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文体 » 正文

4月居民存款减少1.2万亿钱去哪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5-12 10:00:45
导读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4月居民存款减少1.2万亿,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很多人发出疑问:钱去哪了?下面大家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4月居民存款减少1.2万亿 钱去哪了。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4月居民存款减少1.2万亿,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很多人发出疑问:钱去哪了?下面大家就和易商讯小编一起了解一下4月居民存款减少1.2万亿 钱去哪了。

4月居民存款减少1.2万亿 钱去哪了

4月份人民币存款大幅减少,引发市场关注。5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

据证券日报,对此,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4月份银行季末考核时点已过,根据季节性规律,不排除因居民存款向理财“搬家”,导致当月住户存款余额下降的可能。4月份理财规模重回增长,也暗示了这种可能性。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随着资本市场稳定、理财产品净值回升,居民投资理财意愿逐步恢复,部分存款回流到资本市场、理财市场。近期黄金价格上涨较快,部分居民还加大了对与黄金相关的资产配置。同时,这也与一段时间来存款利率不断下行有关。

4月份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

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0.8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6.98万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高0.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59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当月净投放现金313亿元。

4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3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26.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

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188亿元,同比多增649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减少241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255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1156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683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09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669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28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134亿元。

4月末,外币贷款余额7375亿美元,同比下降20%。4月份外币贷款减少213亿美元,同比少减4亿美元。

4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79.55万亿元,同比增长11.9%。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73.4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个百分点。

4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408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02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912亿元。

4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819亿美元,同比下降11.6%。4月份外币存款减少296亿美元,同比少减192亿美元。

专家详解钱去哪儿了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4月份银行季末考核时点已过,根据季节性规律,不排除因居民存款向理财“搬家”,导致当月住户存款余额下降的可能。4月份理财规模重回增长,也暗示了这种可能性。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也认为,居民部门存款在近几年的4月份均会减少,具有季节性特征,但今年下滑幅度明显高于2022年,一个重要原因是居民储蓄意愿下滑,或因风险偏好回升、消费回升以及存款利率下降所致。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未来居民存款规模增势有望逐渐稳定,增速或将回落至正常水平。

王青认为,伴随着二季度经济修复进程加快,居民消费支出有望进一步增加,银行理财市场也在逐步修复。短期内存款规模还将保持一定增速,但同比多增幅度有望逐步回落,存款余额同比增速将见顶回落。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李一帆对记者表示,未来,不断向好的宏观经济形势,有助于推动理财市场、房地产市场调整复苏,居民部门将逐渐修复预期,恢复原有的投资和消费倾向,有序减少存款配置。

“整体来看,存款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健,超额存款将被释放,从而带动经济加快恢复。”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杜阳表示,随着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消费回暖步伐加快,居民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回升。另外,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将不断提升投研能力,兼顾理财产品的稳健性和收益性,不断满足居民多元化的投资理财需求。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随着资本市场稳定、理财产品净值回升,居民投资理财意愿逐步恢复,部分存款回流到资本市场、理财市场。近期黄金价格上涨较快,部分居民还加大了对与黄金相关的资产配置。同时,这也与一段时间来存款利率不断下行有关。

预测下阶段金融数据走势及货币政策动向,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接下来宏观政策有望延续:偏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组合,并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经济稳步恢复同时,推动高质量发展。

“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不会出现急转弯,延续稳健货币政策基调,在保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情况下,更加倚重结构性工具,突出支持重点,加大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重点新兴领域支持,提升政策精准质效。促进经济加快恢复平衡。”周茂华称。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指出,恢复和扩大需求仍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稳健货币政策将继续推进宽信用,短期性的节奏调整不影响扩需求的整体政策导向,信贷与社融较快增长仍具有较强的持续性。

地方性银行在北上深定存利率较高

某些银行在外地的利率高于本地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除了上海,江苏银行在北京和深圳的三年期定存利率目前也是3.5%,而国有大行普遍不超过3.1%,平安等部分股份银行能达到3.25%。但是,也有一些城商行和农商行的利率不输江苏银行。总体来看,这些地方性银行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的利率相对较高。

以北京为例,都是1万元起存,大连银行三年期定存利率也是3.5%,五年期利率高达4%,比江苏银行3.5%的水平高0.5个百分点;厦门国际银行三年期定存利率3.5%,五年期利率依据金额不同,低至3.8%高至3.9%;总部也在江苏的南京银行,目前在北京30万元起存的三年期定存利率能达到3.5%,1万元以上的五年期利率都是3.5%。

从礼品角度看,江苏银行北京某网点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活动力度不如之前大,存20万元可以送一袋米,50万元可以送一桶5升的葵花籽油。南京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存款就有积分,可以在手机银行上自主兑换积分礼品。只有大连银行表示,现在没有任何礼品。

尽管利率同样高,也有礼品,这些银行在北京似乎并未像上海的网点那样受到热捧,并没有外地客户蜂拥而至。以北青报记者经常路过的江苏银行某网点为例,基本没有看到该行营业大厅有过排队现象。

除了江苏银行在江苏的利率不如外地高,也有网友反映,成都银行在成都的利率不如重庆高;重庆银行在重庆的利率不如成都高,所以他们也跨城去存款。本组文/本报记者 程婕 统筹/余美英 供图/视觉中国

“特种兵式存款”靠谱吗?

“我认为跨城存款的储户是理性选择,利率是货币的价格,经济学上有个一价定律,两地没有资金流动障碍,资金供给自然流向价格高的地方。”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表示,各地对资金的需求各不相同,有些地区的中小银行资金紧张,通过高利率揽储。如果利率加礼品的价值超过了一定限度,可能属于高息揽储。但他认为,在市场经济状态下,利率上限如果一刀切设定,精准性也会不佳。对于风险问题,盘和林认为,投资领域风险和收益匹配,没钱才要提高存款利率。我国有存款保险制度,对存款有限额保护,如果银行利率没有超过规定,在限额之下,存款安全还是有保证的。

资深财经人士江瀚则认为,“特种兵式存款”存在一定风险和不确定性,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后才能判断是否靠谱。首先,这种方式的高利率往往是超过市场利率的,可能存在某些潜在风险。例如对方银行的资产质量是否过低,能否按时或全额兑付本息等。其次,这种方式可能需要考虑后期的成本,比如要取现的时候会不会有跨行异地转账的手续费等,这些额外成本会降低你的实际收益,进而影响你的判断。最后,如果认为这种方式是靠谱的,那么需要选择一个可靠的银行和分行,并仔细了解和考虑相关存款协议、手续和流程。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2023年,随着宏观经济恢复和有效融资需求回升,银行体系对资金需求量将有所增加,存款利率有望保持基本稳定。但从长期看,市场无风险利率下降是大势所趋。对居民个人而言,如果资产配置中中长期存款较多,那么收益率可能有所下降。居民应平衡好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如果希望获得较高收益,那么必须承受较高风险;如果不希望承担较高风险,那么应该接受较低的收益。如果追求稳健的收益,在存款之外可以适当配置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及货币基金等。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4月居民存款减少1.2万亿钱去哪了链接:http://www.esxun.cn/news/14943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