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河南安阳的名吃(河南安阳美食介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1-28 19:18:20
导读

走遍河南吃遍河南,哈喽大家好,今天特意为吃货们整理了一篇美食攻略,今天我们来到了八大古都之一的——安阳!吃遍河南的每一个城市!有木有很激动呢?以后每天都会发布一篇18个地市的美食攻略,小伙伴们记得关注哦!欢迎转载。安阳简介:安阳自古居“天下之中”,西依太行,东临平原,四省通衢,沃野千里,自然的恩泽和经济的繁荣,使安阳为历代先贤所倚重。安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乡、《周

走遍河南吃遍河南,哈喽大家好,今天特意为吃货们整理了一篇美食攻略,今天我们来到了八大古都之一的——安阳!吃遍河南的每一个城市!有木有很激动呢?以后每天都会发布一篇18个地市的美食攻略,小伙伴们记得关注哦!欢迎转载。

安阳简介:

安阳自古居“天下之中”,西依太行,东临平原,四省通衢,沃野千里,自然的恩泽和经济的繁荣,使安阳为历代先贤所倚重。

安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著名的大禹治水、文王演易、妇好请缨、苏秦拜相、西门豹治邺、岳母刺字等历史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于殷(今安阳市郊小屯一带),经八代十二王,历时254年。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在这里出土问世。这座以都市、文字、青铜器为标志的古典城邦,谱写了殷商文明的辉煌篇章。

NO1:

要说能代表安阳的美食,三不粘绝对是扛把子。三不沾又名桂花蛋,是安阳市颇具地方特色的一种传统特色小吃。

三不粘是用鸡蛋、淀粉、白糖加水搅匀炒制成的。它不仅色彩金黄,味道甘美,更令人称奇的是它不粘盘子、不粘筷子、不粘牙齿,这也正是它为什么叫“三不粘”的缘由。据说,这“三不粘”的名称由来,是因为乾隆下江南时,品尝了桂花蛋,赞不绝口,于是赐名为“三不粘”。后来,一直到了清末,这道小吃的做法,才由深宫流入民间。三不沾色泽金黄,蛋嫩沙甜,美味可口,富有营养,尤宜于老人、幼童食用。

NO2:

安阳扁粉菜。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明朝,当上了皇帝。因为他是穷人,提倡节俭。这在宫中鸡鸭鱼肉,山珍海味。时间一长,就吃不慣了。就让御厨做出及不多钱,又要好吃的饭。这可愁坏了宫中御厨们。当中有个御厨是安阳人,由于家穷流落南方,学得一手好厨艺。他想了想觉得不如把我们安阳小吃之首扁粉菜做出来给皇上。因为扁粉菜是北方菜系,皇上没有吃过,或许皇上感到新鲜,就不会生气。朱元璋吃后果然龙颜大悦,亲手书写北方第一和天下几个大字 现在老家安阳传人还保留朱元璋提字的匾牌。

NO3:

道口烧鸡被誉为中华第一鸡,该菜品由安阳市滑县道口镇&34;世家烧鸡店所制,是我国著名的特产。 道口烧鸡与北京烤鸭、金华火腿齐名。

其成品烧鸡色泽鲜艳,形如元宝,口衔瑞蚨。极具食疗和保健功能。始创于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道口烧鸡的制作技艺历代相传,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1981年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特优产品。豫北滑县道口镇,素有&34;的称号。&34;的道口烧鸡,像北京烤鸭一样,在全国食品中独占鳌头,并且誉满神州,名扬海外。

NO4:

相州皮渣,安阳“三大宝”之一。其色微碧,呈半透明状,触之柔软而有弹性,闻之浓香扑鼻,口感爽滑、筋道。深受大家的喜爱。

安阳地处中原,周边县大都盛产红薯。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一卖粉条、粉皮的业主,粉条卖多了,自然要有些碎粉条,于是就把它便宜卖给了一酒楼。当时有一聪明厨子接到这些碎粉条后,灵机一动,将粉条放入开水锅中煮软,捞出后加入葱末、姜末、蒜末、盐、虾米皮,再加入红薯淀粉,搅拌均匀,盛入碗中,再放入蒸笼里蒸熟,制成了皮渣。流传至今,成为安阳的特色风味小吃。安阳相州皮渣的吃法有很多,常见的有皮渣扣碗、皮渣烩菜、凉调皮渣、生煎皮渣等。但最具有代表性的还是生煎皮渣。

安阳人过年逢会,亲友聚餐,蒸皮渣,吃烩菜是家常便饭。而遇娶儿嫁女,红白喜事,酒席宴上酥肉皮渣则是一道不可缺少的菜肴。民间多将皮渣用于筵席“垫底”,经名师精心制作的“焦炒皮渣”、“皮渣酿里脊”、“皮渣酿馅”等地方风味名菜,香鲜可口,荤素搭配,受到了中外宾朋的交口称赞。

NO5:

粉浆饭:是安阳“三大宝”之一。是以绿豆桨为主,配以小米、大豆、花生仁、精盐、适量荤油,出锅后浇上糊葱花汁,撒上香菜沫。其特点:香醇浓郁,酸甜适口。

NO6:

“血糕为安阳传统风味小吃,和皮渣、粉浆饭合称安阳的&34;。始于清乾隆年间。用荞麦面、猪血加调味料蒸制,食时切片油煎,抹上蒜泥,香辣鲜美。安阳血糕营养丰富,酥香适口,味道鲜美,经济实惠,风味独特,深受当群众和外地游客的欢迎。

相传血糕创制于清乾隆年间。当时安阳暴雨成灾,庄稼淹没。灾后官府发放大量荞麦种,以解饥荒。荞麦丰收后,人们以荞面为食。当时县城北洪河屯村一刘姓农民将蒸制的荞面糕用油炸后,拌以蒜汁食用,鲜食味美。后又在荞面中加入猪血,味道更浓。于是他迁居城内,以卖血糕为业,生意十分兴隆。

NO7:

内黄灌肠:是安阳内黄县的传统名吃。始于清朝,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以猪血、猪肠、面粉、香油、五香料为主要原料所制成。根据不同季节吃法也不同,有用蒜汁、香油调拌的凉调灌肠;还是放入底平煎盘,加油煎的,不管是那种吃法,都是美味。

NO8:

豫北著名火烧当属滑县的“牛屯大肉火烧”。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面团半斤重,旋圈十八层;内填猪油馅,外涂豆油烘;炉内翻八遍,两油相交融;黄焦且酥脆,佳味馈亲朋。“牛屯大肉火烧”个头大,味道独特,制作工艺十分考究。制作过程复杂,卷十八层成圆形面团,烘烤翻转十八遍,遍遍都涂豆油,以使内填的猪油块熔化外浸,外涂的食用油内浸,。烤熟后的大火烧,黄焦酥脆,味道鲜美异常。2009年12月,牛屯大肉火烧被列入滑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

NO9:

安阳三熏包括熏鸡、熏鸡蛋、熏猪下水,已有百余年历史,将原料精心卤制,再用柏枝柏壳和松木锯末等点燃熏制,其特点水分较少,熏香浓郁,脆烂不腻,耐储存。

NO10:

扣碗酥肉属于当地饮食的代表菜品,此道菜特点就是香酥、嫩滑、爽口、肥而不腻.扣碗酥肉选材是在猪的上半身,因为这里的肉比较嫩,肥瘦相间。

扣碗酥肉的做法历史悠久,在制作过程中您也能感受到这些特色美食的魅力。扣碗酥肉以五花肉 为主要材料,烹饪的做法蒸菜为主,口味属于咸鲜,中原地带安阳,口味偏淡,但近年来川菜、粤菜、东北菜接连进入,到饭馆吃饭,安阳人喜欢各种菜式都点一点。当地的传统菜式八大碗依然受欢迎,红白喜事尤其少不了。

NO11:

燎花,属南方糕点。据传清代时,浙江一位吴姓糕点师傅上京谋生途中,因病滞留安阳,经当地人悉心调理得以康复。他有感于安阳民风淳厚,便定居于此。并把制作燎花的技艺传出来。成品燎花,造型美观、面色金黄、剖面洁白、状如蜂巢、外撒对丝、浪似蓼花,故又叫蓼花。落口香甜酥脆、软绵易消化,营养丰富,老少皆宜,被视为节日聚餐珍馐,馈赠亲友佳品。

NO12:

老庙牛肉是安阳滑县老爷庙加工牛肉,作为全国有名的特色名吃,创始于明末,一直以独特自居,有“中华一绝”之称,与上道美食一样享誉四方。

NO13:

八宝布袋鱼河南安阳传统的名菜之一,属于豫菜系。形体完整大方,花色悦目美观,鱼鲜嫩,汁鲜美,营养丰富。它以一公斤重的鲜活黄河鲤鱼一条为原料,加之配料、佐料,上笼蒸熟后加姜醋汁而成。它选料严格,配料、佐料多而讲究,制作精细。

NO14:

秦氏熏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肴,属于豫菜系。说起熏肉,古已有之,纵观中国古代饮食,早在唐代以前,&34;就在菜肴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值得一提的是安阳地方特色&34;的代表作之一&34;。据传清高宗乾隆十五年(1750年)间,乾隆皇帝巡幸河南嵩山,途经安阳小憩,进膳时对当地官员进奉的一道菜&34;赞不绝口。至此&34;在民间广为传扬。

NO15:

安阳烩菜的种类有六七种之多。既有用料考究、制作精细的“海烩菜”、“上烩菜”;也有选料普通、价格便宜的“行烩菜”;还有用料简单的“扁粉菜”;又因使用烹调器皿不同而派生出的“沙锅豆腐”、“沙锅海烩”。安阳烩菜因种类繁多、配料精当、汤醇味美、营养丰富成为地方名菜。

安阳人对烩菜情有独钟。婚丧嫁娶、满月席、寿宴,几乎离不开烩菜。烩菜因种类繁多、配料齐全、汤醇味美、营养丰富、价格低廉而成为我市家喻户晓的名菜。烩菜可以分为高、中、低档,上等的烩菜称为“海烩菜”,用料考究、制作精良,还配有海味;中等的烩菜称为“上烩菜”,同样精工细作,只是较之“海烩菜”稍逊一筹;一般的烩菜称为“行烩菜”,选料较为普通,价格比较便宜。把猪肉、海带、时令蔬菜、土豆等,配上安阳特有的皮渣,一锅炖煮即可。

NO16:

马蹄烧饼品质优良,特点突出。刚出炉的马蹄烧饼皮瓤分离,外脆内嫩,酥香兼备,香气四益,色、味、形俱佳。具有焦香、清香、芝麻香三香的独特风味。马蹄烧饼制作考究,经济实惠,易于储放,携带方便。

马蹄烧饼决自内黄县井店镇,形状似马蹄,有100多年的历史。主要原料是面粉、花生、油、盐、花椒面、荤香面、芝麻面。采用“十遍八刀”的独特工艺制成,香脆可口,香味四溢。

NO17:

楚旺扒糕原是楚旺镇风味小吃。据传始于清道光初年,由马奎从保定传入。主要原料为荞麦面,蒸熟后用芥末、香油、蒜汁、陈醋凉调,味道鲜美,且有健脾胃作用,现已遍及全县,村镇街头,多有叫卖。有民谣《楚旺扒糕》曰:“楚旺扒糕荞面糊,芥末蒜汁香油醋,一切就调手拿叉儿,酸辣香味得口福。”

NO18:

梁庄状馍,产于内黄县梁庄镇,是用精制面粉擀成面片,将瘦肉、大葱等用调料拌成馅夹在中间,在煎盘上煎烤、油烙而成。其中,尤以梁庄状馍较为出名。梁庄状馍,始于乾隆年间。相传乾隆年间,有一书生中了头名状元,梁庄好友为庆贺其金榜题名,在御宴上把自家制的面饼呈上供皇上、状元用膳,皇上品尝后赞不绝口道:“这一佳品入口焦中有绵,酥中有咸,脆中有甜,味道多感。圆象征团团圆圆,烤色金黄象征前程似锦,状元食的馍就叫状馍吧。”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河南安阳的名吃(河南安阳美食介绍)链接:http://www.esxun.cn/news/40315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