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食材_油端子怎么制作窍门(油端子做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2-11 17:09:08
导读

“油端子”的记忆油端子是江浙沪等地的休闲特色小吃。往年一入冬季,江南古城街头必定会出现售卖萝卜丝油端子的摊点,随处可闻到令人垂涎的油炸油端子的一缕芳香。油端子是家乡老镇江人的习惯称呼,外地则叫“油墩子” 或“油墩儿”,是一种将调稀的面糊倒入白铁皮模子里,加入馅料,再覆以面糊入油锅煎炸的食品。由于属油炸点心,外面表皮呈黄褐色,外脆里嫩,吃起来香脆有味,老少皆宜,因此是儿时抹不去的舌尖记忆。油端子分为

“油端子”的记忆

油端子是江浙沪等地的休闲特色小吃。往年一入冬季,江南古城街头必定会出现售卖萝卜丝油端子的摊点,随处可闻到令人垂涎的油炸油端子的一缕芳香。

油端子是家乡老镇江人的习惯称呼,外地则叫“油墩子” 或“油墩儿”,是一种将调稀的面糊倒入白铁皮模子里,加入馅料,再覆以面糊入油锅煎炸的食品。由于属油炸点心,外面表皮呈黄褐色,外脆里嫩,吃起来香脆有味,老少皆宜,因此是儿时抹不去的舌尖记忆。

油端子分为素馅和荤馅两种,素馅的用白萝卜丝加葱末调味,称萝卜丝油端子;甜味的则用赤豆沙馅调味,称豆沙油端子。荤馅是用鲜肉末加葱末调味,称鲜肉油端子。为了识别,通常在油端子的铁皮模子上加以区分。萝卜丝油端子做成椭圆形,豆沙油端子做成圆形,鲜肉油端子则做成梅花瓣状。

提起油端子,古城镇江还流传着一个故事。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驻跸镇江,听说南山风景优美,便独自微服出游,见一寺庙古朴清幽,遂前往拜谒。此时他正饥肠辘辘,便向方丈要吃的。可寺中的日子过得很是艰难,哪有什么美食供奉?方丈急中生智,用现成的面粉裹了萝卜丝葱末,加了些盐调味,揉成扁圆形后油氽,请乾隆品尝。乾隆吃后大加赞赏,便问方丈“此物何名”。方丈竟无以言对。乾隆见此用盘子端来的油炸物圆溜溜、扁塌塌、黄澄澄、油光光、香喷喷的,便说道:“干脆叫油端子吧。”于是,这一美食就传遍江南,并一直传承到了现在。

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初冬季节,镇江城里的五条街、南门大街、四牌楼一带路边以及镇师附小、五条街小学等校门口或者一些浴室前,都能遇见大嫂、老太太或是老年夫妇们守着炸萝卜丝油端子的摊子。他们腰系围裙,煤球炉上支一口油锅,锅边设有一个滤油网,熟练地往白铁皮模子里舀上一勺面糊,加入些许调好味的葱拌萝卜丝,再舀一勺面糊覆盖,放入油锅中煎炸。待模子里的油端子基本成形后,提起来倒转在锅边轻轻一敲,模子里 油端子底朝天一翻身滑入锅中,烧热了的菜籽油一遇到未成熟的油端子, 便发出“滋滋拉拉”的声响,倾刻间满街弥漫着油端子的芬芳。

不一会儿,油端子慢慢变成金黄色漂浮在油面上,把炸好的油端子夹到滤网上控油,个个金黄油亮,香气四溢。为了加快制作 油端子 的速度,他们通常使用二三个模子轮流炸制。现出锅的油端子不能马上入口,不然会烫着嘴,要冷却一下再吃。咬一口,外脆里嫩,油滋滋、香喷喷的,油而不膩,萝卜的香浓味道及葱花油炸后的香味儿,霎时充盈着整个口腔,令人回味无穷。但油端子也不宜冷吃,过冷了则僵硬,韵味全无。

昔日,油端子最受小学生们青睐。下午放学,很少有家庭作业。于是,口袋里掏二分钱零钱,随即在校门前的油端子摊点上买一个油端子当街吃。吃了袖子一抹,打石球、捉迷藏,随意玩耍,一直玩到天黑才回家。

记得,那时副食品匮乏,经济不宽裕,肚中油水不多,但家中很少在街头摊点购买油端子品尝,想吃时都是老伴动手炸制。老伴年轻时在单位从事技术活,有一手制作模具的好手艺。她利用废旧的罐头盒做了个炸制油端子的模子,模子有2厘米高,长约8厘米,宽约5厘米,呈椭圆形,上口稍大些,便于脫模,上面还安装了把手。自从有了自制的模子,在家里炸制油端子方便多了,只要买些食材,随时可解家中两个孩童的馋虫,周围邻居也可尝尝鲜。

刚开始炸制的时候,油端子的面老黏在模子里,倒不出来。后来经过反复试验,发现做油端子的模子要干净,需将模子在油锅里先预热一下,还要留点儿油在里头才能放面糊,控制好油温,这样才容易脱模成形。后来炸制的萝卜丝油端子不比街上售卖的差,既漂亮,又美味可口,无论小孩大人都爱吃。

油端子是大众化小吃,不仅价廉物美,而且油端子里的萝卜营养也十分丰富,含有各种维生素和钙、磷、钾、硒、镁、铁等矿物质,能诱导人体自身产生干扰素,增强机体免疫力。芥子油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食欲,帮助消化。此外,萝卜中所含的木质素,能提高巨噬细胞的活力,吞噬癌细胞。所含的淀粉酶、苷酶、氧化酶、辅酶、尼克酸等多种活性物质,能分解致癌的亚硝酸胺,具有防癌作用。

风风雨雨几十年,油端子这种几近卑微的摊头食点从未靠吆喝售卖,一直以来就是以其香引来洞中仙,让众食客既解了馋,也果了腹。然而,近年来随着一座座高楼平地而起,古城的一些特色小吃摊点也就慢慢消失了,留下的只是美好的记忆。

END

作者:潘春华

简介:潘春华,笔名秋实、春晓,江苏省镇江市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单位党委书记,高级政工师职称。系镇江市政协文史重点作者、镇江市作家协会会员、镇江市委宣传部新闻评论员。曾获得“镇江市委优秀党的宣传工作者” 称号。

审核、发布:朱振鑫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食材_油端子怎么制作窍门(油端子做法)链接:http://www.esxun.cn/news/44150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