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知识 » 正文

使受孕能力减弱的7个禁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1-27 19:07:48
导读

近年来,不孕症逐渐成为危害职业女性的第三大疾病。不过,如果女性在孕前注意以下禁忌,再加上定期的检查身体,受孕能力一定不会受到影响。隐患1 人为终止妊娠减分指数:30~50分。每一次流产,会让你的不孕概率增加3%~5%。专家分析:流产容易造成子宫内膜损伤,使受精卵不易“扎根”。此外,如果手术不当引起感染或术后不能很好休息,都容易导致输卵管堵塞、子宫内膜异位等问题,造成难孕。应对策略:尽量减

近年来,不孕症逐渐成为危害职业女性的第三大疾病。不过,如果女性在孕前注意以下禁忌,再加上定期的检查身体,受孕能力一定不会受到影响。

隐患1 人为终止妊娠

减分指数:30~50分。每一次流产,会让你的不孕概率增加3%~5%。

专家分析:流产容易造成子宫内膜损伤,使受精卵不易“扎根”。

此外,如果手术不当引起感染或术后不能很好休息,都容易导致输卵管堵塞、子宫内膜异位等问题,造成难孕。

应对策略:尽量减少无谓的人流痛苦,以免影响日后受孕计划的实施。

隐患2 生育年龄

减分指数:30分。30岁后,生育能力与年龄成反比。

专家分析:根据女性的生理特点,24~29岁是最佳的生育年龄。30岁起,生育能力的曲线便呈下降趋势,40岁以后明显衰落,一般认为,45岁以后妊娠的可能性极小。所以,对女人而言,年龄对生育能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应对策略:提前规划,免得事后懊悔。

隐患3 妇科疾病

减分指数:50分。多种妇科疾病或生殖道感染继发的病变都能使受孕的可能性降低。

专家分析:除了输卵管堵塞、子宫内膜异位等病变外,如果避孕药服用不当,也会引起内分泌失调而造成不孕;还有些感染性的疾病,如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感染诱发的盆腔炎、阴道炎、子宫颈炎,可导致局部白细胞增多,影响精子的正常活动,给受孕造成困难。

应对策略:避孕药具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身体出现问题,应尽早就医解决。

隐患4 精神压力

减分指数:40分。急于求成或急功近利都会使原本唾手可得的事变得难上加难,使怀孕几率下降。

专家分析:受孕是个系统的过程,需要身体各器官共同协作。

体内的激素只有在大脑皮层的控制下才能正常工作。如果你背负压力,使精神始终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大脑皮层就无法使激素正常分泌,抑制卵巢的正常排卵功能,从而使受孕成为一种奢望。

应对策略:别太紧张,顺其自然,更能如愿以偿。

隐患5 不良嗜好

减分指数:40~50分。抽烟、酗酒或熬夜,被称为受孕的“三减客”。

专家分析:女性吸烟严重影响性激素的分泌,而且容易造成行经的无规律;酗酒则可能导致月经不调、闭经,卵子生成变异以及停止排卵等;而经常性的熬夜,不仅降低体内免疫机能,还会影响体内荷尔蒙的分泌和卵子的质量。

应对策略:调整生活习惯,别让不良嗜好成为生育能力的杀手。

隐患6 滥用补品

减分指数:10~30分。盲目服用补品或药物,使受孕的可能性下降。

专家分析:有些保健品含有大量的雌激素,短期服用可能会感到精神愉悦、精力旺盛,但是如果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影响受孕。此外,不少女性会为美而热衷于减肥,其实如果女性体内的脂肪量低于维持正常月经周期的最小值,也会造成丧失生育能力的严重后果。

应对策略:注意健康饮食,不要盲目减肥、使用补品和药物。

隐患7 环境污染

减分指数:10~20分。有害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对受孕有一定影响。

专家分析:可以肯定的是,现代人如果在生活和工作中频繁接触化学物品、铅、麻醉剂或X光等化学污染、物理辐射以及饮食污染,人的生育功能都会受到一定的伤害。

应对策略:在准备怀孕前半年,应远离有害的环境。

孕育专家提醒您就医须知

1.选择医院不要盲目轻信小广告。

2.不孕不育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表现,只有查明原因、明确诊断后才能治疗。

3.患者可要求医生按确诊的病因,提供最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案。

4.如果是先天性的生育能力缺陷,靠服药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只能借助辅助疗法。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使受孕能力减弱的7个禁忌链接:http://www.esxun.cn/news/39922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