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茶薪茹怎么吃(茶树菇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1-06 09:35:07
导读

1.栽培季节的选择茶薪菇生长温度范围较广,以子实分化温度范围在10~ 28℃为出菇季节。当高温季节温度降到25℃,低温季节温度上升到20℃时是大量形成子实体的时期。所以各地在安排茶薪菇生产时,应根据本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出菇时间,即选择出菇温度为20~25℃的季节来栽培。根据温度特点,长江流域每年可以栽培两次,春栽以春末夏初出菇为宜,即2~3月制栽培袋,4~6月是出菇的时间。秋裁以秋初为出菇季

1.栽培季节的选择

茶薪菇生长温度范围较广,以子实分化温度范围在10~ 28℃为出菇季节。当高温季节温度降到25℃,低温季节温度上升到20℃时是大量形成子实体的时期。所以各地在安排茶薪菇生产时,应根据本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出菇时间,即选择出菇温度为20~25℃的季节来栽培。根据温度特点,长江流域每年可以栽培两次,春栽以春末夏初出菇为宜,即2~3月制栽培袋,4~6月是出菇的时间。秋裁以秋初为出菇季节,即7月,8月制栽培袋,9月到10月为出菇季节。这段时期也正值长江中下游地区蔬菜上市的春淡季和秋淡季,茶薪菇的上市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栽培方法

茶薪菇的栽培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可用段木栽培、瓶栽,大规模栽培采用袋式栽培。段木栽培多使用城市绿化修枝和其他倒树,可选择杨树、柳树、悬铃木、小叶榕树的树枝树棒来栽培。由于材料来源少,不宜推广。袋式栽培可以脱袋增加出菇面积,提高生物转化率,是目前生产上值得推广的栽培方式。

3.培养料配方

茶薪菇的袋式栽培材料来源广泛。阔叶树木屑、棉籽壳、稻草、麦草、玉米芯等都是栽培茶薪菇的材料,但需添加部分麸皮、玉米粉、米糠、菜籽饼等来补充氮素营养的不足。

配方一:阔叶树木屑78%,米糠或麸皮20%,白糖1%,石膏粉1%,含水量控制在65%~ 68%。

配方二:棉籽壳26%,木屑52%,麸皮19%(碳氮比为54:1),糖1%,石灰1%,石膏1%,料水比为1:1.3~1.4。

配方三:木屑37%,棉籽壳37%,麸皮20%,玉米粉5%,石膏1%。

配方四:蔗渣68%,米糠30%,碳酸钙2%。

配方五:棉籽壳84%,麸皮10%,尿素、玉米粉、黄豆粉各1%,糖、过磷酸钙、石膏各1%

以上不论选用哪种配方,培养料的含水量均以调到65%~ 75%,pH值6~6.5。

4.栽培袋的制作

将配方中的培养料拌均拌湿,由于培养料配方中营养含量丰富,因此必须当天拌料,当天装袋灭菌。大规模栽培采用扁径17厘米、长33厘米、厚0.05厘米的聚丙烯或低压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约为400克,装料松紧要适度,袋口上部可装紧一些,避免袋口太松而大量失水,影响正常出菇。装好料后,用一锥形木棒在料中间打一个直径2~2.5厘米的孔洞,料面要尽量压平压紧,装料高度为16~ 20厘米。装好料后,用绳扎好袋口,并将封口用的牛皮纸装入塑料袋中,与料袋一同灭菌。

5.灭菌

采用高压蒸气灭菌,在0.05兆帕时排放出锅内冷气,再让蒸气压力上升至0.15兆帕保持2小时后,让锅内压力降为零时取出栽培袋。在使用高压蒸气灭菌时,要防止锅内在达到0.15兆帕时,突然大量排出蒸气,否则会导致由于塑料袋内的压力与锅内压力不一致使,发生胀破袋的现象。在整个灭菌过程中,锅内的压力应较为平缓变化。在压力太高时,提前开启一点放气阀,排小气,以避免高压时安全阀自动打开而使锅内压力差急剧变化。采用常压蒸气灭菌时,则要求加热初期用猛火使锅内温度迅速达到100℃,减少中温时间,防止微生物在这一时间的活动,导致培养料的酸败。当锅内温度达100℃时,开始计时,保持10~12个小时,以后待锅内温度降至60℃以下时取出。

6.接种

将灭菌后的栽培袋搬入无菌室或接种箱内密闭后,按每立方米10毫升甲醛和5克高锰酸钾混合后熏蒸。若不用高锰酸钾,也可以直接用酒精灯或电炉加热甲醛溶液成气体状,杀灭杂菌。熏蒸半小时后开始接种。采用无菌室或塑料薄膜罩内接种时,若甲醛气味太浓,会伤及人体呼吸道。可用浓度为25%~ 28%的氨水每立方米38毫升,在室内熏蒸或喷雾,经过10~ 30分钟,氨与空气中甲醛结合成为白色无臭味的粉末,即可消除剩余刺激气味。

农村也可采用每立方米空间用碳酸氢铵5克,加热挥发氨气,使其与甲醛中和。接种室消毒,也可采用硫磺来杀菌,其使用方法是将接种室的房间喷水打湿,然后按每立方米空间15克硫磺计算。把硫磺放置在瓷碗里点燃,硫磺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遇水生成亚硫酸,具有很强的杀菌效果。接种前,还应对茶薪菇茵种进行外观质量鉴定。茶薪菇的菌丝应是粗壮、浓白,培养后期在料面上易产生小的原基为优良菌种。若菌丝稀疏细弱,则为不良菌种。若菌丝长到一定部位后不再往下生长,在生长区与未生长区界线分明,这可能是培养料已感染了杂菌,这类栽培菌种应予淘汰。

茶薪菇在接种时,将菌种接入栽培袋中间的孔洞内,部:分菌种在袋口料面上,然后套上颈圈,盖上灭过菌的牛皮纸,用橡筋扎牢封口,而后搬入培养室培养。接种工作在长江流域,春菇应在4月中旬前完成,秋菇应在8月中旬前完成。接种过晚将会在出菇季节遇到高温伏旱天气和错过最佳菇类上市时间。

7.茶薪菇的菌丝培养

茶新菇的菌丝培养阶段,房间应保持干燥,适当通风换气,温度保持在23~29℃之间。当培养一段时间后,料面上的菌丝常会分泌大量的黄水,至菌丝长过半袋后会逐渐变干而在料面上留下褐色斑块。这要注意与已感染杂菌的料面相区别,不要造成料袋大规模感杂的错觉。茶薪菇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40天左右就可长满整个栽培袋。

8.栽培管理

当茶薪菇的菌丝发满袋后,就可进人出菇管理。把菌袋铺放在地面或上架,也可采用地沟来栽培,每平方米放置80袋左右。当菌丝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时,料面会出现大量的黄色至深黄色的分泌水,继而干燥呈深褐色的斑块,接着在斑块上长出子实体。因此,斑块开始大量产生,是茶薪菇开袋的最佳时间。开袋时,将颈圈、牛皮纸去掉,拉直袋口,上盖报纸、无纺布或地膜保湿调气。栽培室应有散射光照射,以刺激菇蕾形成。每天两次向报纸或覆盖物、空中、地面喷水,增加栽培室的环境湿度,使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85%~95%。喷水时,应尽量避免将水直接喷到料面上。由于茶薪菇出菇时,料面接触空气部分面积大,相应失水现象也表现突出,若场地太干燥,为保持空气相对的高湿度,必要时向地面泼大水保湿,同时也应适当通风换气,保持栽培室的空气新鲜。

通常茶薪菇在开袋6~14天后即可大量出现菇蕾。如果出现的菇蕾太多、太密,可适当进行疏蕾,以保证出菇质量。在出菇季节,温度在22~24℃时,子实体发育最好,商品性能最佳。因此,要注意控制菇房的温度,使其保持在最适状态。如果温度偏高,子实体虽然长得很快,但菇松弛,品质下降。春秋季节气温上下波动很大,要特别注意控制栽培房的温度。在气温较高时,白天应关闭菇房,防止外界热空气对流,造成菇房温度快速升高,夜晚打开门窗,迅速让冷空气对流降温,同时也达到通风换气的目的。要预防气温较高而使幼菇腐烂或枯萎。

第一批菇通常是产生在袋口表面的料上,但有少数子实体常不是从上面而是从侧面发生菌蕾。遇到这种情况,就必须破袋或破孔让菌蕾伸出,否则在高温高湿下,菌蕾会腐烂,招致病虫害的发生。当子实体逐渐长大后,对菌柄较长袋口较低的菌袋应套上一个比较大的纸筒或塑料袋,这样既可控温、保湿,又可增加袋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加速菌柄的生长,达到茶薪菇软化栽培的目的。

9.适时采收和转潮管理

茶薪菇的子实体长至菇盖转白,菌膜尚未破裂为采收最佳时期。茶薪菇的柄脆易断,采收时应单个或整丛(不论大小)全部采收。采收时,应捏住菇脚,轻轻晃动,再左右旋下,注意不要损伤周围刚长出不久的幼小菇蕾。对被折断,残留在料面的菇柄,用小刀挖出清理掉。茶薪菇的潮次不集中,子实体成熟后很快开伞而降低商品价值,故采收应及时。

优质茶薪菇的形态是菌盖暗红褐色,肥厚,大小一致,菌柄粗壮,未开伞,整齐。若已开伞,菌柄细长,扭曲为丛,其商品价值已降低。当采完一潮菇后,整理好料面,捏拢袋口养菌丝8~ 10天。当再次出现新的菌蕾时,重复上述操作。这时茶薪菇的子实体原基不一定发生在袋口的料面上,在侧面都会发生原基,因此,可以破袋排放在床架上,使产生的菌蕾能顺利长大。

采完2~3潮菇后,菌袋失水较大,此时培养料内的水分含量低到难以形成子实体的程度,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补水工作,一般每袋灌水50毫升左右。或者剥去塑料袋,将菌棒排放在阳畦中,采用覆土方式进行保水。对土壤的要求不但要有良好的持水性,而且还要有通气性。袋式栽培的茶薪菇通常可以采收3~4潮菇,生物学效率在80%~90%。采用棉籽壳与木屑配方进行栽培,最高的生物学产量可达100%~ 110%。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种植户可以多参考参考,或者说大家想了解哪方面的,三农知识及技术都可以留言评论,小编会根据情况来为大家解惑。也希望大家能关注一下小编以及积极留言评论转发,谢谢!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茶薪茹怎么吃(茶树菇的种植方法和技术)链接:http://www.esxun.cn/news/50977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