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 » 正文

玉米苗期有哪些常见病虫害? 玉米苗期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14 10:20:57
导读

在玉米生产的早期,即苗期,田间有多种病虫的发生及危害,影响玉米植株的正常生长,造成玉米后期减产。正确识别玉米苗期常见病虫的危害症状和危害特点,并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对玉米造成的损失,提高玉米产量。 1 根腐病1.1症状玉米苗期感病后,根系变褐、腐烂、胚轴缢缩、干枯,根毛减少,次生根无

在玉米生产的早期,即苗期,田间有多种病虫的发生及危害,影响玉米植株的正常生长,造成玉米后期减产。正确识别玉米苗期常见病虫的危害症状和危害特点,并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对玉米造成的损失,提高玉米产量。

1 根腐病

1.1症状

玉米苗期感病后,根系变褐、腐烂、胚轴缢缩、干枯,根毛减少,次生根无或少有,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造成玉米减产。

1.2防治技术

1.2.1农业防治

播种前,可用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包衣,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加强田间栽培管理,喷施叶面肥;湿度大的地块,进行中耕除湿,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

1.2.2药剂防治

发病严重的地块,可选用72%代森锰锌·霜脲氰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代森锰锌·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玉米苗基部或灌根部。

2 顶腐病

2.1症状

叶片感病后,中上部叶片失绿、畸形、皱缩或扭曲;边缘组织呈黄化条纹和刀削状缺刻或叶尖枯死。

2.2防治技术

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菌毒清水剂、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等喷雾。

3 粗缩病

3.1症状

该病是通过灰飞虱传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感病植株,叶片浓绿,节间缩短,叶片僵直、宽短而厚,簇生如君子兰状。心叶细小,叶脉呈断续明脉,叶片背部叶脉上产生蜡白色脉突。

3.2防治技术

种植抗病或耐病品种,用噻虫嗪、吡虫啉等内吸性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以减轻灰飞虱的为害。间苗时,拔除病苗,并带出田外深埋处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可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发病。

4 矮花叶病

4.1症状

苗期感病,叶脉间形成长短不一、颜色深浅不同的褪绿条纹。脉间叶肉失绿变黄,形成明显的条纹症状。

4.2防治技术

该病是由蚜虫传毒引起的病毒病,防治该病时,应采取治蚜防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晚播,避免或减少蚜虫传毒。可用吡虫啉或专用种衣剂拌种防治蚜虫,压低传毒介体数量。及时拔除田间病苗,减少传毒机会。

5 小地老虎

5.1为害特点

小地老虎是一种典型的杂食性害虫,以幼虫为害,白天潜伏在*中,夜晚出*为害,将玉米苗的茎基部咬断,造成玉米缺苗断垄,甚至毁种重播。

5.2防治技术

利用杀虫灯诱杀成虫。将麦麸等饵料炒香,每667 m2用饵料4~5 kg,加入90%敌百虫晶体30倍液150 mL,拌匀成毒饵,于傍晚撒在玉米田地面诱杀小地老虎成虫。在1~3龄幼虫期,每667 m2可选用48%毒死蜱乳油90~120 g或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3 000倍液喷雾,重点喷施玉米苗周围*表。

6 金针虫

6.1 为害特点

金针虫为叩头虫的幼虫,为多食性地下害虫。主要种类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和褐纹金针虫等。金针虫以幼虫咬食种子、幼苗、幼根等。

6.2 防治技术

可用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与适量炒熟的麦麸或豆饼混合制成毒饵,于傍晚顺垄撒入玉米基部;或在种子和肥料中拌杀虫剂防治。

7 方蝼蛄

7.1为害特点

成虫、若虫均在*中活动,取食种子、幼芽,或

将幼苗咬断致死,玉米根部受害,呈乱麻状。昼伏夜出,晚上9—11时为活动取食高峰。

7.2防治技术

用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重量0.3%拌种,或拌毒饵,播种时,撒施于播种沟内。也可用40%乐果乳油与适量炒熟的麦麸或豆饼混合制成毒饵,傍晚撒在玉米田行间。

1龄若虫是防治东方蝼蛄的最佳时期,可用40%乙酰甲胺磷乳油1 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 500~2 000倍液喷玉米幼苗基部或灌根。

8 蓟马

8.1为害特点

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叶片正面和背面锉吸叶肉及汁液,被害处只残留表皮,形成白色斑,并有大量黑褐色粪便。为害重的田块,叶片呈白色,叶片无光泽、变脆而硬,但不畸形、不脱落,直至干枯。植株生长迟缓,花小,开花推迟或不开花。

8.2防治技术

在蓟马发生初期,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3 000倍液喷叶片和心叶。

9 黏虫

9.1为害特点

黏虫可为害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等粮食作物和牧草,是一种杂食性、迁移性、间歇暴发性的害虫。黏虫暴发时,可把玉米叶片食光,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

9.2防治技术

可用糖醋液、黑光灯或谷草把诱杀成虫。在3龄幼虫前,可选用5%氟虫脲乳油4000倍液,20%灭幼脲1号2000倍液、25%灭幼脲3号500~10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5%氰戊·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10%阿维高氯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以上就是玉米苗期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欢迎广大种植户来 网多多学习!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玉米苗期有哪些常见病虫害? 玉米苗期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链接:http://www.esxun.cn/news/5130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