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山西河津面面是什么做的(山西河津有什么美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2-01 15:14:31
导读

地处吕梁山南麓,濒临黄河东岸的下化乡,被东西走向的“没底沟”、“园子沟”切割成三条起伏跌宕的梁岭,直通黄河的两条大沟四面,沟渠错综,灌木丛生。全乡共有九个行政村,五十六个自然村,两万口人,世代繁衍生息分布在这梁峁起伏的六十四平方公里的国土之上。作为现代行政管辖的下化乡,只是解放以后的称谓。而当地的历史渊源则值得后人研究挖掘。据史料记载和河津市博物馆考证,在下化乡杜家湾村坪头自然村曾发现一处文化遗址

地处吕梁山南麓,濒临黄河东岸的下化乡,被东西走向的“没底沟”、“园子沟”切割成三条起伏跌宕的梁岭,直通黄河的两条大沟四面,沟渠错综,灌木丛生。全乡共有九个行政村,五十六个自然村,两万口人,世代繁衍生息分布在这梁峁起伏的六十四平方公里的国土之上。

作为现代行政管辖的下化乡,只是解放以后的称谓。而当地的历史渊源则值得后人研究挖掘。据史料记载和河津市博物馆考证,在下化乡杜家湾村坪头自然村曾发现一处文化遗址,后经中科院专家考证为仰韶时期古文化遗址。在周家湾村后城里组和前城里组发现北齐古城遗址,以此足以说明下化乡的历史十分悠久。

悠久的历史,必须孕育灿烂的文化。我们在这里只对历史沿革传承至今的历史特色名吃作以介绍。

杏渣面

每年清明前后,下化漫山遍野的山桃粉花和山杏白花竞相开放,粉的如雪,红的似火,登上山头,一望无际,仿佛花的海洋,花的世界。夏季果实成熟,人们起早贪黑,四处采集,在骄阳下晒干,取其果仁以备做杏渣面之用。

据《本草纲木》记载,山桃仁和山杏仁,属中药,性味苦温,微毒;功能驱虫,止咳、定喘、排毒、润肠、通便。早在千百年前,先民们便把它作为一种治病保健食材,用其做成杏渣面,杏渣馍招待亲友,侍奉老人。

杏渣面的具体做法:首先在石钵中将山桃仁或山杏仁捣成泥渣状后,将其和淘洗好的黄豆、麦粒和玉米粒一起放入开水锅内熬煮,一个多小时后,再加入南瓜丁、豆角段等新鲜蔬菜,最后将用下化小麦做成的手工面条放入锅内煮熟,添加食盐调制,便可起锅盛碗食用。

杏渣面主要有“三好”:仁好、面好和水好。一、仁好。山桃和山杏自然生长在岩石峭壁上,根系直抵石缝深处,汲取石层中的各类矿物质和纯净的水源,是纯自然的山货。二、面好。下化乡海拔高度1100余米,主产旱地冬小麦,一年一季,生长周期长,无污染,用此小麦做成的面条品感光滑、劲道,是纯绿色的食品。三、水好。走进下化的深沟,总能听见山泉汩汩的流动,那水不大,但常年不断,尤其是在夏天,舀上一碗泉水,一饮而尽,那凉那甜直入心田,令人心旷神怡,简直像进入人间仙境。这就是下化乡的山泉水,也就是用这样纯清冽的泉水才能熬制出苦香的汤汁。另外,豆麦蔬菜嚼之有物,余味无穷,特别适宜中老年人享用,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强身祛病。

据民间相传,隋朝末年刘武周每年都要从民间收集山桃仁和山杏仁,专门聘请厨师熬制大锅杏渣面犒劳三军将士。改革开放以来,下化乡的杏渣面已走出大山,进入饭店,上了城市人的餐桌,成了河津一大特色面食,享誉三晋大地。

作者:周万家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山西河津面面是什么做的(山西河津有什么美食)链接:http://www.esxun.cn/news/41196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