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文体 » 正文

媒体:高考满屏高分是错觉和误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6-27 10:24:56
导读

最近几天,我们的社交媒体都被高考高分刷屏了,但实际上,高考考取高分的考生真的有这么多吗?那么接下来大家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媒体:高考满屏高分是错觉和误导。

最近几天,我们的社交媒体都被高考高分刷屏了,但实际上,高考考取高分的考生真的有这么多吗?那么接下来大家就和易商讯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媒体:高考满屏高分是错觉和误导。

媒体:高考满屏高分是错觉和误导

又到高考“放榜”时,各种查分短视频再度刷屏。冲上热搜的可谓个个高分,700多分考生家长半夜接到清华电话,男生高考681分满脸淡定父亲激动抹泪,估分700结果真考700……有人不禁感慨,这网上“遍地都是学霸”呀。

金榜题名是人生喜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然值得畅快抒怀,也当然会收获各方点赞。莘莘学子传佳讯,天道酬勤功不负,背后有对教育的尊崇、对公平的期待,更有对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成就人生的笃信。

但为学霸喝彩的同时更要看到,高分考生是有限的,“遍地是学霸”更是一种假象。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不难理解,一来,考试成绩不太高甚至考砸的同学一般也不会晒视频分享,偶有因分数不理想而痛哭的视频也难有什么热度。二来,媒体也好,平台也罢,深知高分考生自带流量,闻讯一拥而上,自然就推高了高分考生的关注度。此外,更不乏一些营销号刻意渲染高分、制造焦虑以变相卖课。一来二去,大家视野里自然就都是“高分”“学霸”了。

此前,社会上大肆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极大增加了社会焦虑心态,让一些学生和家长背负了沉重心理负担。为此,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了不少办法遏制这种风气。而眼下“满屏高分”,是否也多少有种另起炉灶、再造焦虑的意味?

考试是个点,人生是条线;分数总有高低,奋斗不能停息。有人考场得意,就会有人考场失意。我们自己身边,想必也有没有发挥好的考生,他们除了郁闷、失落之外,也有不少在为之后的前路发愁。对学校、家长乃至相关方面而言,多多关心他们有什么计划,有什么出路,有什么需要帮一把的地方,怎样帮他们也走上成长成才的“立交桥”,同样十分重要。

高考只是一个短暂停留的驿站。于考生而言,不因一次优秀而“骄傲自满”,也不因一时失意而“自我怀疑”,才是应有心态。于社会来说,不光以成绩论英雄,为高分鼓掌也看得见“沉默的大多数”,如此才有助于社会形成理性的教育观念,引导孩子们更好走上成才之路。

如何看待高考志愿填报公共服务?

为了做好志愿填报,从教育部到地方,有的是通过文字提醒,有的是线下咨询会,让学生和高校直接面对面。如何看待这些不同方式的公共服务?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陈志文:①各级政府的服务意识在加强。今年教育部首次公布关于志愿填报的十问十答,它几乎是从志愿填报的ABC开始做起。此外还有从2003年一直做到现在的,基于阳光高招平台做的志愿填报在线问答,有文字、视频。②各地考试院都以各种形式,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在做服务。③还有高校的服务意识,以前高校招生宣传服务主要是招办主任,后来有个别的主管副校长。今年,一把手校长走到学校的招生宣传或者招生服务一线。

志愿填报需要注意哪些“坑”?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陈志文:①第一个是AI填报志愿,用AI填报高考志愿,实际就是根据历史数据做的梳理,利用了一点算法,还谈不上AI技术。按实际理论来讲,如果你有目标学校、目标专业,那你看过去三年的分数线基本就可以了。为什么要看三年呢?因为有一个“大小年”的关系。当然,现在可能会把十年或者所有学校的数据都聚集起来,输入分数,就可以马上出来一个清单,就能看到自己可以报哪些。表面上有很多,实际上个人的分数已经局限了选择,更高的报不了,更低的也不愿意报,这里面还是不要放大对AI的概念。②第二个是观念上的“坑”,动辄就告诉你“不浪费一分”或者是“分数最大化”。我个人觉得如果不看方向,只讲分数最大化,这种填报志愿是最大的误导、最大的坑。

如何解决志愿填报 “信息差”?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陈志文:今年,本科专业目录再增21个,这一类的专业往往都是伴随新产业、新业态的出现,以及一些交叉学科,比如智慧农业、智慧交通等,还有和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我认为核心还是要靠学校“走出去”,比如,现在社会上各种关于志愿填报的直播特别多,学校和各院系的老师负责人也可以积极主动“走出去”,利用好公共社会平台、媒体平台去宣传介绍这些专业,让普通的家长考生能了解这些,不会被误导。在这个讲的过程中,一定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不要使用过于学术化、体制化的语言。

专业没有“冷热”,适合的才是真正的“热”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陈志文:读本科和硕士合计就是7年时间,任何一个产业在此期间实现冷热转换或者兴衰转换都是很正常的。所以,严格讲,今天的“热”,明天可能就“冷”了。我认为适合你的、你最擅长的,更容易学到极致,成为其中的佼佼者,才会立于不败之地,这才是真正的“热”,可以“热”一辈子。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媒体:高考满屏高分是错觉和误导链接:http://www.esxun.cn/news/21675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