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信息 » 正文

秋季养生要当心受凉而引起疾病 秋季疾病养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30 15:46:49

秋季凉爽,人体毛孔张开不再排汗,湿气留在身体之内,睡觉时人体的各种器官活动减弱,免疫机能降低,如果大家还是和夏天一样,开窗睡觉,当风而睡,只盖一点被子,运动或身体发热后立刻脱衣等,就很容易让“寒风”侵入身体,引发全身酸痛,皮肤麻木,腹痛腹泻,周身关节。
人体在气候变化中各种器官、组织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随着秋天的到来,早晚气温较低、中午气温较高,如果不加留意,就容易受凉而发生感冒、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等疾病。

  二千多年前,古代养生学家就深知“饮食有常节,起居有常度”的重要意义,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乎自然,适应寒温,谨于修养,精神内守,故能长寿延年,乐享天年。

  现代气象医学证明,人体在气候变化中各种器官、组织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气温很高的时候,老年人由于出汗过多,失去水份(体液),造成血液粘度增高,容易引发中风、心肌哽塞等心脑血管疾病。在相反的气候条件下,寒冷也是老年人的杀手。由于寒冷而引起微循环障碍、小血管痉挛,外因阻力增大,也会导致血压升高,心脑血管疾病意外加重。

  随着秋天的到来,早晚气温较低、中午气温较高,如果不加留意,就容易受凉而发生感冒、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等疾病。

  《吕氏春秋》指出:“天产生阴阳,寒热和暑热,干燥和潮湿,四季的交替,万物的变迁,没有不带来好处的,也没有一样不带来害处的。圣人能察觉阴阳变化的合适情况,辩明万物变化的好处以有利于生命,因此精神能够安然地存在于形体之内,并且寿命能够长久。”所以在秋冬季晨运应在太阳出来以后;早晚要注意添衣防止受凉。

  秋季气候比较干燥,容易发生“秋燥”一类病变,可以吃雪梨养阴润燥,或者以沙参、玉竹、百合、石斛滋阴养胃的药材煲汤。许多人认同秋冬进补这一说法,然而,中医讲究防病治病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这三者中最重要的是“因人制宜”。一个人是否应“补”,如何进补,还是请中医大夫判断为佳。

                         

  关键词: [db:tag]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秋季养生要当心受凉而引起疾病 秋季疾病养生链接:http://www.esxun.cn/news/1924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