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 » 正文

为什么要控制曝气时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5-22 08:51:05
导读

‘壹’ 污水处理为什么要控制曝气量,污水处理控制曝气量可以实时监控污水池中气体的含量,防止污水池中产生的易爆气体发生安全隐患。污水处理的作用是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设施。工业发达国家的污水处理站已经很普遍,而我国村镇的污水处理站很少,但今后会逐渐多起来。要使这

‘壹’ 污水处理为什么要控制曝气量,污水处理

控制曝气量可以实时监控污水池中气体的含量,防止污水池中产生的易爆气体发生安全隐患。

污水处理的作用是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设施。工业发达国家的污水处理站已经很普遍,而我国村镇的污水处理站很少,但今后会逐渐多起来。

要使这些污水处理站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靠严格的排放制度、组织和管理体制来保证。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1)为什么要控制曝气时间扩展阅读:

污水处理技术介绍:

1、一级处扮喊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2、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族瞎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悬浮物去除率达95%出水效果好。

3、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厅穗野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

‘贰’ 环评工程师污水处理技术基本知识答疑(28)

271.问:采用多级好氧接触氧化工艺,前面2个池显黑色是不是因为前面负荷高,供养不够啊?要不要把氧气开大些呢?如果长时间这样会不会有不良后果?现在进水COD1000 mg/L之后就这样,泥色变黑,镜检生物数量少,停止一段时间之后闷曝,生物活性又好起来了,生物数量增加,游动速度也快,问下怎么样才能使进水的浓度再提高点,而不影响生化系统。
答:多级串联的池,前面池负荷高,泥发黑很正常的,只是氧供不应求罢了。至于是否增加充氧量的问题,我认为适当增加增加供氧量也可以,蛤效果不一定会明显,因为除高负荷外还受反应时间限止,如反应时间不足,充最多氧也来不及利用,此外还要考虑反氧量对生物膜的冲刷情况,防止因曝气量过大而使生物膜过多陪侍脱落。

272.问: 正在调试一座纺织厂废水处理装置,主要处理印染废水,进水水质不稳定,COD:1000-1400 mg/L,色度:600-1000,SS:200 mg/L左右,pH值在12左右。采用的工艺是调节池→物化→一沉池→酸化池→氧化池→二沉池→清水池,加硫酸中和,物化采用硫酸亚铁+PAM混凝。现在出水除了SS外都达排放要求,色度不理想,稍带黄色,不透明,出水带有悬浮物。现在的污水量不多,不能够持续进水,每天进水时间大概三小时,请问如何解决出水悬浮物高的问题?
答:色度只能通过物化工序去除,要确认混凝工序是否控制合理,如:亚铁和PAM是否有分别投加的单元,药剂投加量是否合理,并有适当的混合搅拌絮凝过程等。出水SS高可能是负荷过低引起污泥发生老化而部分解絮,要严格控制曝气时间,必要时可间断曝气,如有二座以上生化池,可停运一部分池。

273.问:本单位采用接触氧化工艺,现在两个氧化池生物膜都挂好了。因为水量不够,为了维持运行,要投加很多的营养(尿素+磷肥+淀粉),使运行费用增加。因两个池子都挂好膜了,不知道停一个池子行不行,并且过不久污水量就会增大,一个池子是处理不过来的,现在怎么样做?可否两个池子都开而减少曝气量?
答:水量太小的话还是停一个池为好,先进好污水后就停止曝气,停曝芦纯吵期间生物膜厌气后好氧菌处于休眠状态,这样维持一二个星期没问题。再次运行前应预先曝气至生物膜初步转色就可进水,但要注意,再次投运初期,曝气量不能大,因为严重厌氧状态的生物膜很容易脱落。

274. 问:有一处理以生产氧化钴为主的化工厂的废水处理装置,废水的 COD 2200 mg/L、 氨氮 6600 mg/L .现在采用厌氧(加爆气头搅拌污泥) +好氧(生物膜接触法)+缺氧工艺, 这样的工艺是否有有问题?
答:这样的工艺当然有问题,这样高浓度的氨氮用生物脱氮工艺直接用生物脱氮不行,还会严重影响生化,所以必须用吹脱法或化学沉淀法等方法先去除大部分氨氮,然后进行生化。本工艺采用后置反硝化还是合理的,因为废水碳氮比太低,但后置反硝化要引入一部分原水作反硝化碳源,引入的原水肯定会过量,应该在后面再设一个停留时间短一些的好氧池,把过剩的碳源去除。至于预处理方法还要根据水质特性,如可生化性等才能具体确定。

275.问:IC装置的第一反应室与第二反应室负荷差距太大是否会造成浪费?因为污泥大部分都截留在第一反应室导致第二反应室投资效率低下,我们试验了将部分污泥提升回流到第二反应室,但结果并不好,对此有何建议?
答:第一反应室与第二反应室负荷应该有较大的差距,如过大当然是浪费,虽然上下反应室的容积比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实际运行中二个反应室的负荷差在一定范围内是动态的,所以这种负荷差与废水水质和反应条件有关。IC处理负荷确实很高,但上升流速快,会使出水小颗粒比UASB多,加重了后续处理的负担,也可能在系统内产生堵塞现象。将部分污泥提升回流到第二反应室的做法是不妥的,这样易加剧出水悬浮固体增多,这样的运行工况就与EGSB差不多了,只是多了一个三相分离器罢了。

276.问:为何有时三槽式氧化沟边槽静沉出水时有大量气泡冒出?
答:可能是B阶段时间短或充氧不足,C阶段时间过长,造成污泥层发生酸化,出水时上升流速扰动污泥层使泥内积聚的氨气逸出,也可能是C阶段时间过长出水边沟污泥缺氧而发裤则生反硝化,使泥内积聚的氮气逸出。

277.问: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在调试过程中出现了生物膜变薄的现象,镜检发现有大量体积很大周身有毛带黄色或紫色斑点的生物,二沉池有大量绿色东西浮在水面上,已严重影响出水水质。这样的现象说明什么?该如何处理?
答:你说的可能是瓢体虫,在污泥或生物膜严重老化前期会大量出现,应该增加进水量,如进水量无法增加,则减少曝气时间,必要时采用间断曝气,有多池运行的,可停运部分生化池。二沉池有大量绿色东西可能是绿藻,不能说是营养太多,这与生物膜老化不矛盾的,虽然生物膜因进水量太少而缺乏营养,而对藻类是足够的。

278.问:我们正设计垃圾的渗滤液处理工程,进水COD:8000mg/L,BOD:3500mg/L,出水要求达一级排放标准,拟采用:反硝化+硝化+超滤+NF+RO工艺 ,同时我们在想,是否要以取消NF这段,又没有把握,请您提出宝贵意见。
答:垃圾渗滤液性质各异,浓度高且可生化性一般较差,从你们拟用的工艺可知处理后的废水还要回用,纳滤是否可取消我也说不准,但处理这样的废液前面的厌氧工序不可少的,否则无法达到处理要求。

279.问:
1、我们的好氧池微生物受到原水中树脂的影响,产生了大量的泡沫,用水浇也没好转,表现为生物量减少,活性降低,应如何来消除泡沫?
2、厌氧工序是采用厌氧滤池,启动快2月了,生物培养很慢,加足够的葡萄糖是否行?如何才能加速启动成功?
答:要看是什么性质的泡沫,如是化学性泡沫,可用水喷淋(不是用水浇),生物泡沫较难消除,一般在废水中含水量油脂且污泥负荷低的环境下易形成,如量不多,可用人工滗除或用杀菌剂喷洒在泡沫上(少量多次喷洒,避免杀菌剂大量进入水中),运行中要控制好污泥负荷,防止油脂类物质进入处理系统。
厌氧系统启动是比较慢的,光加入葡萄糖不一定行,如果这样还不如投加适量消化污泥。但主要还是应该控制好培养条件,特别是启动初期的有机负荷一定要控制好,并有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

280.问:本单位正在进行处理生活污水的A2/O工艺调试, 现在水量比设计(500m3/d)少很多,100m3左右。加泥接种后,闷曝24小时后,采用间断曝气(进一个小时水20m3,然后停水曝气4个小时,不断重复)这样的运行方式是否可行?
答:培养初期应该采用间断曝气,但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好曝气时间,特别要注意曝气时间过长,因为刚形成的污泥如曝气时间过长会很快自身氧化掉。如果没把握控制好曝气时间,则应该采用“宁可曝气不足,也不能曝气过度”的保守原则,这里说的曝气过度或不足不是指曝气量,而是曝气时间。先培养好氧池的污泥,缺氧池的污泥以后从好氧池引入就可。

‘叁’ 曝气时间的掌握

你这是污水厂的调试工作。毕竟进水的水质、水量一直在变,曝气的间隔、需氧量也只有调试过后才知道。
当曝气量不足时污泥发黑、发含乎臭。曝气过度或负荷过低时污泥色泽较察扰淡。正常情况下活性污泥呈黄褐色,新鲜的活性污泥略带泥土味。
晚上用水高峰时候曝气时间长一些。白谈没悉天用水低峰曝气时间短一些。

‘肆’ 曝气池需要24小时不停曝气吗

曝气池需要24小时不停曝气,连续进水敬蔽的曝气池是歼携需要不停曝气的,因为微生物利用有机物的过程非常旺盛,一旦停止曝气,就氏稿伏会出现缺氧状态,造成微生物的活性降低或者大量死亡。有一些间歇运行的曝气池如SBR,是分为进水、曝气、沉降、出水等环节轮换进行的,曝气就是周期性的。
曝气时间反应周期包括进水时间、曝气时间、沉淀时间和出水时间。曝气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工艺脱氮除磷的效果。曝气时间过短,硝化反应不彻底,导致反硝化过程底物不足,进而使整个脱氮过程受阻。

‘伍’ 污水处理,污水处理为什么要曝气,污水处理工艺

曝气量就是水中的供氧量,溶解在水体中的氧被称溶解氧。单位用mg/L表示。水体中的生物与好氧微生物,它们所赖以生存的氧气就是溶解氧。在自然情况下,空气中的含氧量变动不大,故水温是主要的因素,水温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通常记作DO,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

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橘竖念个指标。不同的微生物对溶解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好氧微生物需要供给充足的溶解氧,一般来说,溶解氧应维持在3mg/L为宜,最低不应低于2mg/L;兼氧微生物要求溶解氧的范围在0.2-2.0mg/L之间,而在SBR好氧生化过程中,水中的溶解氧一般在2.0-8.0mg/L之间。因此,圆困兼氧池操作时曝气量要小,曝气时间要短;而在SBR好纤知氧池操作时,曝气量和曝气时间要大得多和长得多;而厌氧微生物要求溶解氧的范围在0.2mg/L以下,而我们用的是接触氧化,溶解氧控制在2.0-4.0mg/L。
污水处理厂好氧池溶解氧过高会造成如下几种状况,所以必须控制。
①好氧污泥会自身氧化,污泥颜色变白
②好氧污泥逐渐老化,结构松散,菌胶团瘦小,丝状菌增多,轮虫大量繁殖
③上清液细碎污泥多,处理效果变差,出水变混浊
④出水颜色会变深(经过厌氧处理后断开的键在高氧氧化下会重新链接起来)

‘陆’ 什么叫间歇曝气

间歇曝气的主要目的是要控制污水中的孙哪溶解氧含量哗配. 间隔时间要则芦码以污水中溶解氧含量来定. 要控制曝气池中污水溶解氧的含量在2-3mg/l.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什么要控制曝气时间链接:http://www.esxun.cn/news/16492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