殖。当病毒进入血液中, 就会引发病毒血症。

3.2 慢性牛病毒性腹泻

牛患有慢性牛病毒性腹泻症状, 会表现为发育不良、食欲不振, 腹泻是间歇性的。在对这种病症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 要与疫病流行状况相结合, 具有针对性地治疗。

二、传播方式:

接触性传播:牛病毒性腹泻的接触性传播包括两种, 即直接接触的方式、间接接触方式。牛患有毒性腹泻疾病之后, 分泌物、血液、排泄物等等中都有病毒, 无论是直接接触, 还是间接接触, 都会被感染上这种疾病。

三、牛病毒性腹泻防治措施:

1.对疫区要强化管理工作

对于已经感染病毒性腹泻的牛要强化管理饲养工作, 对疫区加强管理, 根据牛的病症具有针对性地治疗, 以降低由于牛病毒性腹泻导致的损失。对疫区所有的牛要投喂抗生素, 以提高牛的身体抵抗力, 避免细菌性感染。对疫区环境以及饲养工具都要定期消毒。外来人员一律不可以进入疫区, 以避免对断奶的牛以及转群的牛产生应激作用。在治疗中, 可以采用将病毒从血液中分离的方法, 将疾病抵抗力较弱而导致持续性病毒感染的牛及时淘汰。

2.对购进的牛要严格检验

对于购进的牛要做好健康检验工作, 特别是从外地调运的种牛, 检疫工作要严格, 避免购进患有疾病的牛。特别是患有病毒性腹泻的牛和病毒持续性感染的牛, 一定不可以购进, 以避免病毒大面积传播。

3.对牛采用灭活苗免疫措施

对牛采用灭活苗免疫措施, 以避免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传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 不同年龄段的牛群都会感染, 对养牛业造成威胁。对于进口的动物, 需要严格检疫以防止疾病传播。

以上就是关于牛病毒性腹泻介绍及防治措施。对于牛病毒性腹泻, 要找到发病的根源是非常难的, 要建立这种病根治有效的方法, 仅仅采用疫苗预防效果是不理想的。只有将系统化的防疫检验措施建立起来, 才是避免牛病毒性腹泻的传播的有效途径。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牛病毒性腹泻如何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症状诊断及防治措施链接:http://www.esxun.cn/news/5224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