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烧饼夹油饼的由来? 汜水烧饼夹由来小故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2-21 07:18:39
导读

一、烧饼夹油饼的由来?烧饼是一种既廉价又美味的面食,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中也被当作主食。一日三餐中都可以出现烧饼的身影,其外酥里嫩、软糯适中、鲜香可口,而且还可以加入各式各样的馅料,油盐、白糖、五仁、水果、原味等,都非常符合现代人的饮食需求。但相信很多人都未必了解,这种看似十分寻常的食物,其实也有一段不平凡的历史。烧饼作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其诞生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明帝派遣班超再通西域时期

一、烧饼夹油饼的由来?

烧饼是一种既廉价又美味的面食,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中也被当作主食。一日三餐中都可以出现烧饼的身影,其外酥里嫩、软糯适中、鲜香可口,而且还可以加入各式各样的馅料,油盐、白糖、五仁、水果、原味等,都非常符合现代人的饮食需求。

但相信很多人都未必了解,这种看似十分寻常的食物,其实也有一段不平凡的历史。烧饼作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其诞生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明帝派遣班超再通西域时期。《续汉书》曾记载“灵帝好胡饼”,而胡饼就是从西域引入的烧饼。

笔者认为,汉代两次通西域,不仅维护了汉代中央集权统治,而且也将极具西域特色的风土人情,融入了以汉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体系中。尤其是张骞、班固归汉时,携带的大量西域食物,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汉代人对饮食文化的理解。

事实上,如果深入挖掘烧饼的由来,不难发现张骞通西域时,以“胡”命名的饼类食物,其实就已经被记录于汉代食谱。笔者认为烧饼作为西域风情食物之一,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考验,时至今日依然活跃于餐桌之上,可见烧饼在饮食文化中的重要性。

如果说公元前二世纪,是烧饼传入我国境内的重要历史节点,那么在其之后的公元七世纪,就应该是烧饼最流行的年代。而此时正处于唐朝最繁荣时期,长安城内制作烧饼的店铺鳞次栉比。很多当时极富盛名的大诗人,也都对烧饼情有独钟。

唐朝人的主食“烧饼”,征服了每个人的味蕾

目前,关于烧饼的起源众说纷纭。汉代张骞、班超通西域,将胡饼带回汉朝之后,其实这种具有西域口味的胡饼,就应该是古人口中所说的烧饼。但由于从汉代至唐朝,大约一千年的时间跨度中,人们还是习惯性的将烧饼成为胡饼。

一、烧饼诞生于北魏说

事实上烧饼的起源历史,还曾被记录于《齐民要术》中。作为北魏时期的重要农学典籍,不仅直接将这种面食称为烧饼,而且还介绍了制作烧饼的具体方法。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分析,北魏时期的烧饼其实就是胡饼。

因为北魏是由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而且在当时汉族群体中,北魏就是历史中所说的胡人政权。所以笔者认为,从这个方面去分析,可以得知《齐民要术》中,所说的烧饼其实就应该是胡饼。

二、汜水烧饼夹由来小故事?

题记:西安传统名吃肉夹馍,并不是本土美食,是舶来品,原产地为战国时期的韩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31年,秦国驻韩国南阳郡代理长官腾,把韩国军队士兵的军粮套餐,学了回去装备本国军队,随后在民间演变成了肉夹馍。荥阳就在当时的南阳境内,流经荥阳的济水叫汜水,著名古战场。韩国军队的士兵伙食标配,是面饼和肉糜,就发源在这里,如今还叫烧饼夹。

为了便于交代清楚这道美食的来龙去脉,本文从头说起。

烧饼夹的诞生地是韩国

——本文的韩国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七雄之一。

韩国建立于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认诸侯国的合法席位,公元前230年被秦国灭了。韩国建国后,因为国君是晋国大夫韩武子的后代,占据了中原富庶之地,并得到周天子认可,尽得天时、地利、人和,所以比较富强,能够跻身战国七雄之列。后来秦国强盛起来,有了称霸天下的雄心壮志,与其接壤的韩国就成了心腹之患,三天两头找事打仗。韩国虽然很小,可是武器先进,军队运动性强,士兵行军打仗负荷量小,所以战斗力比较强大,秦国打了几十年也没咋滴。

——古代军队行军打仗,士兵最大的负荷是干粮。

先秦时期当兵打仗,不像如今当兵的伙食那么好,压缩食品都要淘汰。那时的当兵吃粮,尽管列为国家一级供应,也只能做到不饿肚,比百姓吃得好。受物质条件限制,吃的很简单。沿用周朝惯例,主食是炒熟的谷物,黍、米、麦,豆酱盐菜做辅食,而且一天只两顿。据1930年我国西北的额济纳河流域出土的《居延汉简》记载,经与《史记》等古籍相互印证,我国在西汉到东汉期间,屯戍居延地区的军队伙食,依然如此,除非大战前的激励打牙祭,士兵才可吃到肉食。

所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当兵行军的主要负重是食物。按着一天二斤干粮计算,配上等量的酱菜,假如一场战斗计划半月完成,每人就要背着60多斤的炒米酱菜。想想是多大一袋子,负担很累赘。每人背着沉重的干粮袋子,就成了各国士兵显眼的行装。

——韩国士兵的粮袋子不用背着,是缠在腰间。

韩国却不一样,主要还是物产丰富,士兵行军打仗吃的不是干粮,而是面饼和肉糜,体积大为减少。再往前就无法考证,他们从什么时间不用炒米和酱菜。有说法在公元前475年就有了,只是没有证据。但是,秦朝统一中国后,正式名称的肉夹馍,里面夹的肉却一直叫做“韩肉”,可以作为来自于韩国的证据。韩国被秦国灭亡,遗民们把自己故国的特色食物,叫做韩肉,勿忘国耻的意思。

话说回来,多年的绞杀,秦国实在把韩国打急眼了。历史上出名的就有宜阳之战、伊阙之战。特别是公元前262年秦国发起的长平之战,秦将白起打败纸上谈兵的赵括,活埋了赵国40多万俘虏,吓得韩国也不敢硬抗,拖到公元前231年,眼看就要亡国了,才把南阳献与秦王,以求和解。当时的南阳范围,包括河南境内太行山以南地区,为韩国最富庶的领土。秦国自然笑纳,派了腾去当代理郡守。

代理郡守腾是个有心人,他在街上看到韩国的士兵,行囊很轻便,干粮袋子不是大包袱一样背在肩上,而是缠在腰间。如此一来,背负减轻,灵活不少。就认真搞清情况,原来韩国士兵吃的不是干粮,是面饼夹着肉糜。他也听说了本国的白起将军打韩国时的逸闻,一次派小队伍进山探路,被野猪群围攻,白起闻讯后带大部队救援,一举全歼野猪群,就地架锅,把野猪都煮熟了,犒赏三军,吃的也是面饼夹着肉。次年灭了韩国后,就把韩国的军粮装备用于秦国。

汜水出产烧饼夹的历史契机

——荥阳城是韩国兴建的。

汜水是济水在荥阳境内的名字,荥阳为韩国所建。古代把最大的江河叫“四渎(长江去、黄河、淮河、济水)”,四渎之一的济水,发源于愚公移山的济源王屋山,大禹治水把它引入黄河。谁知济水如龙,穿越黄河后在荥阳又浮出地面,一路向东入海,山东济宁就因此得名。济水在荥阳出地面,有漫出部分而成泽。在《尚书·禹贡》里有记载:

导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菏泽,古泽名),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

到战国时期,韩国在荥水北岸筑城,就以“溢为荥”而命名该城叫荥阳。

——汜水是我国古代最有名的战场。

汜水,现在看很不显眼,古时候却是滔滔大河,贯通中原东西的主要物资运输通道,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所以,在整个封建时期,发生在汜水的大型战争很多起。春秋时期刘邦与项羽的争霸战、三国时期刘关张大战吕布、隋唐时期唐太宗活擒窦建德,以及后来的岳飞大败金兀术。与本文有关的故事就发生在春秋时期。

古代打仗,和我们现在看到的不一样,人未动,导弹就过去直取敌酋。老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打仗,打的就是后勤。所谓粮草,兵马的食物,兵吃粮,马吃草,是一定不能断顿的。此外,那么频繁的战斗,每次上场前都要杀牛宰羊,让士兵吃饱吃好。不打仗了就是干粮酱菜,而且不一定给足。曹操就说过养兵之道:

譬如养鹰,饥即为用,饱则飏去。

就是说,平时不能让士兵吃饱了,可是大战前必须让吃饱。当地至今传说是张飞发明的烧饼夹。说他打仗前,让火头军这边煮肉,那边烙饼,大饼夹肉,这吃法也在当地流传下来,就是如今的烧饼夹。

——战场核心在汜水虎牢关。

虎牢关是汜水古战场的核心地带,原先叫汜水关,后因为周穆王在此地养宠物老虎,世人改叫虎牢关,距它不远的地方还有个关虎屯,是周穆王驯养老虎的人居住的地方,在现今郑州市区内。虎牢关成为历代兵家必争的焦点,在于它的战略位置,位列八关之首,汜水称作“两京襟带”,虎牢关就是“三秦咽喉”,可见多么的重要。频繁的战争,就带来了快餐美食的发达。烧饼夹、小车牛肉、油旋儿、焖子、卤猪脸等等,还都在荥阳盛行,自古至今不走样。

三、烧饼的由来?

由来

据史书考证,烧饼是汉代班超时从西域传来的。〈续汉书〉有

烧饼

记载说:“灵帝好胡饼。”胡饼 就是最早的烧饼,唐代就盛行了。〈资治通鉴.玄宗〉记 载:安史之乱,唐玄宗与杨贵妃出逃至咸阳集贤宫,无所果腹,任宰相的杨国忠去市场买来了胡饼呈献。当时长安做胡麻饼出名的首推一家叫辅兴坊的店铺。为此诗人 白居易赋诗一首称:“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 油香新出炉。寄于饥谗杨大使,尝香得似辅兴无。”说在咸阳买到饼象不象长 安辅兴坊的胡麻饼。胡麻饼的做法是取清粉、芝麻五香盐面 清油、碱面、糖等为原 辅料,和面发酵,加酥入味,揪剂成型,刷糖色,粘芝麻,入炉烤制,因而白居易说“面脆油香”了。此做法与现代烧饼差不多。

四、油饼夹年糕的做法?

1.盆里备面粉640克,碗里备开水520毫升,一定是刚烧开的水,放几分钟也行。小心别烫着。

 2.这时候在电饭煲里也把糯米饭蒸上,取300克糯米,洗净的一把红枣,一把葡萄干,有枸杞也可以放,并加入一勺红糖,没有的白糖也可以,水的多少只要做成软烂的米饭就可以,比平时干的米饭多加点水,这样糯。

3.什么料都不用加,直接往盆里加开水,一边加一边用筷子搅拌,最后搅成一团一团的面团。让其放凉,不用盖盖子。放凉了把面团揉一揉,变的均匀一些,不用揉太久,没必要。然后让其松弛十分钟。

4.案板上抹油,手上也抹点油,把面团搁置到案板上,轻轻的揉一下,然后将面团搓成两个长条。

 5.切成12个剂子,擀成饼。如果重叠放在一起,一定要抹油。

6.烧油,油开了中大火炸油饼,直到把所有油饼炸好。油饼刚炸出来的时候有点硬,放一会就软了,放到第二天还是同样的口感。 

7.米饭熟了以后,用筷子不停的搅拌,让其看起来有粘度即可。 

8.糯米饭取合适的量一个个夹到油饼里,放入后把油饼捏一下,就两边粘紧了。 软糯香甜的油饼子卷糕就这样完成了

五、烧饼的家常做法葱油饼?

原料:面粉、小葱、盐、花椒粉、糖。

做法步骤:

第1步、面粉倒入大盘中,加少许盐,一小勺糖,搅拌均匀。

第2步、130g 80℃左右热水,慢慢倒入面粉中,边倒边用筷子搅拌,搅成絮状。

第3步、下手揉成面团,这个时候的面团,稍粗糙。

第4步、盖上盖子,醒面10分钟,让水份和面粉充分吸收融合。

第5步、10分钟后再次揉面,很容易面团就揉光滑了。

第6步、多揉几分钟面团,把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4份。

第7步、手心放点油,把面团揉成光滑的圆球团,在面团上抹一层油,防止发硬,盖上盖子,再次醒面10分钟。

第8步、小葱切成小粒粒。

第9步、放入碗中,加一点点盐,一小勺花椒面,没有花椒面也可以用五香粉代替。

第10步、锅中烧一点油,油热后倒入葱碗中。

第11步、搅拌均匀。

第12步、二次醒发的面团,取出放到案板上,轻轻压扁。

第13步、用擀面棍把面团擀成薄薄的大饼,醒面时间够的话,面团是非常容易擀薄擀圆的。

第14步、涂抹一层葱粒花椒油。

第15步、用刀压一个缺口。

第16步、从边缘慢慢卷起。

第17步、卷成圆锥形。

第18步、把圆锥体竖起来,从上往下压一下面团,就成图上这样,放一旁继续醒发。

第19步、四个面团都压好后,取出第一个面团,用擀面杖轻轻按压,成一个半厘米厚的圆饼生坯。

第20步、电饼铛烧热,涂少许油,放入擀好的饼坯,盖上锅盖,慢慢烙,2~3分钟后翻面,继续烙,烙至两面微微金黄就可以了。

第21步、烙好的饼切成4份,看看,层次够多的。

第22步、外酥里嫩,层次分明,葱香花椒香让口感更丰富了。

六、烧饼夹蛋夹肠的做法?

烧饼夹蛋夹肠的做法材料 发面 150g 鸡蛋 2个 油 少许 盐 少许从冰箱取出头天晚上用面包机发好的面。将面团分成两份,揉圆放入电饼铛 打开电饼铛开关,5分钟。5分钟后,打开电饼铛,饼两面金黄取出。关掉开关,倒少许油,利用余温煎鸡蛋 。烧饼用刀从中间切开,不切断,在一面抹一层腐乳 。加入煎熟的鸡蛋和香肠。

七、烧饼名字由来?

胡饼就是最早的烧饼。

唐代就盛⾏了。资治通鉴记载:安史之乱,唐⽞宗与杨贵妃出逃⾄咸阳集贤宫,⽆所果腹,任宰相的杨国忠去市场买来了胡饼呈献。

当时长安做胡⿇饼出名的⾸推⼀家叫辅兴坊的店铺。为此诗⼈⽩居易赋诗⼀⾸称:“胡⿇饼样学京都,⾯脆油⾹新出炉。寄于饥谗杨⼤使,尝⾹得似辅兴⽆。”说在咸阳买到饼象不象长安辅兴坊的胡⿇饼。因⽽⽩居易说“⾯脆油⾹”了。此做法与现代烧饼差不多。

八、仙居烧饼由来?

仙居烧饼起于何时,何人所创,未曾查考,据老人所讲,仙居下汤村原始社会村落遗址出土了全省第一次发现,在全国也属罕见的两套完整配套的石磨盘和石磨棒,使人一看就能明白当时谷物的加工方法,此外,出土的呈蘑菇形的制陶工具陶拍子,证明我们的祖先至少早在四千年以前就会生产陶器,陶器的制作工艺粗犷,底部作圆足、平底或凹底,腹部圆肥丰满;口部有盘口、坦口、平口和卷口。

由此推断,仙居烧饼在四千年前已初具雏型。《中国古代史常识》中说:“(烧饼)开始不叫烧饼,叫胡饼,”

我认为这句话对认识烧饼的起源很有启发。

至迟在公元170年以前,仙居已有类似后代的胡饼了。

有史书记载的中国烧饼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明帝派遣班超再通西域时期。

《续汉书》曾记载“灵帝好胡饼”,而胡饼就是从西域引入的烧饼。

尤其是张骞、班固归汉时,携带的大量西域食物和极具西域特色的风土人情,融入了以汉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体系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汉代人对饮食文化的理解。事实上烧饼的起源历史,还曾被记录于《齐民要术》中。

九、安徽烧饼由来?

安徽烧饼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当时,安徽地区因受战乱影响,百姓流离失所,为了生存发明了烧饼来充饥。烧饼由面粉加水和发酵剂搅匀后制成,烤制时会在炉子里放一块木炭,让烧饼上面有淡淡的烟味,口感酥香。烧饼在安徽地区逐渐传承下来,成为了当地人喜爱的传统小吃。此外,安徽烧饼的制作方法和口味在不同的地区也有所不同,如六安烧饼和宿州烧饼等,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做法。安徽烧饼作为一种地方特色小吃,在当地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食品文化遗产。

十、油饼母鸡汤的由来?

在春秋战国时期,徐州吕梁山城东两里路处,有一个坐落在周围173座山之间的一个山窝,山窝里住着有十几户人家,圣人孔子在此山窝住了一夜。此后,即在此山窝出现了圣饼(圣人亲自做的饼)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烧饼夹油饼的由来? 汜水烧饼夹由来小故事?链接:http://www.esxun.cn/news/47123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