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明朝收粮税弊病(明朝用盐发工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5-05 14:03:37
导读

现在,很多人发了工资之后,都是前一周像皇帝,后三周像乞丐。于是大家就在那里感慨,这世界上最凄惨的事情,莫不是还没到发工资的时候,钱就没有了!说实话,你能说出这种话来,都是宋文帝给你的勇气!在他之前,工资全部按年发!你还敢这样大手大脚地过?我国的俸禄制最早出现在西周。周公旦辅佐周武王所作《周礼》一书中,提到“禄位以驭其士”。汉代经学大师郑玄注释道:“所谓‘禄’,若今月俸也。”注意,只有朝廷的人所拿的

明朝收粮税弊病(明朝用盐发工资)1

现在,很多人发了工资之后,都是前一周像皇帝,后三周像乞丐。

于是大家就在那里感慨,这世界上最凄惨的事情,莫不是还没到发工资的时候,钱就没有了!

说实话,你能说出这种话来,都是宋文帝给你的勇气!在他之前,工资全部按年发!你还敢这样大手大脚地过?

明朝收粮税弊病(明朝用盐发工资)2

我国的俸禄制最早出现在西周

周公旦辅佐周武王所作《周礼》一书中,提到“禄位以驭其士”。汉代经学大师郑玄注释道:“所谓‘禄’,若今月俸也。

注意,只有朝廷的人所拿的工资被称作“俸”,普通打工者的工资一般称作“工钱”或“口粮”。

在南朝宋以前,工资基本都是年薪制(少数有过月薪制),月薪是在南朝宋之后才真正出现的。

宋文帝继承了他老爸改革的衣钵,创下了著名的“元嘉之治”。其中有一项改革就是工资改革,包含了把年薪变成“按月分俸”

《南史·阮长之传》记载,宋实行“月薪制”的具体实行时间,是元嘉末年(公元450年左右)。这可以说是现代“月薪制”的雏形。

在月薪制没开始实行时,为了留住岗位上的人才,统治阶级想出了很多妙招。

例如在南朝宋政权以前,结算工资时间一般以“芒种”为标准,即每年的6月6前后。如果在芒种前辞职,则其一年的工资(俸禄)悉归后任和替岗者

这样一来,跳槽的人就大大减少了。一般都只有被贬职的,没有辞职的,人员非常稳定。

明朝收粮税弊病(明朝用盐发工资)3

俸禄的发放形式也多种多样。

秦至西汉,一般就是粮食,也就是他们的品秩。于是就有万石、二千石、六百石等种种名目,刘备做县尉的时候,最低年薪是一百石

到了东汉时期,大家的年薪就变成了粮食和现钱的组合。这个工资的发法比以前只发粮食更受官员欢迎,因为你不用在需要钱的时候先去把粮食卖掉。

由于很多朝代,粮食都是公务员工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大家也把公务员称之为“吃皇粮的”。

到了唐朝,经济发达物资丰富,基本可以做到一人做官,全家不饿

唐代的官员俸禄一般由禄米、人力、职田、月杂给、常规实物待遇、特殊实物待遇几部分组成。

以唐朝前期正三品京官为例:每年禄米400石,职田9顷,杂役38人,每日发常食料九盘(细米二升二合,粳米八合,面二升四合,酒一升半,羊肉四分,酱四合,醋四合,瓜三颗,盐、豉、葱、姜、葵、韭之类各有差;木橦、春二分,冬三分五厘;炭、春三斤,冬五斤),大概约合每月8000文;每天还有免费的工作午餐吃,每年元正冬至各赐绢5匹、金银器、杂彩不等(包括夫人),依据品级国家配发至少五种不同场合的服装(包括全套衣帽鞋带配饰);本人或祖父母、父母亡故,给营墓夫60人役使10天,按品级配给丧葬所需一应器物,赠绢、布、绵等100段,粟百石。遇有特殊情况,还有赏赐。一般官吏每三年考核一次,业绩突出者可加俸禄,反之则减扣。

简单说来,就是你、你老婆、你死后的事,朝廷全包了。这个待遇,真是好的不要不要的!

明朝收粮税弊病(明朝用盐发工资)4

而且,当你在朝廷做了大官,你的亲戚朋友也可以受到恩惠。他们可以享受免役、住房、乘车、受田上的福利。不仅如此,你亲戚的子女还能优先享受教育资源和步入仕途的机会

所以大家才会那么重视科举考试了,真正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种福利待遇,种多少地都赚不回来呀!

到了宋朝,公务员的待遇持续走高。因为有钱任性的皇帝,特别舍得给公务员们发高工资。

咱们以前写过的包拯年薪百万很轻松。就算是喜欢天天喊穷,说自己“为穷之冠”的苏轼,凑凑钱也能买一座别墅

而且,宋朝重文轻武,那些做官的文人,福利不知道多好。二月河就曾说过,宋代的公务员工资是清代的10倍汉代的6倍

宋代官员的俸禄大体可分为“正俸”“加俸”“职田”三大类。

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宰相、枢密使一级的高官,每月俸钱三百千 (即三百贯),春、冬服各绫二十匹、绢三十匹、绵百两,禄粟月一百石;地方州县官员,大县(万户以上)县令每月二十千,小县县令每月十二千,禄粟月五至三石。

除了这些还有各种生活用品补贴,茶、酒、厨料、薪、蒿、炭、盐诸物、喂马的草料及随身差役的衣粮、伙食费等,都是朝廷给你买单

而且,宋代公务员出差的招待费上不封顶,“用尽续给,不限年月”。甚至你出差到别地的时候,可以凭借着朝廷发的“给卷”在地方上白吃白住,领用粮食、衣服等。

高薪养廉,果然很高薪很有福利!不过,这种待遇,在宋之后的明朝是不可能发生的。

到了明朝,公务员们领的工资五花八门

早期,公务员们领的工资基本只有粮食

后来皇帝为了减少自家的金银流向海外,便开始印纸钞。公务员们的工资也开始一半是米,一半是钱。但老朱文化不高,也不懂什么是通货膨胀。搞得钱越来越不值钱,公务员们实际到手的工资也越来越低。

明朝收粮税弊病(明朝用盐发工资)5

洪武年间,宏文馆学士罗复仁因太穷在城里买不起房,住在郊区的一个破房子里,朱元璋有次跑去他家,看见两间破瓦房外一个人正在提着桶刷墙

大明朝的官员混成这个样子,不知道朱元璋作何感想。

后来,明朝又奉行了一段时间“什么多发什么”。

外来奢侈品多了,就发外来奢侈品代替工资。像是苏木和胡椒,这基本相当于,现在单位给你发了个LV包来代替工资!

景泰元年,因为盐仓积盐较多,所以就拿盐代工资。最初五十斤盐折一石米,到了景泰三年,就是一百四十斤盐折一石米。一直到嘉靖隆庆都有折盐。

正六品的不大不小的京官,可以一下子领回一千四百斤食盐。

后来茶叶多了,又以积茶折俸禄

更要命的是,盐和茶都属于国有行当,自己不能私卖。所以,朝廷给你这么多盐和茶,只能自己消化。

明朝收粮税弊病(明朝用盐发工资)6

到了中后期,终于变正常了些,开始发粮食和钱了。但明朝工资是出了名的低,一个基层公务员一个月差不多只有1400多块钱,养个一家几口亚历山大。月入过万的只有张居正这等身居高位的神人才能拿到。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就曾吐槽过明朝公务员的工资: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有如此者

所以总结下来,明朝的工资是又少又奇葩

清朝发工资和明朝相较起来正常多了,一般会发银子和米,每年春秋两季发给。但清朝的工资水平和明朝不相上下。

由于工资太低,有个叫赵璟的御史还给康熙皇帝上书,请求给全国公务员涨工资。

到了雍正年间,终于创立了养廉银制度,也算是变相给大家涨了工资。

养廉银本意是想借由高薪来培养鼓励官员廉洁习性,避免贪污发生,因此取名为“养廉”。一般来说,养廉银通常为薪水的10倍到100倍。越有富裕的地方,官员的养廉银越高。

明朝收粮税弊病(明朝用盐发工资)7

即便这样,清朝官员贪污还是屡禁不止,还出了个历史上著名的贪官和珅

所以,钱多不多不是本质问题,人心的贪才是。但又有几个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呢?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关键词: 明朝收粮税弊病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明朝收粮税弊病(明朝用盐发工资)链接:http://www.esxun.cn/news/14165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