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小吃的美食(小吃的文化内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2-01 07:26:52
导读

俞邦村是山城沙县夏茂的一个村落,以小吃闻名,这里的许多人走南闯北外出经营小吃。走在村庄里,见一家连着一家小吃店。远方的山环绕着田野,清澈溪流从村前穿过,近处荷田荷花盛开,瓜棚里的瓜垂挂在棚架上,各种蔬菜生长着,田野的风和着店里飘出的味。这味,别有风味。坐在街边,品着热气腾腾的豆腐脑,自家田地种的豆子才会有这样的香味。追根溯源,琳琅满目的小吃,是农耕时代的产物,是那个时代保存食物的有效方法。小吃通常

俞邦村是山城沙县夏茂的一个村落,以小吃闻名,这里的许多人走南闯北外出经营小吃。走在村庄里,见一家连着一家小吃店。远方的山环绕着田野,清澈溪流从村前穿过,近处荷田荷花盛开,瓜棚里的瓜垂挂在棚架上,各种蔬菜生长着,田野的风和着店里飘出的味。这味,别有风味。

坐在街边,品着热气腾腾的豆腐脑,自家田地种的豆子才会有这样的香味。追根溯源,琳琅满目的小吃,是农耕时代的产物,是那个时代保存食物的有效方法。小吃通常通过蒸、炸、烙、煎、烤、烧、炒、薰、腌等方式,既保存食品,又满足人们舌尖上的享受。有的人认为,沙县小吃起源于某个朝代,而我却以为,小吃伴随人们对食物的保存而产生,是百姓为丰富生活而产生。小吃生于民间,本不是一种商品,只是在圩日里,人们将自家的小吃拿到了市场,吃的人多了,有了顾客,小吃的制作者才在圩日里摆摊经营或是开店经营,小吃才成为一种商品。

舌尖上的需求让小吃不断创新,品种不断丰富。养生谷为宝,但是,倘若一日三餐总是米饭,未免单调。特别是在冬季里,正是闲时,丰收之后有着丰富的食材,人们便对食材进行创新,尝鲜。一是对食材进行深加工。比如将米磨成浆,烧好一锅鲜美的汤,将米浆淋在锅边,米浆熟卷,铲入锅中,如此反复数次,便成了锅边糊。又比如七层糕,籼米洗净浸泡磨浆,反复蒸添,一直到第七层为止。还比如将米爆成花,再用麦芽糖搅拌,制成糕点,吃在嘴里、脆甜。二是将食材组合。比如芋头糕,就是将新鲜的芋子与米浆按比例搅拌,并且加上食盐,蒸笼中铺上竹叶或是荷叶,将浆倒入蒸熟,成了芋头糕,米香、芋香、荷香或是竹叶香,在烟火的作用下融在了一起。还有芋头饺,将芋蒸熟,加入地瓜粉捣成芋泥作皮,肉丝、酸菜、笋丝等作馅,便成了芋饺。据张卿雄、黄长明编著的《沙县小吃》记载,沙县小吃可以分为面类、米类、杂粮类、炖品类、其他类。三是在利于健康养生上下功夫。沙县位于闽北山区,比较潮湿,百姓从事体力劳动,为了驱除寒湿、增加体力,在许多炖品中加入中草药,如石橄榄鸭母盅、具有清热养阴、润肠生津、止咳之功效;茶树菇排骨盅,茶树菇具有益气开胃、补肾滋阳的功效,用之炖排骨可提高人的免疫力。特产的丰富程度与小吃丰富程度成正比,沙县丰富的物产提高了沙县小吃的匹配度和创新度,为沙县小吃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物品。一方面,一些村落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在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中,保存了不少传统的风味小吃,如郑湖的板鸭、南霞的泥鳅粉干、沙溪以北的米冻皮、夏茂的甜烧卖、富口的腌苦笋等。

顺应时令是小吃的一个特点。小吃取材于当地,与季节密切相关,因为有些植物只生长在某个季节,而且需要用鲜品制作。比如,夏天里我们可以品尝到仙草蜜,这草,采自于大山山涧。盛夏七月,上山砍柴,顺手在山涧采上一把仙草,回来后放在石臼中捣成草泥,放在网中过滤,除去草渣,再将草木灰过滤作为碱注入盆中,搅拌均匀,盖上盖子,等汤水凝结成冻,倒入些许蜂蜜,真是消夏的良品。还有清明粿,清明前后,采摘田野里盛开着小黄花的鼠曲草,将它捣成草泥,与米浆相拌作皮,以萝卜丝或者豆沙作馅。每年春夏之时,木槿花盛开,村民们采摘木槿花,锅里下油、葱段、虾米,煸出香味。再将木槿花洗净下锅与米汤共煮,那是一道味道鲜美的美食。不同的时令会生长出不同的植物,开出不同的花朵,结出不同的果实,也造就了不同季节的小吃。

小吃里有风俗,寄寓着情感。春节将至,家家户户蒸年糕,红年糕、白年糕,年糕面上放上红枣,这“糕”与“高”谐音,希望来年年年好、节节高。清明时制作清明粿,供奉先人,以表达追思;端午时,家家包粽子;中秋时,吃月饼,寄寓花好月圆,制作月饼的食材,更是五花八门……不只是月饼,还有礼饼;冬至时节,寒夜里一家人灯下包着汤圆,一边吟诵着民谣,温暖溢上心头;正月十五吃元宵,寓意团团圆圆;家中有人生日了,蒸上一笼寿桃,能够烘托喜庆气氛……总之,小吃不只是满足人们吃的欲望,人们也把情感寄寓在小吃之中,这也是人们对小吃有着一种特殊记忆的原因,记住一种小吃,往往记住一个季节、一个日子、一段故事。

小吃不仅美在味,而且乐在制作的过程。我对小吃之尊崇,不止于其味,更在于制作过程中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大年三十年前,家家户户蒸年糕。母亲开始招呼我们浸米磨浆,通红的灶火映着母亲的脸庞至今还深深烙在心里,满屋的香味至今还挥之不去。

小吃还是走亲访友的伴手礼,草纸包裹的糕点,上面贴着一张印着福字的红纸,礼轻情意重。

小吃是一种食品,但我总以为它又不单纯是食品,不是仅仅满足于舌尖。每个小吃,都浸润着文化。小吃生于民间,最靠近人家,最具有烟火味。大餐不常吃,小吃常常有,在我的记忆中,大餐没有记住几个,小吃的味道却总在回味。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小吃的美食(小吃的文化内涵)链接:http://www.esxun.cn/news/41030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