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 » 正文

为什么会被手机深深吸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9-16 07:11:11
导读

‘壹’ 玩手机不分男女老少,手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首先肯定是因为手机它现在确实很智能化,能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需求。其次现在的人越来越居家,导致手机成为他们唯一的娱乐方式。所以玩手机其实是会消耗一个人的意志力和行动力的,一旦一个人缺乏自控能力,他就会沉浸在自己手机的世界里。长而久之,玩手机变成

‘壹’ 玩手机不分男女老少,手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首先肯定是因为手机它现在确实很智能化,能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需求。其次现在的人越来越居家,导致手机成为他们唯一的娱乐方式。

所以玩手机其实是会消耗一个人的意志力和行动力的,一旦一个人缺乏自控能力,他就会沉浸在自己手机的世界里。长而久之,玩手机变成一种习惯,对手机的依赖也更大。


所以总的来说,手机对人的吸引力最开始就在于它千奇百怪的世界,而后它就成为了大家的一种习惯,很难戒掉。

‘贰’ 为什么智能手机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因为智能手机很有趣啊,智能手机是一个神奇媒介,通过互联网,把个人同世界上所有有趣的事情联系起来。

我们的研究显示,在某种程度上,智能手机出现在人们眼前就像是有人在呼喊你的名字,只是这个一直呼喊的主体是手机罢了,它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有过“幻觉震动”(手机没有震动,但个人感觉在震动——译者注)体验的人对此有着深刻的感受。

隔绝或抗拒这种吸引力的尝试往往以个人认知能力的损失为代价。令人心酸的是,这意味着当我们成功地抵制住了查看智能手机的冲动时,我们自身的认知能力可能已经出现了下降。你是否也会受到影响呢。

很有可能。想想自己最近参加的会议或讲座:是否有人将智能手机放在桌子上?想想上次看电影、与朋友聚会、读书或玩游戏的时候:你的手机就在你眼前吗?在所有这些情况下,仅仅是让手机映入眼帘的做法可能已经影响了你的认知功能。

我们的数据还显示,对于那些与手机的联系紧密度较高的人来说,智能手机出现后的负面影响最大。这些人强烈赞同的看法包括:“没有手机的话,我很难度过正常的一天”,以及“如果让我在某一天之内抛弃我的手机,那将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在这个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度与日俱增的世界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种影响会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普遍。

‘叁’ 为什么手机对大学生有超强吸引力

不如看看大家都用手机做什么(或者手机都有那些功能),满足了大学生的那些需要。首先,爱玩游戏的大多精力不在学习的。那么不爱学习的人都有那些需求呢?一:娱乐需要,游戏,笑话,电视,电影,小说,图片,看新闻等。二:交友,尤其是微信,陌陌等交友软件(泡妞,找帅哥,找干爹,干妈的)。三:满足审美需要(自恋自拍的),或者拍自己喜欢或者觉得有趣的,像素越来越高了吗,要是以前老式的谁拍啊,喜欢拍的也用照相机了。四:隐蔽,小巧方便。上课,如厕,晚上照明,功能多下载APP测血压,性格,算命,星座什么都有当然多数是坑爹的软件,但是无聊,有人信。五,炫耀,甚至是大学生的必备物品,甚至电脑也是必需品。六:也可以帮助学霸收到很多辅助工具。七:联系亲朋好友的(这是最基本功能)应该还有很多,还等大学生来说说他们的想法了,必要时可以当兇器!

一. 令人震惊 八成多大学生上课玩手机
调查的对象男女性别比率分别为46.6%和53.3%。结果显示,在被访问的大学生中,竟有82.5%的同学承认每天上课都在玩手机,而无心听课;其中,40%的学生经常上课玩手机,40%的学生每节课都在玩手机。由此可见,大学生上课玩手机已成为普遍现象。
二.上课玩手机原因数据分析
据调查44%的学生玩手机是因为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无聊; 40%的学生是因为上课累了,想放松一下才玩的。 有一小部分学生是受其他同学的影响;20%的学生是因为.需要查阅资料 而39.9%的学生习惯了;在时间上,有24%的学生能玩整堂课。由此可知,寂寞无聊 ,浏览网页打发课堂时间,成为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主要原因。而其中的大多数学生认为上课玩手机互不影响,也不会影响老师讲课。
三.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具体内容分析
42.8%的学生选择聊 看空间;44.6%的学生选择上人人网上微博; 24%的学生用来发短信。33.2%的学生选择了玩游戏看小说看电影,只有5%的学生是用来查资料看书的。由此可见,手机越来越成为人们娱乐的工具,而只有少部分同学学会利用手机。
四.对于大学生玩手机时的上课科目的数据分析
24%的学生选择了在思想政治课上玩手机,32%的学生选择了在公共基础课上玩手机 ,44%的学生选择在选修课玩手机。由此看来,不管上什么课,玩手机现象似乎愈演愈烈,因此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也就不言而喻了。
五.对于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心理反应的数据分析
据调查有54%的学生会感到愧疚但还是禁不住会玩,仅有6%的学生不会感到愧疚,有18%的学生认为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也是浪费自己的时间 ;56%学生认为虽然觉得不妥当,但还是忍不住; 20%的学生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找点乐子。调查还显示,52.3%的学生上课玩手机并不认为有什么愉快的感受。由此可见,玩手机已经成为学生下意识的“习惯性”,即使心里有愧疚,但还是很难改正,这种心理,严重影响着学生的上课效率与效果。
六.对于大学生手机消费情况的分析
(一)大学生购买手机的动机
考虑经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对大学生的手机消费动机明确,消费欲望强化,大学生逐渐形成了具体的购买动机。大学生的消费动机可以分为一下几种:
1、求质量与实用的购买动机。据调查显示,大学生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最注重的还是质量与实用功能:多数的被调查者表示,好用与耐用是最重要的;此外,还有部分的人认为手机的售后服务质量是关键的。
2、求新款式新功能的购买动机。学生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首先考虑手机的外观设计,如形状、大小、厚薄、材料、颜色等。同时,有65%的学生希望拥有为“大学生量身订做的手机”。其次手机的内部功能,如是否支持中文输入、是否支持WAP、是否支持语音拨号、是否具备免提功能等。且多数被调查者均明确表示,选购时会优先考虑质量可靠、设计轻巧、款式新颖、色彩时尚、功能够炫的手机。
3、求方便的购买动机。调查得知绝大部分的大学生消费者购买手机的真正目的在于方便与家人、朋友、同学、用人单位联系。
4、求价格廉价的购买动机。当价格在他们能够接受的范围内,他们会选择购买他们中意的新款手机。
(二)、大学生对品牌的概念
这也是手机商们最想知道的问题,到底哪个手机商拥有的顾客最多呢?根据我们的调查,最多人使用的手机牌子是——诺基亚,调查显示一共有57%的人使用这款手机,耐用是它的一个最大卖点,而不断扩张的功能也使不少人选择它;而排名第二位的是索尼爱立信,虽然使用者人数却是诺基亚的三分之一,即总人数的19%,但它的市场份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亮丽的外形与实用的功能是不少人选择的重点:第三位是三星,占16%,三星虽然拥有高技术,但价钱却令不少学生消费者望而却步;其他品牌则仅占总数的百分之一二。可见诺基亚这一世界手机销售商果然不负众望,霸占了头位。
80%以上使用诺基亚手机的大学生还表示,下次还选诺基亚。
(三)、大学生对手机价格的敏感程度
64%的大学生能接受的价格区间在1000——2000元之间,11%的大学生能接受的价格在1000元以下,16%愿意考虑2000——3000元的手机,其余9%则能够接受更高的价格。以上数据表示,大学生普遍接受的价格区间为1000——2000元。
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对科技产品的认识与购买不再是盲从,而是自主的选择,随着认识的加深,对于“新潮”的追随比起改革初期显得理智、透彻,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的辨证统一!科技的发展再次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手机这一科技产品在实践中得到人们的认可,而品牌上的选择则是各自需求,品牌的建立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质量与信誉的结合。大学生属于纯消费群体的性质决定了大学生手机的购买与消费。矛盾是发展的动力,由于人们对科技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使得生产产家不断开发新产品,手机的功能,外观在不断的完善。大学生对新技术的掌握能力也相对提高,为适应社会主流,科技不断向前发展,手机的使用不再是单单的打电话,90年代的手机已经被人们所遗忘。社会发展着进步着,实践证明了手机这一科技产品为人们开发利用,并将随着社会进步而前进。但是殊不知,真是由于对新手机的好奇心,才造成一部分学生利用上课时间进行”摸索“与”研究“。
七.结论与建议
(一)•大学生课堂手机上网成普遍现象
不管是课业轻松的文科生还是学习紧张的理科生,在课堂上用手机上网已 经成为大学的一种普遍现象,至少有1/3的学生经常在课堂上上网。
(二)听老师上课念PPT,还不如上网打发时间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手机网民达1.44亿,手机成为青少年第一位的上网工具。然而更多学生则在课堂上用手机上网“开小差”。近年来,大学生专业方向和工作不对口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因此,不少学生开始质疑听课的意义。
(三)对于玩手机的利与弊总结
利的方面:
①手机作为高科技产物,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生活上的方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
②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
③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④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
⑤通话记录功能,手机不像家里的电话一样不在家的时候别人打电话来不知道,在手机里是有记录的.方便查阅.
⑥手机的本身小儿玲珑,占很小的面积可以随身携带.
⑦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同学,老师或警察求助.
弊的方面:
①短信聊天,影响休息,贻误学业. 学生用手机谈论学习的内容少,上完玩游戏,看电影的多,用于同学之间联系或发短信的多.说明手机必会给学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②不良信息,玷污心灵.据了解, 在学生发送接受的手机短信息中,7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信息,10%以上是黄色短信息,部分学生甚至把相互转发"黄段子"当作时尚.
③助长学生攀比成风.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开始盲目追逐,因为手机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异,学生会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这样会让学生把父母当成靠山,不思进取.
④额外增加父母负担.在学校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学生购买手机的资金全部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父母,另外,还有每月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话费也需要家长掏腰包.以一年计算,家长花在孩子手机上的费用至少要500元.对于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家庭来说,给孩子买手机等于是给家长增添了新的负担.
⑤手机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 而且一条信息可以发给好几个同学,作弊的范围很广.
(三)决定老师命运的是科研而非教学
为什么老师就很难控制课堂玩手机的现象呢? 在调查中发现,对于上网的学生,多数老师表现得很“宽容”。很少有老师当场制止学生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更少有人明令禁止使用手机。大学的功能在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理想状态下是三者的平衡。在外部竞争的压力下,科研和社会服务明显能更快地给大学带来实际利益,教学被大大压榨甚至挤占。可以说,是科研而非教学决定了老师的命运。所以调查显示,67%的学生认为老师应该上课制止学生玩手机,加强对学生上课玩手机的惩罚。以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结语:
手机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并与电脑网络一样是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手机的相关使用和消费中,大学生充分体现了年轻人的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勇于创新,张扬个性的优点。但是,在某些方面,大学生因为缺乏经验,还是不能理智的思考,在手机的使用及消费中没有过于详细的计划,在学习与娱乐中并没有找到切合自己的平衡点,结果浪费了自己的精力与财力。在学习方面,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很弱,因该有意识的进行自我训练,以达到自身能力的提高。总之,手机将成为今后决定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快速、持续、健康地成长。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什么会被手机深深吸引链接:http://www.esxun.cn/news/31905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