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白茶饼是怎么制成的(白茶饼是如何做成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1-30 19:10:02
导读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可能是台风的影响,这两天都阴沉沉的。时不时来一场阵雨,气温下降到30℃以下。对于福州人来说,八九月里有这么舒服的天气,很珍贵的。室内光线昏暗,如果不开灯,很适合睡觉。趁着凉快,去闺蜜的茶庄蹭茶。要知道,已经很久没敢在大中午出门了。闺蜜精心布置的院子,树木葱茏,旁边的架子上盘满了藤蔓。一片生机盎然,让人看着心情都舒畅开来。于是,坐在看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可能是台风的影响,这两天都阴沉沉的。

时不时来一场阵雨,气温下降到30℃以下。

对于福州人来说,八九月里有这么舒服的天气,很珍贵的。

室内光线昏暗,如果不开灯,很适合睡觉。

趁着凉快,去闺蜜的茶庄蹭茶。

要知道,已经很久没敢在大中午出门了。

闺蜜精心布置的院子,树木葱茏,旁边的架子上盘满了藤蔓。

一片生机盎然,让人看着心情都舒畅开来。

于是,坐在看得见树叶的窗边,聊着“我们上次来……”提起来既熟悉又感慨。

有些事情,明明发生了很久,可回忆起来,恍如昨日。

而有些事情,已经成了老黄历,却依然经常被提起。

比如,好茶不压饼。

有人说,真正品质好的白茶,都不舍得压饼,所以凡是压成饼的茶,都不怎么样。

其实,这是对白茶饼很深的误解。

《2》

茶叶压饼的工艺,自古便有之。

按照某度百科的介绍:“茶饼,又称饼茶、团茶,产生于宋代,始制于丁谓任福建官员之时,专供朝廷饮用。茶饼上印有龙、凤花纹。”

龙凤团茶,是北宋时期,皇帝特地下令制造专供皇家的贡茶。

当年宋徽宗写的《大观茶论》里,一开篇,就提到了龙团凤饼名冠天下。

“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及。”

它的原料,来自福建的北苑御茶园。

制作工艺极其繁琐,采茶只选芽尖,茶树上最嫩的地方,经过蒸茶、研碾、压片……(此处省略数十道工序)

茶饼做好后,再用带有龙纹、凤纹的模具,压制成型。

所以,在当时那个年代,谁家若是能有一块龙凤团茶,那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平时根本舍不得喝的,要当宝贝一样供起来。

只有贵客到访时,才拿出来炫耀赏玩。

可以说,龙凤团茶就是过去的劳斯莱斯了。

不得不说,宋徽宗是个极有品位,极有才华的艺术家。

除了皇帝没做好,其他做得都很好。

在喝茶这件事上,几乎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后来,节俭的朱元璋开创明朝,为了节省人力、财力、物力,才大手一挥,“兴散茶,废团茶”。

演变出了用热水直接冲泡散茶,和现代人喝茶的方式高度相似。

至于复杂奢靡的点茶和茶百戏,随着团茶的没落,一起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到了现代之后,随着茶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人都向往着宋朝对于饮茶的艺术追求。

顶级的仪式感,甚至超越了茶叶本身。

所以,若说“好茶不压饼”,宋徽宗第一个不同意。

不过,如今要想一模一样的复刻龙凤团茶,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留在记忆里的,无法拥有的,才是最美好的。

《3》

龙凤团茶属于蒸青绿茶。

而到了现代,绿茶基本上不压饼了,都是以散茶的形态存在着。

现在比较常见的饼茶,是白茶饼以及普洱饼。

白茶饼自从诞生以来,就招来了很多非议。

大家觉得,白茶既然是工艺最简朴的茶类,不炒不揉不杀青,那么压饼必然会破坏养分,降低品质。

进而认为,品质好的白茶,肯定不会舍得拿去压饼,尤其像白毫银针、白牡丹这类等级高的。

只有寿眉,梗粗叶大,才会压饼。

把时间倒退回10年前,甚至更久,这种说法或许真的成立。

因为当时市面上,几乎看不到白毫银针饼,白牡丹饼也只有少数,大部分都是寿眉饼。

当初的村姑陈,也为白茶压饼提出过担忧。

人嘛,对于未知的事情,心里总是没底的。

好在时间足以证明一切。

之所以过去白毫银针饼的数量少,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来,白毫银针本身产量就低。

放到现在来说,白茶已经走上了很多人的茶桌,可白毫银针的产量依然是三大品类中最低的。

更别提,在白茶才刚刚开始复兴的时候,根本没有多少人知道。

喜欢喝白毫银针,能喝懂白毫银针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在这种大环境下,茶农不敢采太多,茶厂也不敢生产太多,万一卖不掉,茶财两空。

因此,在白毫银针整体产量不高的情况下,压饼就更不可能了。

二来,压饼需要成本。

压饼是在散茶的基础上进行的,可是,过去福鼎白茶制作的茶厂里,有压饼机器的人不多。

为了节省成本,大多数都是把散茶运到专门压饼的厂里,进行操作。

这个过程中,运输要成本,压饼要成本,人工也要成本,还得加上合理损耗。

所以,既然销量不尽如人意,又何必多此一举拿去压饼呢?

反倒是寿眉,产量大,销量高,压饼以后更吃香。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

白毫银针熬过了乏人问津的低潮,现在越来越多人喜欢上喝它,并且喝懂了它。

于是乎,白毫银针的产量渐渐上去了,压饼也就不足为奇了。

《4》

白茶压饼会破坏营养物质吗?

基本不会。

如果说,过去白茶饼少见,是因为有一些茶厂觉得工艺还不成熟,压饼会损耗内质,得不偿失。

那么,现在的压饼技术,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制茶技术精湛的师傅,已经从这些年的失败中汲取经验。

做出来的白茶饼,松紧适宜,便于撬茶,同时便于未来陈化。

不可避免,还存在一些制茶师傅半路出家,压饼技术不过关,导致白茶饼做出来严丝合缝,没有一点空隙,就像一块铁饼。

不管在哪个年代,不管在哪个行业,都存在这种现象。

所以,大家在买白茶饼的时候,要注意辨别。

至于为什么村姑陈敢肯定,白茶压饼不会破坏营养物质,是因为实践出真实,村姑陈仓库里的老白茶饼们介绍最好的证明。

当然了,村姑陈的实验对象,是出自老S之手的高山白茶。

同样一批原料,一部分以散茶的形态保存,另一部分压成饼茶后保存。

在同样的仓储环境下,打开来喝,虽然风味不完全相同,毕竟压饼让茶叶破壁,香气滋味都出现了转变,但汤水的饱满度、稠滑度、浆感等等,也就是陈化的效果,基本一致。

这就证明了,白茶是否能够良好陈化,和品质有关系。

品质好的白茶饼,照样能转化出丰富的物质,美妙的风味。

《5》

存在即合理。

白茶饼的出现,缓解了库存的压力。

很多人都知道,白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喝老白茶也成为了一种趋势。

然而,蓬松的散茶,想要大量收藏和囤积,是有一定困难的。

年复一年,新茶要出来了,陈茶老茶又该何去何从呢?

因此,压饼不仅解决了茶农的问题,也让更多茶友有机会喝到老白茶。

没必要因为一句“好茶不压饼”,而对白茶饼产生抗拒。

亲自试过之后,便知好坏!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白茶饼是怎么制成的(白茶饼是如何做成的?)链接:http://www.esxun.cn/news/40953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