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 » 正文

稻鱼共育养殖模式案例(附稻鱼共育生态控害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21 10:03:46
导读

稻鱼共育是近几年较为热门的生态养殖模式,该养殖模式让水稻种植户实现水稻和鱼类的双丰收的双赢局面。下面小编就和您讲讲稻鱼共育生态控害技术。 1、项目概况 1.1 示范2 0 1 6年榕江县实施稻鱼共育生态控害技术项目示范安排在榕江县寨蒿镇三洲村,项目涉及5 0户,面积6.5 h m2,项目示范区排灌方便,田间*壤有机质丰富,肥

稻鱼共育是近几年较为热门的生态养殖模式,该养殖模式让水稻种植户实现水稻和鱼类的双丰收的双赢局面。下面小编就和您讲讲稻鱼共育生态控害技术。

1、项目概况

1.1 示范

2 0 1 6年榕江县实施稻鱼共育生态控害技术项目示范安排在榕江县寨蒿镇三洲村,项目涉及5 0户,面积6.5 h m2,项目示范区排灌方便,田间*壤有机质丰富,肥力上等。

1.2 应用推广

应用推广面积1 8 8 h m2,分布在全县1 9个乡镇。

1.3 水稻品种选择

选择抗倒伏、高产、优质,耐肥性强、抗病害、生长期适中的水稻品种。示范区内要求品种一致,示范区内的水稻品种为锡利贡米稻。

1.4鱼苗品种

项目区内的鱼苗由榕江县水产站统一供给,品种为本地鲤鱼。

2、技术措施

2.1 田埂加高、加固、防渗

田埂顶部宽0.3~0.5 m,埂高要高出田面0.3 m以上。春季油菜采收之前,检查实施稻田养鱼田块的田埂是否够高、渗漏、崩塌。如高度不够,要将田埂加高,崩塌点及时修缮夯实,确保保水、不渗漏。

2.2 耙田开沟

将养鱼的田块灌水耙平,开挖鱼沟、环沟。

插秧前,在稻田中先开挖鱼沟,在田内开挖“十”字、“一”字或“井”字形鱼沟,宽为0.5~0.6 m,深0.3 m,鱼沟的宽度和深度可根据养鱼田块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鱼沟占田块面积的5%左右。安装进排水设施。稻田进排水口设在相对的田埂上或对角线田埂上,可使整个稻田的水顺利流转,用石料或砖砌成,并在进水口和排水口安装拦鱼栅。

2.3 水稻栽插技术

合理密植、稻鱼共育示范宽窄行规范化栽插,插秧时结合田间肥力情况适当调整密度,尽可能保持每6 6 7 m2苗数在1万穴左右。

2.4 鱼苗投放

当移栽秧苗返青后及时投放鱼苗,每6 6 7 m2投放1 0 0 g/尾的鱼苗5 k g左右。鱼苗投放后,适当投喂生态鱼料:如菜枯、米糠、酒糟、玉米糟、玉米粉、发酵豆腐渣、瓜菜类、熟猪食等。

2.5 田间管理

稻秧返青后,田间水稻病虫害不同程度发生,结合看田水,加强对水稻病虫害发生动态的观察。

鱼病防治,以防为主,治为辅,防治结合。定期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环沟、鱼沟进行消毒处理。

3、效益评估

3.1 田间病虫发生情况

2 0 1 6年实施的稻鱼共育控害示范区内示范田和示范区内空白对照田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见表1。

表1 稻鱼共育稻田病害虫发生情况

稻鱼共育生态控害技术

从表1可以看出,2 0 1 6年两迁害虫(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在示范区发生为害程度不重,为轻度发生,示范田、对照田都不进行药剂防控,全都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因此,控害效果不是很明显,稻鱼共育仅对稻飞虱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对纹枯病没有防治效果,后期示范区比对照田纹枯病发生更重。

3.2 产量比较

示范区水稻测产,示范区选择同一品种的高、中、低3种类型田各两块进行测产,测产方法有理论测产和实割实测,并将示范区内各种类型田占的比例作评估,算出加权平均产量,得到的产量结果与对照田作比较,同时也与2 0 1 6年全县平均单产比较,算出增产率。

示范区每6 6 7m2加权平均产量4 2 8.8k g;对照田每6 6 7m2产量4 1 4.3k g;全县每6 6 7m2平均产量4 1 4.6 k g。

3.3 鱼产出

示范区每6 6 7m2鱼产量为2 5k g;对照田每6 6 7 m2鱼产量为0 k g。

示范区较对照田每6 6 7 m2增产1 4.5 k g,增产率为3.7%,较全县每6 6 7 m2平均增产1 4.2 k g,增产率为3.4%,示范区增产效果不明显。但是,单位面积增效为:每6 6 7 m2产出鲜鱼2 5 k g(每6 6 7 m2投放鱼苗5 k g),每6 6 7 m2收鲜鱼2 0 k g,鱼苗价格4 0元/k g,鲜鱼价格4 0元/k g,折算项目区每6 6 7 m2单位面积收益1 0 0 0元。扣出每6 6 7 m2鱼成本2 0 0元,每6 6 7 m2增效8 0 0元,加上水稻每6 6 7 m2增产1 5.4 k g,折价1.6元/k g,每6 6 7 m2增效2 3.2元,累计每6 6 7 m2增效8 2 3.2元。与对照区比较,每6 6 7 m2增效8 2 3.2元,示范区累计增效产8.0 2万元。投产比为1∶4.1。效益显著。

4、小结

稻鱼共育生物控害对水稻的增产效果不太明显,但农田效益收入增加是非常可观的。生态控害也有一些担忧,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长期的深水灌,不利于水稻分蘖,也有可能加重水稻病害的发生,造成水稻产量下降。如水稻纹枯病示范田就比对照田发生重。

2)稻鱼共育,鱼喜欢集中在鱼沟里,对于一些贪念之人有可乘之机,这样会对项目实施农户带来惨重损失。

3)稻飞虱发生重的年份,如不施农药辅助防治,也会造成水稻严重减产。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稻鱼共育养殖模式案例(附稻鱼共育生态控害技术)链接:http://www.esxun.cn/news/5201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