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格言人人心里有杆秤(人人心中都有杆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2-03 19:17:50
导读

权衡,直观点说,就是杆秤和秤砣的总称,衡为秤杆,权为秤砣。清代银秤杆秤具体在何时出现已经不得而知,但是已知的在春秋战国时期,楚王墓中就出土了铜制的衡杆,上面有清晰的十等分刻度,这也代表着我国古代人民在这时就已经可以熟练的利用杠杆原理作为称量物体重量的一种手段。有关权衡的发明据说还有个小故事。最早的权衡相传著名商人范蠡在自己做生意的时候发现,人们在市场上买卖东西时都是用眼睛做估计的,很难做到真正的精

权衡,直观点说,就是杆秤和秤砣的总称,衡为秤杆,权为秤砣。

清代银秤

杆秤具体在何时出现已经不得而知,但是已知的在春秋战国时期,楚王墓中就出土了铜制的衡杆,上面有清晰的十等分刻度,这也代表着我国古代人民在这时就已经可以熟练的利用杠杆原理作为称量物体重量的一种手段。

有关权衡的发明据说还有个小故事。

最早的权衡

相传著名商人范蠡在自己做生意的时候发现,人们在市场上买卖东西时都是用眼睛做估计的,很难做到真正的精准,如此的话肯定会影响交易的公平性,这让他心生苦恼,同时也萌生了创造出一种测定货物重量工具的想法。

十六两秤

但是有想法是一回事,做起来却是困难重重,直到有一天,他在经商回家的路上偶然看到农夫从井中取水,用到的方法极为巧妙,这令他深受启发,便利用同样的原理做成了一个简易的权衡。

后来又以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作为衡上的标记,设定一颗星星代表一两,十三颗星星代表一斤,市场上计量统一便从此开始。

但是随着时间一长,范蠡发现一些心术不正的无良商人在卖东西时开始缺斤少两,于是范蠡在原本的基础上对权衡又做了改良,在原有十三颗星的基础上又加入福、禄、寿三星,并改原本的十三两一斤为十六两一斤。

古代秤砣

之所以这样改进,范蠡的想法是为了告诫那些商人,做生意就必须要光明正大,不能去赚黑心钱,并且吓唬那些商人说:经商者若欺人一两,就会失去幸福;欺人二两,那么他的后人就永远做不了官;如若欺人三两,后果更加严重,足以影响到人的寿命。

杆秤

从上面范蠡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捕捉到一些很关键的信息,他制作这件东西的初衷就是为了保证买卖的公平,而之后的各种改良也无一例外,全都是为了能够使这种公平更加精准。

清代老牙质秤杆

千百年来,杆秤也算是我华夏的“国粹”了,它在大江南北活跃了数千年,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逐渐退出我们的生活。为了避免将其忘记,人们赋予它新的文化内涵:公平公正的象征,天地良心的标尺。

古代秤砣

“天地之间有杆秤,秤砣是那老百姓,”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主题曲中这样唱。

但我愿人人心里都有杆秤,权衡天下不平事。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格言人人心里有杆秤(人人心中都有杆秤)链接:http://www.esxun.cn/news/41825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