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夏季消暑汤(消暑的中成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2-11 19:08:16
导读

治WEI病,找成大夫!胃病?我没有胃病啊!是“治未病”,不是“治胃病”,简单说,就是还没生病先预防,已经生病的早治疗,病后防止疾病再复发。那成大夫又是哪路神仙?他是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更是“网红”专家,所有跟普通老百姓的吃、穿、住、行相关的话题,他都能跟您说道其中的“中医养生”奥妙,一个穴位、一道汤、一句养生建议……都能让您受益匪浅!6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这天是北半球

治WEI病,找成大夫!胃病?我没有胃病啊!是“治未病”,不是“治胃病”,简单说,就是还没生病先预防,已经生病的早治疗,病后防止疾病再复发。那成大夫又是哪路神仙?他是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更是“网红”专家,所有跟普通老百姓的吃、穿、住、行相关的话题,他都能跟您说道其中的“中医养生”奥妙,一个穴位、一道汤、一句养生建议……都能让您受益匪浅!

6月21日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

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夏至时节已入盛夏,

暑热较盛,日晒较强,

天气越热人们就越爱趋凉避暑,

而贪凉过度又易损伤人体阳气。

因此,夏至时期调理养生的重点是

防暑降温,护肤防晒,

同时避免过度寒凉,以防寒证丛生。

高温天气谨防中暑

《黄帝内经》云:“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夏至之后气温更高,气候更热,常呈暑热高温之势,户外工作应谨防中暑。中暑的主要诱因是外界的高温环境。人体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机体的热平衡受到破坏,二是出汗过多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常见的中暑症状是头晕、恶心、胸闷、心慌、口渴、乏力、四肢发麻等;如未得到及时处理,则会进一步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重症;严重者还可出现高热、意识恍惚、休克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险。夏至时节安排室外工作或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特别是中午时分暑热更重,应尽量避免外出,以防高温中暑。

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可采取以下措施:

1、迅速撤离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

2、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头部冰敷,全身用湿凉毛巾擦拭,或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

3、及时补充水分,可适量饮用淡盐水及其他清凉饮料。

4、服用治疗中暑的药物,如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水等。

5、如果出现虚脱、意识障碍等中暑重症,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正确穿衣巧妙防晒

夏至期间光照强烈,紫外线容易损伤人体皮肤,引起皮肤灼伤、色斑、红疹等病变,过度照射还会引发皮肤癌,因此夏日外出要格外注意护肤防晒。使用遮阳伞、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是外出防晒的常用措施。其实,选择合适的衣服也同样重要。在炎热的夏季,穿着深色衣服比白色衣服更能防晒。虽然深色衣服比白色衣服吸热多,但只要衣着宽松,吸收的热量可以成为衣服内空气对流的动力,就像夏季午后,地面受热容易形成局部对流甚至带来雷阵雨一样,衣服内的空气对流,也可将皮肤表面的汗液和部分热量带走,人体自然感觉凉爽。浅色衣服在隔绝紫外线的作用上不如深色衣服,特别是那些白得耀眼的衣物,常常含有荧光增白剂,它会将紫外线反射到人们的脸部,加速黑色素沉淀。红色、藏青色、黑色等深色衣服是较为理想的防晒服色。在衣服的材质方面,亚麻、大麻等麻质衣物的防晒效果最好,可作为防晒衣着的首选。涤纶化纤的衣服防晒效果也好,但皮肤的舒适度较差。而人们平时常穿的棉质衣服,在防紫外线方面则略逊一畴。不过棉质衣服在吸汗透气、干爽舒适方面存在优势,只要尺寸宽松,仍可作为夏季防晒衣物的选择之一。因此,选择一身干爽、宽松的深色衣服可以帮你度过炎炎的夏日。

合理饮食驱除暑热

夏至阳盛,暑热较重,出汗较多,日常饮食可适当进食清凉瓜果、汤水、凉茶以消暑清热,解渴除烦。

在夏季众多的时令瓜果中,西瓜是首选的消暑水果。西瓜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通利小便功效。其瓜皮又名西瓜翠衣,性味甘凉,煎水煲汤饮用,可治暑热烦渴、水肿湿困。

另外,冬瓜也是夏季消暑的常吃瓜果。冬瓜味甘淡,性微寒,有除烦止渴、祛湿解暑功效。其瓜皮也能利水,瓜仁清热化痰,均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冬瓜、薏仁、扁豆煲汤是夏日消暑利湿的常用汤水。

绿豆汤也是人们夏日消暑的喜爱饮品。绿豆味甘性寒,有清热、消暑、利水、解毒功效,尤其清热解毒之力较强,对热毒内阻,疮疡痈肿效果较好。

至于凉茶方面,推荐广东人常饮的五花茶。五花茶是广东传统凉茶之一,由金银花,菊花,槐花,木棉花,鸡蛋花组成,此五花药性寒凉,合而煎服有清热解毒,消暑去湿功效,其清热下火之力较绿豆汤更强,不适宜长期饮用。

其实大多数的瓜果及绿色蔬菜性质都偏寒凉,如黄瓜、丝瓜、苦瓜、香蕉、苹果、梨、甘蔗、西红柿、莴苣、茄子、菠菜、苋菜、芹菜、空心菜等,在暑热天气经常食用均有清热祛暑效果。但是荔枝、龙眼、榴莲、樱桃等热性水果则应少吃,以免助热生火加重暑热困阻。

注意护阳预防寒伤

夏至时节正值盛夏,此时气候炎热,阳盛于外,人体阳气走于肌表,人们常感身热难耐。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至养生就应顺应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切勿贪凉过度。一旦阳气受损,阳虚生寒,则会引发各种寒证痛证。夏季伤阳,无以温养,冬季来时机体抗寒无力,手足不温,将会更加怕冷。《黄帝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夏至时期暑热较重,人们喜欢趋凉避暑,如空调制冷、饮冷吃冰等,多又引起阳气损伤。夏日养生如何把握好尺度,既能消暑而不伤阳,又能降温而不生寒呢?

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

1、空调制冷温度不宜低于26℃,或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以免温度过低、温差过大损伤体表卫阳。

2、避免空调风口直吹头背(人体阳位),以免风寒袭阳直损阳气。

3、避免大量进食冷饮、雪糕等冰冷食品,以免寒凉直中损伤脾阳。

4、进食西瓜、冬瓜、 绿豆汤等寒性瓜果、汤水时尽量避免冰镇而吃,以免寒上加寒重伤脾阳。

5、服食清热降火,消暑降温的凉茶、汤水时应适可而止,以免下火过度伤人阳气。

6、饮冷吃冰后胃肠不适,可适当喝点姜汤、热茶以温中散寒,扶阳暖胃。

7、空调受寒,手足不温可适当增加活动,最好有微微汗出,以升阳助气,发汗祛寒,促进气血流通。

8、避免炎热高温下运动劳作,既防中暑,也防汗出太多,气随汗泄而损阳伤阴。

夏至消暑食疗方

01

银菊饮

材料:金银花10克,菊花10克。

制法:金银花、菊花放茶缸内,沸水冲泡10分钟,加糖调味,放温饮用。

功效:消暑清热解毒。适合暑热天气,目赤咽痛,口腔溃疡之人饮用。

02

绿豆瓜皮粥

材料:绿豆100克,西瓜皮500克,白米150克。

制法:西瓜皮洗净切块,绿豆洗净浸泡1小时,白米淘洗干净,在煲中加水2500ml,先煮绿豆至裂开,然后加入西瓜皮、白米,适时搅拌,煮至粥成,加糖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消暑利湿。适合暑湿困阻,舌苔厚腻,皮肤疮痒之人食用。

03

消暑防晒汤

材料:西红柿200克,胡萝卜200克。

制法:胡萝卜洗净去皮切粒,西红柿洗净切块。热锅,加油少许,倒入胡萝卜略炒,然后加水适量,放入西红柿,大火煮开至熟透后关火,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生津,消暑防晒,益肝明目。适合暑热天气,户外工作之人食用。

04

夏枯木棉脊骨汤

材料:夏枯草30克,干木棉花30克,扁豆20克,陈皮5克,蜜枣3枚,生姜2片,猪脊骨500克。

制法:上述材料洗净后放入煲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利湿,消暑解毒。适合暑湿困阻,烦热难眠,目赤尿黄之人食用。

专科简介

医生名片

成杰辉 科主任 主任中医师

擅长:

亚健康中医药调理,冬令膏方调补,中医养生指导,尤其擅长体质辨识,指导日常健康调养和疾病预防调护。

出诊:

治未病门诊:周一、六下午,周二、四、五上午

名医诊室:周三下午

膏方门诊:周二、四、五上午8:00-9:00

罗翠文 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

擅长:

综合调理胃肠、月经、睡眠问题及肥胖、痤疮、关节肌肉疼痛、体虚易感冒等状态;健康状态评估和个性化养生保健指导。

出诊:

亚健康门诊或治未病门诊:周一至周日

梁咏竹 医师 医学硕士

擅长:

亚健康状态调养,如慢性疲劳、失眠健忘、月经失调、痤疮、体胖、体虚易感、胃肠功能紊乱、情绪不良、肌肉及关节酸痛等。

出诊:

亚健康门诊或治未病门诊:周一至周日

郝艺照 医师 医学硕士

擅长:

中医体质调养,亚健康、慢性病的中医调理,如异常血压、血糖、血脂的早期干预,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调治。

出诊:

亚健康门诊或治未病门诊:周一至周日

屈子灵 住院医师 医学硕士

擅长:

各类人群的中医体质辨识与运动调养,尤其擅长消化不良、月经不调、肥胖、痤疮、脱发等人群的综合调理。

出诊:

亚健康门诊或治未病门诊:周一至周日

咨询电话:0756-3325036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执行编辑:黎 妍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夏季消暑汤(消暑的中成药)链接:http://www.esxun.cn/news/44186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