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咖啡豆如何冲咖啡(咖啡豆冲咖啡步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1-10 11:09:08
导读

对于一款陌生的咖啡豆,很多人会不知道如何冲泡,特别是一些价格比较贵的豆子,会因为害怕冲不好而不知所措。因此就来分享一下如何简单地设定陌生咖啡豆的冲泡方案。咖啡豆首先第一点,先简化自己的冲煮框架。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冲煮习惯与冲煮思路。而冲煮思路则是直接影响到制定冲煮方案的复杂度。比如有些人会针对每一款咖啡豆,并为其由头到尾定制出一套专属的冲煮方案。有些人会把接触过的咖啡豆进行归类,用2-3套冲煮方

对于一款陌生的咖啡豆,很多人会不知道如何冲泡,特别是一些价格比较贵的豆子,会因为害怕冲不好而不知所措。因此就来分享一下如何简单地设定陌生咖啡豆的冲泡方案。

咖啡豆

首先第一点,先简化自己的冲煮框架。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冲煮习惯与冲煮思路。而冲煮思路则是直接影响到制定冲煮方案的复杂度。比如有些人会针对每一款咖啡豆,并为其由头到尾定制出一套专属的冲煮方案。有些人会把接触过的咖啡豆进行归类,用2-3套冲煮方案来涵盖。

我认为,把冲煮思路简单化,只考虑影响大的冲煮参数变量,能更快更好地去制定出陌生咖啡豆的冲煮方案。豆单上有五十多种咖啡豆,但冲煮方案就只有两套,一套是冲浅烘的,另一套是冲深烘的。

通过所遇见的咖啡豆的特性粗糙地归类为浅烘与深烘两类冲煮方案。而这两套冲煮方案的泛用性很高,对于很多咖啡豆来说,都可以冲出其风味特点出来。在主要参数中,把粉量、比例、手法设置为一样的,这些都与我们的冲煮习惯有关,保持一样能更好地适应。

不同点是水温、研磨度、滤杯。这些参数是直接针对不同特性(烘焙度)的咖啡豆进行调整的。比如浅烘咖啡比较耐萃,因此会用到较高的水温与较细的研磨,深烘咖啡则是容易过萃,因此会用较低的水温与较粗的研磨。搭配的滤杯道理一样,V60更容易使萃取出来的咖啡风味丰富,层次高;Kono更容易使萃取出来的咖啡口感饱满醇厚。

因此,第一步做法是,先把之前所接触过的咖啡豆之间的特点(共性与差异)进行梳理归类,再根据各类豆的差异总结出与之匹配的泛用性高的冲煮方案,每种冲煮方案的泛用性越高越好,越简单越好。(利用烘焙度作为差异点只是其中一个分类方法)

这个是为制定陌生咖啡豆冲泡方案的前提。

下午茶(hario V60&kalita155手冲咖啡)

第二步就是识别陌生咖啡豆是属于你已经分好的哪一类。如果是以烘焙程度划分的,那么只需要辨别咖啡豆属于浅烘豆还是深烘豆,就可以使用相应的冲煮方案。

判断烘焙度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根据标签上的风味描述,如果是花香、水果类比较酸的描述就是浅烘咖啡,如果是坚果可可焦糖类比较苦的描述就是深烘咖啡。

如果没有风味描述的标签,那么就需要通过咖啡豆的颜色来判断烘焙程度了,浅烘咖啡豆的颜色一般是浅褐色到深褐色之间,深烘咖啡豆的颜色一般是深褐色到黑色之间。

随着不断地冲泡与总结,渐渐地会发现咖啡豆并不是非浅烘就是深烘。浅烘到深烘之间是一条线而不只是两个点。于是会慢慢把原来的浅烘与深烘冲法上衍生出第三类,中度烘焙咖啡豆。(表面上是增加了冲法,实际上是把原来的分类进一步细分,更准确)

再随着不断地积累与总结,你又发现同样是浅烘咖啡,但有些咖啡更加耐萃,比如瑰夏咖啡豆,于是再一次进行更合理的归类。

以此往复……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在面对陌生的咖啡豆时,就可以依据新豆子的特性来与记忆中的豆子特性进行匹配,找到合理的冲泡方法,同时也是不断地进行方案的完善,因为当前冲煮方案可以冲出这款豆子不错的风味,但也存在可以进行优化参数来冲出更好风味的方案进行探索。

- END -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咖啡豆如何冲咖啡(咖啡豆冲咖啡步骤)链接:http://www.esxun.cn/news/51919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