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古代娶亲大雁(提亲送大雁什么意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2-14 11:28:22
导读

在现代人如果想跟自己的女朋友求婚的话,总是免不了要去珠宝店买上个分量足够的钻戒。在不流行钻石的古代,上门提亲也有样必不可少的东西,那就是大雁,而在提亲后到订婚、完婚的一系列环节,大雁的戏份也贯穿始终,出镜率绝不低于现在的钻戒。古人婚姻六礼,五礼离不开大雁大雁在婚姻流程中出现的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确立的婚姻六礼,距离现在已经有三千年时间。后面虽然朝代几经变迁,六礼的整体框架却没做出多大改变,依然

在现代人如果想跟自己的女朋友求婚的话,总是免不了要去珠宝店买上个分量足够的钻戒。在不流行钻石的古代,上门提亲也有样必不可少的东西,那就是大雁,而在提亲后到订婚、完婚的一系列环节,大雁的戏份也贯穿始终,出镜率绝不低于现在的钻戒。

古人婚姻六礼,五礼离不开大雁

大雁在婚姻流程中出现的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确立的婚姻六礼,距离现在已经有三千年时间。后面虽然朝代几经变迁,六礼的整体框架却没做出多大改变,依然是由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这六部分组成。

古人想结婚可不像现代只需要情投意合,双方同意是没用的,父母同意才有用,因此婚前准备工作的第一步就是男方带着媒人去女方家提亲,被称为&34;。纳采时要带的礼物在每个朝代都有所不同,唯一不变的就是礼物的核心大雁了。虽然上门提亲的时候带大雁就可以了,但可别因此就觉得古人不需要聘礼,只是还没走到送聘礼那一步罢了。

提亲成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结婚了,男方还要换个日期让人去女方家里,手拿着大雁向主人问他们家姑娘的名字,这就是六礼的第二步&34;。已经在谈论婚姻大事了还不知道姑娘叫什么,这种事情发生在现代多半能上个社会新闻,换成古代却是常态,特别是对女性轻易出不得门的朝代,婚前就知道自己未婚妻长啥样叫什么的男人才是少数派。

不过古人的问名,却不单单是为了知道女方的名字,更重要的是为了知道女方的生辰八字等情况,去占卜两人是否匹配,毕竟以古人的观点来看,两个人适不适合结婚,鬼神是比当事人有发言权的。像《诗经·氓》里面的男女主角,虽然自由恋爱就等父母首肯,两家一样要按规矩找人占卜。

假如男方找来占卜的人不反对这门婚事的话,这桩婚事基本上就可以定下来了,此时男方家要做的就是派人把占卜结果告知女方以敲定婚事,称之为&34;。女方家长要到大门外亲自迎接未来亲家派来的使者,并接收使者送来的大雁。至此整个订婚流程中要结婚的双方都还没露面过,大雁已经出场三次了。

从提亲到定亲,主要的礼物都是大雁,但可别因此就觉得古人除了大雁就不收聘礼,只是还没走到送聘礼那一步罢了。敲定婚事之后,就是六礼中的&34;,也就是送聘礼,女方收下聘礼后,就等于是正式订婚,不能随便反悔了。根据男方的财力不同,礼单的内容也大不相同,从平民的布帛到士人阶层的绸缎再到王侯们的金玉,总之对于掏钱的一方而言都称得上是贵重东西,这也是六礼中唯一大雁没有出现的场合。

送完聘礼后,男方家里还要再让人带着大雁去女方家走一趟,告知结婚的良辰吉日,即六礼中的&34;,携带的大雁则作为送过去的礼物。女方对日期无异议的话,就可以筹备婚礼了。

六礼的最后一礼,也是整个流程的重头戏&34;,顾名思义,就是新郎上门迎新娘。大雁前面已经出场四次,迎亲时候也少不了,新郎进老丈人家门的时候得手里拿着雁才行,到大堂后把雁放在地上后再叩头领走自己的新娘。

亲迎结束后,六礼也宣告完成,新婚夫妻二人可以在新郎家中正式拜堂成亲,大雁的戏份,也自此结束。

大雁缘何在无数种飞禽走兽中脱颖而出成为结婚必需品?

婚前的六礼,大雁在其中的重要性始终如一,除了纳徵之外,就没一个步骤是不需要大雁的,可以说是古人结婚必备物品了。天下家有那么多飞禽走兽,为何古人猪马牛羊鸡鸭都不选,偏偏要选择大雁?

这个问题,古人也在思考,早在汉朝的时候,班固就认为选取大雁,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大雁作为一种候鸟,每年迁徙季节固定,春分后往北飞,秋分后往南飞,是种十分守时的鸟。六礼中使用大雁,正是是为了表明双方在婚事中守时守信,婚后对爱情忠贞。

其二是大雁在迁徙的时候总是会列队前进,或是一字型或是人字形,头雁在前面领飞,别的雁跟随前进,这种井然有序的飞行方式,恰好契合了古人婚姻要长幼有序,嫁娶不能逾越规矩的思想。不过班固大概不知道,虽然大雁的队列排得很整齐,但雁群的头雁是轮流当的,可没有什么长幼有序头雁永远是头雁的规定,只能说是个人雁语言不通导致的美丽误会。

除了班固鉴定大雁的行为切合礼节十分适合用来当结婚用品,古人还发现了雁身上其他的优良品质。大雁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在繁殖季节雌雄两只雁在求偶配对之后,就会一同孵卵,共同养育后代直到小雁长成后可以跟着雁群迁徙,中间既不会突然分手,也不会找个小三雁。

而人的婚姻,不就讲究个一生一世一双人,携手并进互相帮扶吗?拿一夫一妻还会一块养孩子的大雁拿来求婚多恰当,要知道古代就连人都很难做到夫妻一块抚养孩子成年坚持不找小妾呢。

而除了引申含义,古人求婚选择用大雁,还有更现实的原因,毕竟世界上一夫一妻又会迁徙的鸟其实挺多的。古人选择了大雁,而不是别的鸟,总是有个理由的。

这原因说起来也很简单:大雁是中国古代最早驯养的家禽之一。或许有人要迷惑不解了,大雁,家禽,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我们常见的家禽可没有叫雁的啊。是没有叫雁的,因为在漫长的岁月里,家养的雁改了一个艺名叫做鹅,没错,就是村口常见的大白鹅,战斗力等于二宅的那个大白鹅。

驯养雁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新时期时代,到六礼确立的周代,家养雁已经是很常见的家禽了,名字则还没有彻底改过来,有叫雁的也有叫鹅的。家养的雁也保留了野生祖先一夫一妻的习惯,结对之后感情深厚,如果被强行分开后有的还会拒绝主人给包办的新伴侣。

一夫一妻,忠于感情,还常见,真是再适合不过的大众化求婚礼物了。哪怕是平民吃肉非常困难的周代,普通人家努力一下拿出几只雁或者说拿出几只家养大鹅去求婚,还是不成问题的。至于几只大鹅都买不起的人家,其实也不要紧,周的规矩是礼不下庶人,穷人实在买不起可以不用真雁,没人会计较。

雁鹅不分的周定下了必须要用雁的六礼,对于当时人挺方便的,就是苦了家养叫鹅野生叫雁绝不混淆的后人,去抓能飞到差不多一万米高空的雁,可比从家里或者市场拎几只大鹅难多了。

为了解决大雁难找的问题,集思广益下最被广泛采用的方案就是拿鹅来代替,唐朝时候段成式就在《酉阳杂俎》里吐槽现在的人明明用的鹅还非要叫雁,真是离谱。然而考虑到雁驯养变成鹅的历史,说不定拿鹅来代替,才是真正的遵循古意呢。

总结

无论是否家养,古人选择大雁作为求婚之用,正是看中了雁身上可以引申出来的美好品质,只写品种与其说是赞美大雁,更不如说是借大雁表达对婚姻的美好期待。

虽然后来的朝代在对六礼中的细节几经变动,甚至简化成了纳采、纳徵和亲迎三礼,把问名、纳吉结合到了纳采里,请期结合到了纳徵里,用雁这一点却始终不变,哪怕野生大雁不好找了,也要拿鹅或者干脆用木头雕一个雁来替代,也正是因为寄托在大雁身上的美好意象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仪礼·士昏礼》

《白虎通义》

《通典·礼典》

《酉阳杂俎》

《诗经》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古代娶亲大雁(提亲送大雁什么意思)链接:http://www.esxun.cn/news/45078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