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我的故乡情作文(我的故乡情结作文600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1-27 19:15:12
导读

作者:漫野馨香母亲的家乡,是宁强一个叫兰家坝的山村,距离父亲工作的地方平溪河不到十公里,我快乐幸福的童年时代,就是在这一带,美丽的大山深处度过的。外婆家,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是单家独户,住在一个高高的山顶上,从山脚下往上看,若隐若现,在云雾缭绕的时候,有一种仙景般的感觉,神秘飘渺……这里,就是我的第一故乡,它给了我最原始的对生活的感觉、感触和许多美好的回忆、令我的心灵深处有一种不能忘记的情结。尤其是

作者:漫野馨香

母亲的家乡,是宁强一个叫兰家坝的山村,距离父亲工作的地方平溪河不到十公里,我快乐幸福的童年时代,就是在这一带,美丽的大山深处度过的。

外婆家,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是单家独户,住在一个高高的山顶上,从山脚下往上看,若隐若现,在云雾缭绕的时候,有一种仙景般的感觉,神秘飘渺……

这里,就是我的第一故乡,它给了我最原始的对生活的感觉、感触和许多美好的回忆、令我的心灵深处有一种不能忘记的情结。

尤其是在我成年后,在经过了生活一路走来的风剥雨蚀、磨砺沉淀后,更加觉得童年时代的纯真和美好,在迄今为止的生命过程中,是最美好的情结。

在心中酝酿了好多年,一直想为那些美好的回忆书写下一点文字,一直就准备着,用了无数个经年累月、点点滴滴的拍图、收藏,如今才基本集够了图片,现在才着手,为我心中的圣地、禅释这份美好的眷恋……

这是巴山腹地的一个地方,往西北和四川接壤,往东南和秦岭相连。

极目眺望四周,是,重峦叠嶂、望不到尽头、绵延起伏、伸向远方的青山。

远远近近,山影重重,山色浓淡深浅变化莫测,仿佛无边无际的水墨画。

目之所及的山上大都长着一丛丛的灌木、雪松和落叶乔木,山里人家住的分散,不多的数十户人家,纷落散在地掩映在山脚、山腰的林隙间,灰黑色的屋瓦在林际、树梢间依稀可辩 。

一条小溪将南北两面的崇山峻岭分开,溪内怪石嶙峋,遍布河道,溪水曲折蜿蜒,时而急流飞瀑,潺潺流淌,时而清流石上,汩汩淙淙。

溪两岸绿树浓荫,风景不与四时同,在溪水回缓,清澈见底的地方,有分散排列的石头组成的石步桥,人们过河时,跳跃着才能小心翼翼地从上面通过、进行往来。

外婆家住的,是六七间土墙黑瓦,土木结构的房子,屋外的廊檐下,木头的圆柱子支撑着屋檐。

东西两边分别住着大舅、二舅两家,外婆外公住着正中的三间。

一进入正中的屋门,可以看见竹篱笆楼顶夹层,有木长梯靠在屋角,可以上下,往楼上储存东西,,在一进门不远的隔墙一隅,有一张一米方桌大小,四周用石块砌边,中部稍稍凹下去的火塘,是冬天的时候用来烧木柴取暖的,其余左右侧墙各分布着两个侧门,进入就是卧室和客房。

一般在正屋的侧面,就是附建的厨房,再稍远点的屋后就分布着厕所和猪舍鸡笼,山里人家,那时候在那个年代,基本都住的是这种古朴的土木竹楼的房子,冬暖夏凉,一辈辈沿袭多年。

大舅和二舅家分别有几个孩子,大舅家有萍娃姐、林娃哥哥、敏娃哥哥,二舅家有志英姐姐和小红哥哥,他们都叫我丽娃子,我们虽然年龄不同,但都是很要好的伙伴。

房子前面,是一片东西走向的院坝,坝下面是一片渐次低势的斜坡,前面长满了郁郁葱葱的一大片翠竹,两侧分布着一些落叶乔木。

林隙的空地上布满了各种藤萝草蔓,一直从坝下东边的斜坡延伸向西边不远处的峭壁下面、门前的院坝边上由东往西顺势栽种着李树、桃树、枣树,六月梨,雪梨、麻梨树。

屋后是一片地势缓缓而上的斜坡地,四周,渐次往上是一片长着落叶灌木的小树林。

地的西边,有一个个石头拾级而上铺成的小路,通往一丛毛竹掩映中的水井,水井是外公自己在房后挖成的水坑,四周用青石碎片围砌,有地下沁出的山泉和雨水积攒下来,供生活用水。

水井旁的坡地上,是外公种的各种蔬菜,记忆中有碧绿的菜畦、有藤蔓的豆角、紫黑色的茄子、还有种在地畔树林隙边的金色的南瓜、冬瓜,和蔓在树枝上的一串串的地黄瓜等。

外婆常常的扯了满背篓,这些新鲜纯天然的各种蔬菜瓜果,香甜了我们全家人一年四季的饭桌。

地的东角里,散落地生长着几颗虬枝发达的老柿子树,间或生长着几丛向日葵,散养着的鸡鸭们,常常悠闲地跑进屋后的地里觅虫子。

地旁的小树林顺势而上,向北延伸而去,是看不到头的灌木丛林,小时候从未往树林更深更远的地方走过。

那里面,被树枝,草蔓包绕,不好行走,那时候大人们也告戒我们,树林深处有野兽,我们也都不敢有念头去探究。只有看见外公打柴火时,从那个方向背回一捆捆树枝柴火。

外婆家的门前,东西两边分别有一条可供进出的路,东边是和山下相连的上山的大路,有一米多宽的泥土路,曲曲折折,高高低低,从山下一直延伸到北边的山后深处,路两旁的坡地上灌木丛生,平时晴天还好走一些,雨天泥泞路滑。行走时得要揪住路边的小树枝,小心翼翼的才能上下。

西边顺势而下的是条宛若游蛇的小路,顺着小路的右边坡上,长满一丛丛的橡子树,春天的时候,枝叶繁茂,碧绿的叶子上常常沁着一层薄薄的露水、和着叶子质朴的清香,从小路上走过,就会沾湿了衣服,秋天的时候,树丛的落叶铺满了小路,踩上去簌簌作响。

从小路下去,在路的尽头拐角处,是一处叫沙湾里的地方,沙湾里,有几户人家,散落地居住在山脚下,四周边上,房前屋后,在岩石的窠窝、石头的空隙地带,就势种着菜蔬和果树,在这些农舍的西侧,有一条从屋后的山上顺势而下的溪涧。

溪涧是从侧面的山上汇聚的清泉,流淌而下经年累月形成的,一路跌宕蜿蜒,怪石嶙峋,涧边,青树翠蔓,蒙络摇缀,春天的时候山上的露水湿气重些,汇聚的清泉就多一些,可以看见千回百转后的清清浅浅的溪水,在有的岩石下面汩汩流淌着,集聚到河沟里,溪水澄澈如泉。

在这里,人们可以淘洗米粮、果蔬、衣物,我们也常常跟着外婆和母亲,舅母们一起来溪涧淘洗衣物、在涧滩的岩石上远眺,在清浅的水洼里嬉戏,觅螃蟹。

夏季和秋季溪涧的水量减少,无声地缓缓流过,只在有的地方汇聚成数个小水坑,像散落的串珠,明明灭灭,依稀远去,经过九曲十八弯,最后汇入不远处的小河。

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和古朴,春天里,几场山风吹过,不几天的功夫,房前屋后、山前山后、溪边、地头、远远近近、沟沟壑壑的地方,洁白的李花,梨花、樱花、粉红的桃花、草丛里一丛丛、一簇簇的兰花、田间、地头、山坡上的油菜花、山林里的各种野花儿,都次第绽放了。

清晨,春寒料峭的时节里,薄雾轻纱烟气般的浓罩着四野,微风轻拂,雾霭弥漫着淡淡的散去……

闭了眼,置身于这些若隐若现的、丝丝缕缕、缭绕流溢的云雾里,彷佛觉得幻化成了仙气飘飘的仙子一般…….

恍惚间、不远处有悠悠的鸡鸣、犬吠声传来,才忽然回过神来。

在明媚阳光的温暖,和煦春风的轻佛下,漫山遍野,千山万壑,远远近近的树木皆被一片新绿点染了,及目四野,都是一片深浅浓淡的绿光盈盈,徜徉其中,仿佛泛舟在绿色的海洋里

这时节,我和表哥表姐们跟随着外婆和母亲们,各自背上背篓,拿上小锄镐,到山前山后的林隙间、竹林地、草丛里,去采挖新鲜的竹笋,嫩绿的蕨菜、野葱子、春芽菜还有一种长的像蒜苔色泽金黄的广东苔......

那一枝枝沾满露水的灌木丛的叶子,鲜活的枝衩间,已经悄然挂满了青涩的小果,蹲身抬手的时候,枝桠颤动,抖落一身的露珠。

穿梭在山林草丛里,要不到一顿饭的功夫,我们就各自采摘到不少的野菜,这些美味独属于春天的味道,就是大山馈赠给山里人们的山珍佳肴!

一段时间下来,山里人各家的饭桌上,这时节,都少不了竹笋炒腊肉、春芽柴鸡蛋、拌蕨菜芽子,这些美味飘香了整个春天里的山村,院前檐下,家家户户都晾晒的有焯烫过的干笋、蕨菜芽、椿芽子等等山野菜,等到了冬天,拿它们来炖煮腊肉,别提有多鲜美呢

蕨菜菜

野葱子

每一个清晨,在鸡鸣犬吠声中从梦里醒来,揉着惺忪的睡眼来到院前,放眼望去,远处层峦叠翠、青山如黛、水天相映、近处鸟语花香、碧叶连天、沟沟壑壑、起起落落、层层梯田、如诗如画,清鲜甘醇的气息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不远处的溪水潺潺,炊烟袅袅,感觉世外桃源般的美秒,小小的心宇里溢满了浓醇的欢喜和快乐!

山里人家、那时候做饭都是烧的柴火,外公常常的会去山前山后的树林里砍回一些枯枝树稍,扎成一捆捆立在房侧屋后的檐下,晾干后做烧饭的柴火,有时候会砍回一些杜仲树的树枝,树枝上有油绿绿的叶子,这种枝条可以不晾干就可以烧着,放在灶下的炉火里,只听见哔哔叭叭作响,火焰很旺,像燃放的烟花爆竹一样。

每每这时,我和表哥表姐们便争抢着,轮番上阵的在灶塘里烧一番,只听着那声音滋啦啦又叭叭炸响、又赶紧捂住耳朵跑出去,只见屋顶的烟囱里升腾起浓浓的白烟,弥漫着这种树叶的清香。

我们几个孩子又在院子里追逐嬉戏一通,吓的鸡咯咯的尖叫着四散奔逃,惹的狗狗摇着大尾巴撒欢儿的围着我们转圈圈,东腾西挪,那憨态可掬的模样,往往把我们逗的笑的前仰后合

春天这个时节里、有一样不能缺席的美味,那就是毛芊。

毛芊是三月里茅草蓬勃生长,发出的芯子,我们把它拔下来,剥开绿色的外皮,就露出白色的棉絮一样的肉来,放在嘴里一嚼,清香甜甜的,有种特别新鲜的味道,在那个零食匮乏的年代里,就是我们的棉花糖。

毛芊的时节很短,就那么一周左右的功夫,就生长成了茅草

大概端阳节前后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有一道特别鲜美无比的野果子成熟了!

那就是让人梦萦魂牵的瓢儿!在向阳的山坡上,满满的都是,这是大自然给我们这些山里孩子们最美味的馈赠!

我们欣喜地采摘回满满的一篮子,回来放一点点白糖一拌,一勺勺的挖着吃,那鲜美多汁的味道,是我迄今为止,吃过的最美的野果,也是让我一生都牵挂的味道......

最让我心动的,是屋舍四周,房前屋后的各种果树,这些树,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太多甜蜜的丰厚的快乐。

先是五月份的时候,坝前竹林旁的李子熟了,几株老太婆娑的李子树,枝条茂密,树干粗大歪斜,外公为了方便我们上下,在树下架了短木梯、李子成熟的时候,满树黄澄澄的果子,硕果累累,清甜爽口,香气醉人,果香透过果皮洋溢满了整个院子,惹的我们上树采摘了一趟又一趟。

几天下来,就都吃馋了,又懒得去碰了,外婆只好摘下来,送东家送西家。

接下来樱桃熟了,晶莹温润如红玉般的一粒粒,樱桃,那鲜美可口的沁甜,是童年记忆里不可缺少的味道,吃过樱桃,接着是满树金色的枇杷、红彤彤的桃子成熟了、满树满枝桠,用竹竿在树下打一下,雨点般的落满一地,那鲜甜清香的桃子被我和表哥表姐们啃的常常是满嘴惺红的桃汁糊花了嘴脸。

过不了几天就再也吃不动了,外公外婆只好在树下放上几只木盆子,熟透的桃子便吧嗒、吧嗒地往下掉,不一会的功夫,外婆就拾满一小盆子,天天如此这般,由于离集市又远,交通不便,吃不了也没法卖出去,山里人家又各家不缺果树,只好眼睁睁的倒给圈中养的猪们吃,想必猪儿们吃一段时间后,也都吃烦了呢!

接下来田间、地头里的蚕豆、豌豆成熟了,一时间家家户户饭桌上,豆香萦绕整个山村的山前山后。

母亲和外婆,舅母们将吃不完的蚕豆和豌豆晾干了,在闲暇的时候,泡豆磨浆,做成美味的凉粉,那浇上红红的辣椒油,放上葱花蒜子的味道,是我们这些馋嘴的孩子们一年中美好的牵挂呢。

随着碧叶漫天,山林日亦丰盈的时候,隐藏在树稍间的知了,声声不息地呼唤来了夏天。

流连忘返的蜜蜂们,盯在暗放幽香的一丛丛刺梅花枝上随风颤动。

田垄地畦里,玉树临风般帅气的玉米后生们,轻悄悄地舞动着潇洒的长袖,对地头埂旁明艳艳绽放着的向日葵美眉们,不分昼夜地低吟着表白。

调皮的布谷鸟看到这一幕,不时地发出吹气般调侃的“布谷、布谷……”声,惹的二二的黄鹂鸟也如醉如痴地常常飙歌助兴、逗引的远远近近的各种鸟儿们,不明就里、没头没脑地“叽啾、叽哩咕噜、有……”一片随声附和。

睿智的猫头鹰“咔咔咔咔”狡黠地大笑着展翅飞走、消失在丛林里......

轻盈的画眉鸟、仙气飘飘地提着薄如蝉翼的裙摆,脚尖着地扭动着天鹅舞的步伐拽过来,伸长脖子、仰脸闭着眼、夸张地张着小嘴,一路唱着抒情高昂的歌剧“啊啊啊……”骄傲地扭动着飘走了……

留下目瞪口呆的一群鸟儿们、还没回过神来。

这边穿着黑色燕尾服的燕子,又搭拉着半边礼帽,只露出一动不动的,似乎僵着的下巴,一只手叉开五指罩在脸前、一只手五指并拢,机械般地戳在胯前,脚下打摆子似地,扭动着迈克尔杰克逊的舞步,趔趄着一路追赶画眉去了。

严肃的森林医生啄木鸟、顾不得理会,它们这些花前月下的浪漫情怀,无暇参与,这些庸脂俗粉之流们的打情骂俏和眉来眼去,仍然坐怀不乱地,隐藏在林隙树稍间,一如既往地,脖子上挂着擦汗的毛巾,目不转睛地辛勤地工作着,不时传来“笃、笃、笃”的敲击声......

清晨,漫野的枝叶上都沁着一层露水,凝结滴落下来,湿润了林隙的枯枝和树丛下的泥土。

被温暖的阳光一催化,一丛丛柔软的黑木耳,就悄然地长满了湿辘辘的枯枝上,一只只蘑菇野菌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林地间的角角落落里。

我们跟着长辈们背着背篓,提着竹篮,穿梭在林际,欣喜地采摘枯枝上的木耳,草丛中的蘑菇,捡拾这些大山一次又一次馈赠给我们的山珍,心中溢满了孩子对于母亲般的爱恋。

不经意间,一觉醒来,被屋子西侧的六月梨的暗香俘获了身心,恍然间才发现,满树黄澄澄鸡蛋大小的梨子仿佛一夜之间缀满了枝头,高大茂盛的树上,满树满枝丫,随便摘下一个,咬一口,酸甜可口,汁水流溢。

提一枝篮子站在树下,一会儿便在垂下的枝叉上摘满一篮,在这些房前屋后的梨树中,数六月梨的味道最为可口美味,酸甜脆爽,让人欲罢不能地,吃的永不会腻。

不能忘记,那段时间,我们把一筐筐采摘的梨子常常的给忙碌在田间地头的家人们送去,成了大人们解渴消暑的佳品。

很快的,坡上地头的辣椒️熟了,玉米熟了,土豆熟了、稻子熟了,豆荚熟了,向日葵熟了、树上的柿子熟了......

一段时间下来,各家各户的院前,檐下,好一副丰收的画面。

一串串热情似火的红辣椒️像一串串喜气洋洋的大鞭炮挂满了墙壁,金灿灿的玉米棒子编结成一排排的穗子挂满了檐前檐后的粱柱,稻谷凉满了整个院落,硕大的粒粒饱满的向日葵盘子晾满了低矮的屋瓦,满树的大麻梨和红也纷纷闪亮登场……好一副绚丽多彩的丰收的画面,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时候,是我们这些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

母亲们在这个季节里忙着收获着各种果实,我们早已经有了更多别的兴趣......

山林里的各种美味野果子次第成熟了,我们挎上背篓,提上竹篮、到竹林里去找一种俗称八月瓜的果子,长长的藤蔓上结着一个个成熟后紫色的“香蕉”样的果子。

一簇簇硕果累累的野刺梨、到树丛里去找一串串深紫色的鲜甜多汁的野葡萄、还采摘未熟透的野猕猴桃。

有时候还会在树丛中松软的岩土里,挖到一只只珍贵药材野天麻、捡拾最多的就是野板栗,和橡子果果,......这些丰厚的大山的馈赠,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和丰富的快乐,

野天麻

橡子果果

红果子

覆盆子、五味子,

果实累累的季节,人们忙于收获的日子渐渐平复。

外公外婆和母亲们,把晾晒好的各种果实一一的收起来,放入屋内的竹篱笆楼夹层内。

闲暇下来的外公,把屋后红透的柿子摘下来、一个个削了皮串起来,挂在屋檐下仿佛一串串的红灯笼,等待着风干成柿饼、红红的柿子皮凉干了,是香甜又有嚼劲的美味零食呢!把采摘的生硬的野猕猴桃,用谷壳子埋进竹篓里,等到放熟透了再给我们吃、把一个个梨子放在屉里蒸熟了,放入瓮罐中保存起来,等到稍晚些没有了水果子的时候、拿出来给大家吃,也别有一番风味呢。

柿皮子

闲暇下来,外婆和母亲给我们用丰收的果实做各种各样的美味。

蒸香甜软糯的米糕馍、红豆糕、红署,做米豆腐、蒸桐子叶包裹的玉米粑粑、炸果子、打糍粑,糍粑上面撒一层炒香的叫仍子的果实粉末、核桃、芝麻,香味浓郁独特,叫人不能忘记。还做爽滑劲道的豌豆凉粉、胡豆凉粉和橡子凉粉。

烤晚熟的甜玉米、

桐子叶粑粑

米豆腐疙瘩

炸果子

最让人惦记的就是大家都喜爱的菜豆腐粥。

把收藏的大豆经过一夜泡发,在石磨上磨成豆浆,滤去渣,放锅里慢慢的熬开了,再一点点的往里面加入泡淡酸菜的汁,豆腐就这么慢慢地凝结成了。

每当那独特的淡淡酸爽甘甜的味道弥漫整个灶屋,炉膛里的火光映红了母亲的脸颊。

看着锅内在热气蒸腾中翻滚着的一块块鲜嫩的豆腐,不一会儿的功夫,手巧的外婆和母亲,已经用野葱子淹好了一碗美味的辣酱,拌好屋后摘来的地黄瓜,还有年前的豆腐乳,就着这些可口的小菜,吃着一碗美味清甜的菜豆腐粥,别提多幸福了。

这是山里人家特有的饭食,那种山泉水做出来的味道,是别的地方做的没办法比的。

菜豆腐

吃不完的豆腐留下来,拿来做煎豆腐。或者隔一天,外婆就会从屋后活动着的鸡群里抓一只,拾掇好了给大家炖鸡汤,放上豆腐,萝卜、还有收藏的干笋,豆角,那种香醇鲜美的味道,是独属于小时候的的味道,飘香了整个儿时的记忆里。

炕豆腐

凉粉鱼鱼

最不能忘记的就是,每每舅母煮了一锅腊肉,那飘香四溢的鲜美味道、还没等煮熟就把我和表哥表姐们吸引过来了。

我们遁着肉香找进厨房,看见锅里热气蒸腾中翻滚着的那一块块腊肉,被灶塘里烧的正旺的柴火映照的格外诱人,一个个被馋的口水直流、我们都抓耳挠舌地、跃跃欲试地站在锅台边,想赶快捞一块起来尝尝!

舅母就用筷子扎扎这块又扎扎那块,把已经煮熟的捞起来分发给我和表哥们,只听的一片“吸、哈、吸、哈”埋头吃肉啃骨头的声音,那个香啊,多年以后想起来,都不能忘记、我们几个站在锅台边迫不及待地、美滋滋、忘情地吃腊肉的场景,每次想起,就禁不住的笑了,仿佛一切就在昨天......

农闲的时候,人们少了田间地头的操劳,邻里亲戚之间开始相互走动。

今天是东家的婶婶过寿,明天西家的孩子满月,后天是谁家起了新房子,或者是哪家的姑娘出嫁......

山里人家淳朴善良,热情好客,往往是街坊邻里,亲戚朋友们都闻迅赶来,帮忙、祝贺,你家送几瓶酒,他家送几把面,或是一屉蒸好的馍馍、一篮自己家鸡生的蛋、一块花布......不一而足,无论送的是什么、礼物多少都代表着对主人家的真情实意的道贺,主人家都感激喜悦地笑呐。

久未谋面的远亲近邻们、无不客套亲热地寒暄交谈,相互问候,主人家就杀鸡宰羊、炖煮腊肉,取出各种美食瓜果,拿出自家收藏的山珍野味,还有早就烤酿好的包谷酒和黄酒,摆了几席十几席的盛情招待,席间大家推杯换盏、相互道贺,表达着彼此美好的祝愿。

若是有嫁取的喜事,更是热闹,有唢呐悠扬婉转,热情高亢的乐声一路助兴,恰恰热情洋溢的附和。

这种传统的唢呐声,有一种特别的味道,能把情境气氛渲染阐述的特别淋漓尽致,表达欢乐时,婉转悠扬,热情高亢,令人喜不自胜地想要手舞足蹈,四肢百骸、每一个细胞似乎都被这种喜庆欢乐的气氛神奇地瞬间点燃,令人们不时地抑制不住地爆发欢腾热情,使气氛处处都会洋溢着喜悦,表达哀伤时,又会恰如其分地凄切跌宕、如泣如诉,令人潸然泪下、荡气回肠。

神奇的唢呐演奏的声音,听过后,让人契入心灵,无法忘记!

我们这些随各家长辈们来的孩子们,自不必说,熟悉的陌生的凑一起追逐嬉戏,打跳玩闹,一会儿的功夫就熟络起来。

享受着这些大山深处自然淳朴的生活,呼吸着满山遍野层层树叶净化过的清鲜空气、吃着四季里自己家种的蔬菜瓜果,品味着不同时节里,大山给我们这些山里孩子们自然馈赠的各种山珍、野果、喝着落叶层层过滤过的山泉水、看着千山万壑如诗如画的风景,流云,飞瀑、听着泉水叮咚,流水淙淙、虫鸣鸟叫,沐着四面传来的幽香的山风。

感觉是多麽的幸福和快乐,就象身处仙境瑶池一般,小小的心宇里溢满了浓浓的快乐。

日子在秋高气爽中一天天的过去、不知不觉间,远远近近的山林都一天比一天变得色彩斑斓起来,红、橙、黄、绿、各色深浅浓淡,相互辉映,远山近景,好似一幅五彩的油画!!!

黄昏时的夕阳常常的染红了西边的半边天际,这时候,在无数个朗月、繁星的傍晚时分,忙完了一天家务的家人们,都搬了凳子,来到檐下,纳凉、休息,或者取了檐下挂着的已经风干了的玉米穗子,顺道手工脱粒。

闲谈中,一会儿大家就毫不费力地掰下了一筐筐的玉米粒子、房前屋后挂满檐下的玉米穗子们,大部分就是这样被我们消灭殆尽的,最后变成了一堆堆金灿灿的谷堆,被一筐筐的用绳子吊上竹篱笆楼上收藏起来。

外婆和母亲有时候也会摆上小桌,端来炒熟的瓜子、分干的柿子皮、烧了沁甜的米酒,里面放有切的很细的柿饼丝丝,沐着如水的月光,不时地有幽微的清风从林隙树稍间弥散而来,让人感觉凉爽舒适。

我们边嗑着香脆的瓜子儿,喝着可口的米酒、听长辈们闲谈着,不时有蛐蛐的叫声传来,时不时地,还会有星星点点幽蓝色的萤火虫,悠悠地由远而近地飞过来,我们这些孩子们,被它们吸引的扑东扑西地追逐,好不容易扑到一只,一张开手又被它逃走飞升了,要么是不小心被捏死了,也不再发出萤光了。

玩累了,我们就各自依偎在母亲的身边,缠着长辈们给我们讲故事,他们给我们讲民间故事、讲抗战英雄故事、神话故事、往往,我们在似懂非懂地听着这些故事中,就迷迷糊糊的各自进入了梦乡……

月夜萤火虫

离包谷

日子一天天在闲淡中过去,山前山后,沟沟岔岔的叶子都陆续的枯黄了,开始一片片的凋落。清透的西风吹过处,落叶漫卷,簌簌作响,四处飘零……

大山像一位日趋年暮的妇人,逐渐地失去了往昔的风韵,变的日亦沉默低调起来。

这时候,外公开始砍下门前坝下的部分竹子,一有空闲就用湾刀一一破成粗细不同的竹篾,编织起各种家用器物来,不久后,外公的巧手下就层出不穷地编出了漂亮的,筛子、蓝子、笊篱、筲箕、撮箕、捕鱼的八篓,洗锅的锅刷刷......等等的家用物件。

风一天凉过一天,夜气渐渐的开始变冷起来了,长辈们开始储备起天冷了要烤火做饭用的柴火。

外婆,母亲和舅母们,抽空就在石磨上磨粮食、兑谷米。

那时候因为山高路远、交通不方便,山里人家,一般都是农闲时节自已在家里,用粮食酿一些包谷酒、用大麦酿黄酒,以备招待来客和平时自己享用。

自己家酿的酒,那种醇香甘美、原汁原味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倾佩不已,大山赋予了人们如此多的财富!在这里,勤劳的人们,仿佛什么都能够自给自足一样!老祖先传承下来的智慧,璞玉般温润了一代又一代后背儿孙们,让人感叹、让人感恩.......

烤包谷酒

酿黄酒

新的玩伴和玩头,以及到了亲戚家后,感受到的那份抚慰心灵的亲切和温暖的感觉、是会烙进生命里的痕迹,还可以享受到各种美食的陶醉不已……

不能忘记,每一次和外婆、母亲们走到去往大姨家的路上的时候,那一种抑制不住的快乐和欣喜!

我们一行几个人,时而走在歪歪扭扭,七拐八弯的田间小路上,时而从静谧的小丛林旁穿过,时而又走在不时有巨石突兀、跌宕、干涸崎岖又布满大大小小石头、荆棘丛生的山涧里、时而经过落满松针、松果子的落叶松林旁、一路上高高低低、弯弯曲曲、起起落落,远处层次起伏的山峦,连绵不绝,朦朦胧胧,影影绰绰、近处遮遮掩掩、枝枝叶叶,田田坎坎、藤藤蔓蔓、花花草草......

各种景物,看似随意无序,细品一花一木,一景一物,无不恰巧有致、浑然天成,一切都被神奇的大自然安排的妥妥贴贴、无可挑剔……

一路走来,会遇见在田间地头干着农活的老乡,放牛割草的牧童、背着背篓赶集归来的老人和孩子,有时候从人家的房前屋后经过,惊动了主人家的狗吠不止,每每主人听闻、就会知晓有人路过,出门招呼,不管是熟悉的陌生的,大家都会热情地相互打招呼。

山里人家淳朴善良、没有虚假的客套。

遇上熟识的人家正吃饭的,还会再三地邀请我们到家里吃饭、喝茶的,遇上房属的亲戚旧友,更是被不忍拒绝地拉扯进屋,叔伯婶子们就会麻利地切好一盘,平日里早已经煮熟的腊肉,倒出几杯自家酿好的黄酒,在手拉着手的寒暄问候中,没经意间,热情好客的主人,又去灶屋里烧来了几碗鸡蛋米酒,这些醇厚的情意让人感觉是多么的质朴、亲切。

十几里的山路,走过重重自然的美景和人情的熨贴、终于到达了一块黑呦呦的巨石上、一个叫甸子上的地方!这里和大姨家遥遥相望,站在这里就能清楚地看见,下面不远处的大姨家的房子和门前了!大家稍微歇息,下了甸子,一拐过弯,就到了大姨家。

大姨的家人们早已经在家门外张望着等候着我们了,大姨们只有一个孩子,我们都叫她菊香子姐姐,还有她的老公我们叫吴顺章哥哥,大姨的公公婆婆是两位很和蔼慈祥的老人,听的我们到来的动劲,他们一家人,早已经满脸笑容地迎在门前了,家人们又是好一阵亲切无比的问候、自不必说。

接下来,长辈们在一起喝茶话家常,大姨和母亲外婆们一起说完话儿就去厨房忙活他们的去了,我们这些孩子们就在房前屋后的地方,这里看看,那里走走,不一会儿就逗引来了大姨们邻家的一些闻迅赶来的孩子们,大家很快便熟悉了,一起玩起来、打的火热,

吃饭的时间到了,才被大姨一声声呼唤着找回来。

一桌丰盛的晚餐香气四溢,有热气腾腾的腊肉炖猪蹄、这是山里人们平时啥不得吃,专们拿出来招待贵客才吃得着的、红艳艳的豆鼓炒肉,炸果子,炒干笋......

我们,是大姨的娘家人,在他们的心中,就是尊贵的贵客。

接下来的几天里,自然是倾尽所有的、变着花样的给我们做着各种美食,大姨和大姨夫是脾气极好的人,说话轻声细语,满脸蔓延着温暖无比的笑容,对我们每个孩子都特别疼爱,一遍遍地给我们,饭桌上的孩子们夹着各种美食,生怕我们吃少了。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几天就过去了,又到了分别的时候,大姨和家人每次都会把我们送了很远,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挥泪告别,在她的心中,即使是只距离外婆家十几里路,也象是隔着万水千山似的,被红尘生活所羁绊着,好久也看不见亲爱的母亲、父亲及一众亲人们吧!

送别亲人

从大姨家回来不几天,二姨又会来接二老们过去她家孝敬一番。

二姨家,在顺溪而下的平溪河地带,和我父亲工作的地方隔着河湾就能相望。

二姨家有三个孩子、分别是季娃子哥哥和月娃子、强娃子两个弟弟,二姨是很能巧的人,做的一手好针线活儿和饭菜,我们来到她们家,自是受到和在大姨家一般的礼遇,自不必再在这里一一的累言。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起来了。

日间,灶屋上的炊烟,时常会被一阵阵的风吹的四散而去,空寂的静夜里,常常会听见呜呜的风声掠过屋顶的瓦片,发出“赠赠”的声音,亦或是呼呼的风声吹动窗户玻璃缝隙的抖动声。

不经意间一夜醒来,你会发现,树叶几乎全都掉光了,远远近近的山林几乎成了一片黑白灰三色照片,被一片茫茫的白霜笼罩着,偶尔会看见人家屋后高高的摘不到的柿子,在枝头上红红的颤动着、招来几只没食吃的山雀,没精打采恹恹地啄食着。

山坡上,道旁的荆棘丛里,一簇簇不知疲倦的红果子,仍然一腔热血地点染着初冬的萧瑟(未完待续)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我的故乡情作文(我的故乡情结作文600字)链接:http://www.esxun.cn/news/39945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